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生物试题 / 探究题
初中生物

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取银边天竺葵(叶的边缘是白色的,不含叶绿体,其余部分是绿色的),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在A处上下两面盖上铝箔,将B部分的叶脉切断,如图所示。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脱去叶绿素,滴上碘液。结果:

(1)A部分不显蓝色,说明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
(2)叶片的绿色部分显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对比边缘白色部分不变蓝色,说明       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3)B部分不显蓝色,说明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步骤的顺序应当是
①盆花接受阳光照射        ②盆花置暗处一昼夜后,叶片夹上黑纸片
③叶片加碘液显色        ④取下叶5片,除去黑纸。放在酒精中退绿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试验题。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1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2号试管起     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     (填“有”或“无”)必要。
5.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    消化,又能进行    消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虎同学要探究某种植物生长是否需要含氮的无机盐,设计方案如下:请你帮她将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步骤:①配制种类齐全的无机盐培养液放在甲中。
②配制与甲相比缺少          的无机盐培养液放在乙中。
③将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同时分别培养在甲和乙中,过一段时间后长势情况如右图。
(4)起对照作用的是                               
(5)得出结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 mL清水或唾液。

试管
物质
温度
时间
碘液
现象
A
馒头碎屑+清水
37 ℃
3 min


B
馒头碎屑+唾液
37 ℃
1 min

变蓝
C
馒头碎屑+唾液
37 ℃
2 min

部分变蓝
D
馒头碎屑+唾液
37 ℃
3 min

不变蓝

(1)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2)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3)B、C和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4)根据第(3)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该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的中央处放1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中央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设计和现象回答问题。

试管号码
A
B
C
D
E
加入物质
糨糊、清水
糨糊、唾液
糨糊、唾液、盐酸
糨糊、唾液
糨糊、唾液
温度
37 ℃
37 ℃
37 ℃
100 ℃
0 ℃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1)若以A和B为一组实验,则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以B和C为一组实验,则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以B.D和E为一组实验,则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中含有______,可以消化______;唾液中的______发挥作用所需的条件是______和______。
(5)A和E可否构成一组科学的探究实验? 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是否搅拌
温度环境
1
淀粉糊+2毫升唾液
搅拌
37℃;10分钟
2
淀粉糊+2毫升唾液
不搅拌
37℃;10分钟
3
淀粉糊+2毫升清水
搅拌
37℃;10分钟
4
                
搅拌
0℃;10分钟

取出1、2、3号试管冷却后,分别向各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摇匀并观察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⑴当以模拟舌的搅拌为实验变量时,应取        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中     号试管中的物质会变蓝。
⑵分析1号和3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从下面选择正确答案)
A、变蓝       B、不变蓝
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从下面选择正确答案)
A、清水不会消化淀粉     B、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
⑶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4号试管中的物质是                                。对照实验是     号试管,变量是           ,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从下面选择正确答案)
A、变蓝          B、不变蓝
实验结论是      。(从下面选择正确答案)
A、温度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B、唾液淀粉酶消化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晴天的上午,李小霞设计的实验装置,请你据图回答:

(1)下午打开口袋时,迅速把一支将熄灭的火柴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          较丰富,这是             的结果。
(2)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就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支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         较丰富,这是            的结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为什么会这样?请帮助他们完成分析与探究过程。
(1)分析并作出假设:
水体表层氧含量高于深层,草履虫的表膜可以完成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它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取甲、乙两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
②取草履虫放入两只烧杯中,两烧杯中草履虫的大小和数量要_________,放置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
③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__________________ 。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结果发现甲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而乙烧杯中草履虫正常。据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利用天竺葵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结合此实验的操作过程,将图中操作步骤正确排序                
(2)图②的目的是                       ;图⑦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的目的是             
(3)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该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           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           .脱色时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4)本实验得出的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校初二学生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分析

         试管
操作程序
1
2
3
加入物质1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碎屑
B
加入物质2
2 mL唾液
A
C
震荡后保温
37 ℃水浴中保持15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预期实验现象
D
E
F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在2号试管加入物质A,作为1号试管的对照实验。物质A是__________。预期的实验现象D和E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1号试管产生D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证明牙齿的咀嚼对馒头的消化有促进作用,你可在3号试管先后加入物质B和C,B和C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现象F是____________。该组实验与_________号试管作对照可说明要证明的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同学为证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进行了探究,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A.把两片大小、厚度完全相同的馒头片在烤箱烤干水分后分别放到两个干净的盘子中.
B.将其中的一片馒头用自来水完全浸湿,另一片保持.然后将两片馒头在空气中静置一小时.
C.分别将两片馒头放进密封袋内,挤压袋子,赶出里面的空气.把袋子封口后放在、黑暗的地方.
D.每天对密封袋内的馒头进行观察记录.

(1)请将上述探究过程补充完整.
(2)步骤B中将两片馒头放在空气中静置一小时是为了              
(3)哪一片馒头会最先长出霉菌?              .我们会在馒头上看到黑色、绿色的霉菌,这种颜色主要来自霉菌结构中的        
(4)该实验的结论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苍蝇为什么一停下来就匆忙搓(cuō)脚?”实验后,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沾有污物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㈠苍蝇与其它昆虫在外形上相比,除都具有翅外,还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对足和身体分为             三部分.
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材料用具:两个透明的干净玻璃瓶  若干只活苍蝇
实验步骤:
(1)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      的活苍蝇;
(2)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                  的次数.
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甲瓶中的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乙瓶中的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无关.
②若                                             ,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有关.
③此实验步骤中的甲装置起          作用。
④除上述已探究的问题外,请你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再提出一个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该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2)实验前,将一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是                    
(3)在用酒精隔水加热步骤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                         
(4)图2中滴加的液体是            
(5)在进行光照之前,用黑纸把叶片的一部分遮起来的目的是起到         作用。图4中滴加液体后叶片遮光部分    (填“会”或“不会”)变蓝,没有遮光的部分    (填“会”或“不会”)变蓝。说明该部分产生了         ,此实验的变量是          
(6)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生物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