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选择了用捆扎鱼鳍的方法进行研究,下图表示他们分别对鱼的某种鳍进行处理的方法。请分析后回答:
(1)经A处理(用夹板捆扎住了尾鳍)过的鱼放回水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鱼的身体运动缓慢,而且 ,这说明尾鳍在游泳中具有 和 的作用。
(2)经B处理(捆扎住了背鳍)过的鱼放回水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鱼的身体 ;说明背鳍有的作用。若进一步探究会发现起到类似作用的鱼鳍还有 。
(3)当鱼在水中游时,如果遇到前方有暗礁,鱼会绕道而行而不触礁,请你解释这其中的原因是:
。
(4)在本实验中,C图中的鱼可起到 作用。
下表是某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方案,据下列处理分析回答。
|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4号瓶 |
处理方式 |
10粒种子,拧紧瓶盖 |
10粒种子,加适量水, 拧紧瓶盖 |
10粒种子,加较多水,拧紧瓶盖 |
10粒种子,加适量水,拧紧瓶盖 |
室温 |
室温 |
室温 |
低温 |
(1)设置2号瓶的意义是 。
(2)1、3、4号瓶探究的外界条件分别是
(3)如果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上述基础上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请你来设计个实验。
下表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方案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请回答:表1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1)从表l可知,导致B组孵化率较低的因素可能是水源和________。
(2)某同学认为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去做: 表2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较高,说明蛙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 。
②A组与C组相比,B组与D组相比,如果A、B组的孵化率较高,说明
对蛙卵的孵化有影响。
③比较表l和表2的实验方案,更好一些的是_______;理由是符合_______________原则。
如果你翻动庭园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 长椭圆形. 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结论: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5)做完实验后,怎样处理鼠妇?
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回答问题:
三种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平均值
时间 |
裸地 |
草地 |
灌丛 |
早晨 |
45.6 |
60.7 |
78.9 |
中午 |
29.5 |
49.6 |
61.3 |
晚上 |
35.2 |
55.9 |
73.5 |
(1)小组内的四个同学,在测量过程中的不同做法,哪个是正确的?( )
A.甲在裸地看到一个小水洼,非常高兴地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测量空气湿度;
B.乙在裸地、草地和灌丛三个不同地点,早中晚各分别测量了一次,并认真记录;
C.丙坚持每次都用同一个干湿计来测量三个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
D.丁为了更方便稳妥地测量,在灌丛中把干湿计放在地上进行测量。
(2)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 ,而湿度最小的是 ,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___________是不同的; 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 ,最小的时间是 。
实验探究:要使一棵植物的幼苗健壮的成长,需要给它浇水、施肥,需要给它充足的阳光,还需要有适宜的温度。
某生物兴趣小组,想要探究温度对植物生存的影,选取了生长状况相仿的3株雏菊幼苗,分别栽种在花盆里。将花盆编上A、B、C 序号,按照下面表格设计了实验。请试着把各组条件补充完整。
环境条件 |
编 号 |
||
A |
B |
C |
|
光 |
|
光照充足 |
|
水分 |
适量浇水 |
|
|
温度 |
|
|
|
甲状腺激素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现提供40只大小、发育状况相似的蝌蚪、两个玻璃缸、水草、清水、不含任何激素的食物、甲状腺激素等材料。请你完成以下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10分
(1)实验变量:
(2)实验设计:
①两个玻璃缸分别编号为A和B,各放入 只蝌蚪、适量清水、少量水草,每天同时喂食。
②A缸 ;
B缸 。
(3)实验结果: 。
(4)得出结论: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了下列探究:探究:种子萌发需要水分和氧气吗?
小娟同学用菜豆种子为材料,设计实验如右图所示(玻璃棒由上至下的A、B、C三粒种子,均为饱满且
具有完整活性的胚,杯内为清水,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只有种子B萌发。
(1)种子A不萌发B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
(2)种子B萌发C不萌发,种子C不萌发的原因是缺少 。
(3)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
小丽在探究“馒头在口腔内消化”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
A |
B |
C |
馒头碎屑或块 |
适量碎屑 |
适量碎屑 |
适量馒头快 |
试管中加入物 |
2ml唾液 |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oC水浴保温10分钟 |
|
|
加入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B试管中应加入 ,
与A试管形成 。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和
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结果是 试管中加入碘液后不变蓝,原因是 。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l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
为什么?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笫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 只 |
8只 |
10只 |
8 只 |
为了使实验结沦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2-1-c-n-j-y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做出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
(3)蚂蚁是昆虫纲动物,体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 。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变形虫时,发现水表层的变形虫数量比深层的多。为什么会这样?请帮助他们完成分析与探究过程。
(1)分析并作出假设: 水体表层氧含量高于深层, 变形虫的表膜可以完成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它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取甲、乙两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
②取变形虫放入两只烧杯中,两烧杯中变形虫的大小和数量要_________,放置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
③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变形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不采取任何处理。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一段时间后, 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烧杯中变形虫的生存情况。结果发现甲烧杯中变形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而乙烧杯中变形虫正常。据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而制定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罐头瓶,棉花,小勺,标签纸,胶水,颗粒饱满的大豆种子等。
【方法步骤】分别在4个贴好标签的罐头瓶瓶底铺上等量的棉花,依下表要求往各瓶内放入大豆种子并按相应的实验条件进行培养;一周后观察并记录各装置种子萌发的情况。
罐头瓶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种子数 |
10粒 |
10粒 |
10粒 |
10粒 |
棉花干湿状态 |
干燥 |
潮湿 |
潮湿 |
水完全淹没种子 |
存放环境 |
25℃的阳光下 |
3℃的阳光下 |
25℃的阳光下 |
25℃的阳光下 |
请分析作答:
(1)由上表可知,该实验有几组对照实验,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
(2)某同学建议挑选籽粒饱满,发芽率高的种子作为实验对象可以吗? 。
(3)若要探究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可以另取一罐头瓶,编号为5号,瓶底铺上与1—4号罐头瓶 ,放入10粒大豆种子,洒上适量的水,使棉花保持潮湿,并把整个装置放 处培养。
(4)一周后观察实验发现 (请写出1—5号实验现象),从以上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方案:在铁盘一侧放上湿土,另一侧放上干土,盖上一层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为什么?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统计并计算全班的平均值,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为什么要计算平均值? .
(5)实验后,你怎样处理这些鼠妇? .
通过阅读课文,李辉同学了解了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土壤中的枯叶等有机物作为食物.读后,李辉同学对蚯蚓的生活环境发生兴趣:蚯蚓到底是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还是干燥的环境中?为此,李辉同学进行了如下一番研究,并邀你一起来参与.
(1)你认为李辉同学作出的假设应是: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
(2)根据李辉同学的假设,你认为他应选择 作为变量,其他条件都要保持相同.
(3)下面是李辉同学设计的几个实验方案,其中你认为最佳的是 .
A.在解剖盘的一端放一张干纸巾,另一端放一张湿纸巾.然后在中央放20条蚯蚓,30分钟后观察
B.在解剖盘中铺上一层土壤,其中一半是松软、潮湿的土壤,另一半是松软、干燥的土壤.然后在中央放20条蚯蚓,30分钟后观察
C.在解剖盘中铺上一层土壤,其中一半是松软、潮湿的土壤,另一半是松软、干燥的土壤.然后在中央放1条蚯蚓,2分钟后观察
(4)上述方案需经 (填“一次”或“多次”)实验,原因是
(5)你预测实验结果是:蚯蚓在潮湿的环境中的数量 (填“较多”或“较少”).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