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生物试题 / 探究题
初中生物

通过《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个实验的启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一下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方案:取等量的两盆完全相同的植物幼苗,一盆放在      ,另一盆放在      ,定时给两盆幼苗同时浇等量的水,几天后观察他们的生长状况。
(4)现象预测:放在光下的幼苗生长健壮,叶色暗绿;放在暗处的幼苗叶色发黄,植物软弱。
(5)实验结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
疟疾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早在两千年前,疟疾病就在世界各地流行。许多科学家想找到引发疟疾病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这种病的发生。
当时,科学家们观察居住在沼泽地区人群的患病情况,提出假设:疟疾病是由沼泽的水被污染而引起的。同时,设计了让人直接喝沼泽地里污水的实验。结果喝污水的人没有患症疾,假设被否定了。
科学家们又经过长期的探索,到了19世纪后半叶,发现疟原虫是疟疾病的致病“凶手”。有些科学家还发现,在疟疾病的发病区,抽干沼泽地的水,这个地区患疟疾病的人就大大减少,甚至消失。科学家们经过思考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引起人体患疟疾病的疟原虫和沼泽地间有什么关系呢?直到本世纪初,一位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大量观察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蚊子传播了疟疾病。蚊子在水中繁殖,如果抽干沼泽地里的水,就可以消灭蚊子的幼虫,消灭了蚊子就可以消灭症疾病。
又过了若干年,一位英国医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他让蚊子叮、咬体内有疟原虫的麻雀,再对蚊子进行解剖,发现蚊子的唾液腺里有大量的疟原虫。这样人类终于弄清了人体患疟疾病的原因,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治疗和预防疟疾病的方法。
(1)从科学家征服疟疾病的历程来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发现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进行表达和交流。
(2)人体患疟疾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的生存与传播与许多环境因素有关。你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预防疟疾病的有效办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知了、知了……”,这是仲夏时节经常可以听到的声音。“蝉鸣林愈静”,在平常的日子里,知了那柔和的鸣叫声会使人的心情格外平和。但今天不同,烈日当头,天气异常炎热,知了发出的鸣叫声也异常密集而响亮,令人心烦。是不是天气越热,鸣叫的知了越多呢?

(1)上述问题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得到较为可靠的实验结果,应采用的实验方案是( )

A.观察一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是否鸣叫
B.统计多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C.观察一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是否鸣叫
D.统计多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3)若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折线如下图所示,则根据该折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4)根据本题的情境,还可以提出包含一组变量的问题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1﹣6为蚕豆种子).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__两个编号的种子对照.
(2)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时的实验组是编号为__________的种子.
(3)该实验严重的不足之处是每组__________,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论错误.
(4)今年四月下旬开始,我国南方出现特大暴雨,一些播种了的大片大片的旱地一夜之间被洪水淹没了,该实验装置中,编号为__________的种子所处的条件与此相当.
(5)种子萌发除必须的外界条件外,自身还需满足__________且不在休眠期的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瓶子编号
种子的数量(个)
种子所处的环境
(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
A
3
少量水,20℃
B
3
无水,20℃
C
3
少量水,-10℃
D
3
能将种子淹没的水,20℃

(1)用A号瓶与B号瓶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__________两瓶做对照实验。
(3)A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D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该让种子处在与上表哪个瓶子相同的环境中?____________________。
(6)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于种子自身的                (结构名称),如上述几组种子均未萌发,则可能的原因                                                。(至少写出两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鲫鱼能在光线很弱的水中游泳,但不会和水中的石块或其他物体碰撞。其原因是什么?
请你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来验证你的结论。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作出的假设是                         
(3)制订并实施计划: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采集了一些蚯蚓,分别放在甲、乙、丙三个瓶中饲养,在放蚯蚓之前,甲瓶装有湿土,乙瓶装有干燥细土,丙瓶空着,结果发现:
(1)       瓶中的蚯蚓死去了,原因是                                
(2)       瓶中的蚯蚓生活的最好,原因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是如何征服疟疾的?
早在两千年前,疟疾就是一种严重的流行病。科学家经过长期探索,到19世纪末,发现疟原虫是疟疾的致病“凶手”,还发现在疟疾的发病区,抽干沼泽地里的水,该发病区患疟疾的人就大大减少,甚至消失。科学家就思考;引起人体患疟疾的病原虫和沼泽地里的水有什么关系呢?直到20世纪初,一位科学家提出一个假设:蚊子传播了疟疾。蚊子在水中繁殖,如果抽干沼泽地里的水,就可以消灭蚊子的幼虫,消灭了蚊子就可以消灭疟疾。过了若干年,一位医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先由蚊子去叮咬体内有疟原虫的麻雀,再解剖发现在蚊子的唾液腺里有大量的疟原虫。这样人类就知道了疟疾的原因,并逐步掌握了治疗和预防疟疾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是:                                                    
(2)作出假设是:                                    
(3)疟疾实际是由                   引起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请帮他们分析回答
(1)如果他们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选择下图哪一个实验装置?_____________。该装置的单一变量是______。若将20只鼠妇放入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重复进行五组实验,都经过10分钟后,及时统计记录鼠妇数量。如果在明亮处的鼠妇数量分别是1只、2只、0只、1只、0只,那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             _________。
(2)做完实验后,应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3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在甲、丙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3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下图)。观察一段时间后:

(1)哪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          ,因为蚯蚓的呼吸依靠              来完成。
(2)甲乙两瓶的实验现象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           ,其中          是对照装置。
(3)若将丙装置放在暗处,则可以进一步探究          对蚯蚓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学习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后,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实验。他将三粒大豆种子用细绳系在玻璃棒上,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A、B、C三粒种子中,只有B种子萌发,这说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验证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还必须设计一个装置乙。若你手中只有一粒大豆种子,则种子应系在____________处(填“a”“b”或“c”)。乙装置起____________作用。
(3)甲图中C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a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在探究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活动中,同学们对于菜青虫的行为产生了兴趣.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
提出问题:菜青虫总是吃十字花科植物(如小白菜)的叶片,而不吃空心菜等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作出假设:__________
制订计划:
(1)菜青虫的来源:①去白菜地里捕捉已经长大的菜青虫;②去白菜地里寻找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刚孵出的菜青虫.
请你选择以上两种获得菜青虫的方式,你的选择是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
(2)实验的变量:__________.你打算选择哪两种植物的叶片?
(3)选择菜青虫的数量为__________(填“10条”或“1条”),理由是__________
(4)如果你得出的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相吻合,那么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气温的升高,买回来的猪肉容易变质,老师建议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让猪肉保鲜时间较长,多数同学提出将鲜猪肉放在冰箱就能延长保存时间,为了验证这一方法,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

实验编号
实验材料
环境温度
保存时间
现象

鲜猪肉100 g
5 ℃
一天
鲜猪肉不变质

鲜猪肉100
28 ℃
一天
鲜猪肉变质

(1)他们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组实验中所涉及的变量是__          _______。
(3)甲、乙两组鲜猪肉都采用100 g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猜想一下:为何放在冰箱里鲜猪肉不易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温抑制微生物生长或低温杀死微生物)
(5)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实验的本质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控制单一变量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是科学实验的最大特色之一,也是实验过程中最难做好的事情。请回答下面“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有关变量的问题。
(1)如果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鼠妇匆匆爬走。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根据这一问题,可以确定实验的变量是             
(2)在设计实验装置,使铁盘内形成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时,铁盘中轴线的两侧应该(    )
A.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什么都不盖
B.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C.一侧什么都不盖,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D.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也盖上纸板
(3)实施实验时,如果铺在铁盘里的沙土上有小石块,鼠妇可以钻到明亮部分的小石块下面避光。下列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把石块下的鼠妇统计到明亮的一组  
B.把石块下的鼠妇统计到黑暗的一组
C.把石块下的鼠妇弄出来继续实验    
D.把沙土里的小石块筛出来重新实验
(4)从第2 分钟起,每分钟对鼠妇的分布情况进行一次统计,并将统计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要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应该依据的数据是(  )

环境
2

钟[
3


4


5


6


7


8


9


10


11


明亮
 
 
 
 
 
 
 
 
 
 
黑暗
 
 
 
 
 
 
 
 
 
 

A.2分钟时的记录
B.6分钟时的记录
C.11分钟时的记录
D.平均值
(5)单一变量原则是处理实验中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在本实验中,你认为应该主要排除哪些干扰,以确保单一变量原则下的实验观测?请说出其中的两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利用如下材料,设计一个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模拟实验,并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4 m2的红、绿、白3种颜色的纸板各一块,数量相等、活力相近的绿蝗虫3组(每组5只),家鸡3组(每组3只)。
(1)提出问题:什么环境中的蝗虫不易被鸡发现?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①将3组家鸡和3组绿蝗虫分别放到红、绿、白3种颜色的纸板上。
②每隔2 min统计蝗虫剩余的      ,共统计10 min,并设计表格,将统计结果填到设计好的表格中。

时间
环境
2 min
4 min
6 min
8 min
10 min
红色
 
 
 
 
 
绿色
 
 
 
 
 
白色
 
 
 
 
 

(4)预期实验结果:                                                     
(5)结果分析:蝗虫的身体呈绿色,这是一种保护色,是          的结果。
(6)结论: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生物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