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生物试题 / 探究题
初中生物

马铃薯俗称土豆,在有些山区,马铃薯是当地人一年中的主食。当地人用马铃薯块茎繁殖,收获的马铃薯通常储藏在地窖中。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铃薯富含淀粉。人体摄入淀粉首先在_______中通过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部分转变为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葡萄糖主要在小肠处被吸收进入_______。
(2)用马铃薯块茎繁殖后代属于_______生殖。
(3)地窖储藏马铃薯可减弱呼吸作用并防止马铃薯发芽。发芽的马铃薯能否食用?_______
(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马铃薯萌发的条件,请你协助他们完成这一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马铃薯萌发是否需要充足的空气?
你的假设:马铃薯萌发_______充足的空气。
制定计划:①选取一个健壮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同且都带芽的两块。然后取两个较大的相同型号的培养瓶,编号为甲、乙,并装入适量的沙质土壤,仅留少许空间。
②将切好的两块马铃薯块茎分别埋人甲、乙两培养瓶的沙质土壤中,浇上适量的清水,然后拧紧甲瓶的瓶盖,乙瓶瓶口_______。
③将两培养瓶放人调好温度的恒温箱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瓶中马铃薯的萌发情况。
讨论和完善计划:略
实施计划:略
实验结果及结论:
I如果_______瓶的马铃薯萌发,另一瓶的不萌发,则马铃薯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Ⅱ如果_______瓶的马铃薯萌发,另一瓶的不萌发,则马铃薯萌发不需要充足的空气,并且空气对马铃薯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Ⅲ如果甲瓶与乙瓶的马铃薯都_______,则空气对马铃薯萌发无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敏同学想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它进行了三种处理:Ⅰ、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①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Ⅱ、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②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Ⅲ、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③号试管中不搅拌;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           是对照实验.
(2)若将3支试管读放入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  号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                   
(3)①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这相当于口腔中           的作用.
(4)以①号试管和②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      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豌豆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的实验(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已具备)。(8分)

(1)该实验中能够萌发的是种子______。(填字母)
(2)设置A、B对照,是为了探究________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设置B、C对照,是为了探究________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设置B、E对照,是为了探究________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3)若要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可以完成下列实验。
将一组种子置于__________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其他条件均合适、一致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
结果:如果两组装置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说明光照对种子的萌发_______影响。(有、无)
(4)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_____,它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种子萌发时,首先萌发的是______,可以发育成植物体的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A、B、C、D实验装置在阳光下照射2小时.请分析回答:(4分)

(1)A、B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是由植物体散失的是____装置。(填字母)
(2)C、D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_____装置。(填字母)
(3)通过C和D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以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能够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大气湿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物小组以天竺葵为材料进行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图中③是把叶片放入盛有______________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使叶片里的________________溶解到这种液体里。
(3)图中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②叶片先用清水漂洗,然后滴加碘液染色,来检验是否有光合作用的产物______________生成。本实验中叶片上被黑纸遮盖部位_____________(变蓝、不变蓝),未被黑纸遮盖部位__________________(变蓝、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有l3亿多人口,是粮食生产与消费大国,种子的质量、发芽率与粮食产量密切相关,关乎民生大计。决定种子萌发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种子自身的内在条件外,还需要有适当的环境条件才能进行。以下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请分析回答:

(1)将A装置置于相对温暖的环境中,B装置置于相对寒冷的环境中,其中_____________号种子能够萌发,并能正常生长。
(2)②号和__________号种子是在不同空气量条件下的一组对照实验。②号和⑤号种子也是一组对照,它们的变量则是_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结果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实验用的是玉米籽粒,进一步探究种子的成分时,把碘液滴在玉米籽粒纵切面上,玉米籽粒纵切面某部分被染成蓝色,则变蓝的部分是玉米籽粒的____________结构。
(5)上述实验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3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丙标签。在甲、丙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丙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请推测:一段时间后,_____瓶中(甲、乙、丙)的蚯蚓蠕动会明显减弱。
(2)该实验中,甲和乙可为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因此可说明:环境中的_____能影响蚯蚓的生活。
(3)为进一步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择将甲瓶放在明亮处,那么应将_____瓶放在黑暗处。
(4)若仿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探究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生存有没有影响的实验:可以取甲乙两瓶,甲瓶中放入______________的土壤,乙瓶中放入______________的土壤;放入等量且生活状况一致的蚯蚓。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5)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应让蚯蚓皮肤保持_____,因为蚯蚓的皮肤具有_____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不透光纸片将叶片的A处从上下两面遮盖,B处暴露在阳光下(如图)
③光照几小时后摘下叶片       ④将叶片水浴加热,叶绿素溶解后取出漂洗
⑤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冲洗碘液观察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的操作目的是             
(2)步骤④中,水浴加热,溶解叶绿素时选用图二中的          装置(填a或b)。
(3)滴加碘液后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    处变蓝(填A或B),原因是                             
(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        的平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请回答问题(每空一分,共6分。)
⑴菜青虫是菜粉蝶的_________。
⑵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①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
③找到菜青虫的卵后,将菜青虫的卵隔离孵化发育幼虫隔离饲养,从卵开始隔离的目的是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_________,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
④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甲组,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莴笋叶等)为乙组,看菜青虫更趋向哪儿取食。这一步骤中,实验组是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
⑤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有人用容易获得的且便于观察统计的黄粉虫替代鼠妇做实验,效果很好。据此,请将下面的探究步骤补充完整。
(一)       :光会影响黄粉虫的生活吗?
(二)作出假设:
(三)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条黄粉虫,木盒。
实验装置:利用木盒和课本,如何创造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1.全班分成6~8个小组进行实验。
2.将黄粉虫放入实验装置,在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黄粉虫,静置2分钟。
3.每分钟统计一次阴暗处和明亮处的黄粉虫的数目,统计10次。
(四)实施计划:
按照上述试验方案做实验。得出以下结果:

环境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8分钟
9分钟
10分钟
11分钟
阴暗
6
6
7
8
9
8
7
7
8
8
明亮
4
4
3
2
1
2
3
3
2
2

其中,本实验的变量是              。      
(五)得出结论:                                                    
(六)表达和交流:为什么要选用10条黄粉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生设计了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在两根相同的玻璃棒上各捆上3颗同种的种子,并分别编号(如右图)。将甲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乙放入冰箱,几天后观察。

(1)图中1号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3号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5号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得知,2号种子能够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
(3)该实验方案中实际上包括三组对照实验,其中2与5对照组,主要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设计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与4能构成一组对照吗?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对“发酵现象”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编号
纯净水
白糖
发酵粉
瓶口处理方式
l号瓶
400ml
10g
1g
套上气球,并用线扎紧瓶口
2号瓶
400ml
10g
不加
套上气球,并用线扎紧瓶口
编号
2天后,实验现象
1号瓶
不断冒出气泡,气球膨大
2号瓶
不冒气泡,气球不膨大

 
(1)加入白糖的目的是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     ,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2)2号瓶在该实验中起                       作用。
(3)1号瓶气球膨大,说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                
(4)用手分别握住l号瓶壁和2号瓶壁,感觉l号瓶温度明显高一些,说明在发酵过程中释放了                            
(5)取下套在l号瓶口的气球能够闻到酒味,这说明发酵过程中产生了         
(6)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酵母菌发酵产酒量随环境条件不同而变化的曲线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扦插时往往要对适宜扦插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使其更易成活。请你以月季为例,设计一实验方案,探究月季茎段下方的切口,怎样处理。
才更易成活。
(1)你提出的问题是                            
(2)你做出的假设是                            
(3)方案:a:                                                                                                              
b:                                                                                                                
c:                                                                                                          
(4)结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校两位同学对校内落叶处理产生了分歧,甲说,可以用焚烧法,速度快。乙反对这种方法,他设想土埋法,利用细菌、真菌分解落叶。为了证明他的想法正确,拟定了三个方案,把同类型树叶分甲、乙两组(树叶上滴加蒸馏水,保持树叶潮湿):
①将甲组放在无菌土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②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土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③将甲、乙组都灭菌处理,甲放在无菌土中,乙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土中。
请回答:(1)树叶上滴加蒸馏水,保持树叶潮湿,目的是什么?
                                                                       
(2)请说出第三个方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对照组        
(3)那个方案最能说明问题?为什么?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方面的问题:

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
①海尔蒙特针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柳树获得的74.6kg物质只是来源于水。根据你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判断,海尔蒙特的结论        (填“是”或“不”)确切。
②在海尔蒙特的实验中,土壤干重减少90g,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     部分被植物吸收了。
⑵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请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的形状
适 量 碎 屑
适量馒头块
适 量 碎 屑
是否加唾液
2毫升唾液
2毫升清水
2毫升唾液
是否搅拌
充 分 搅  拌
不 搅  拌
充 分 搅  拌
水浴温度
37℃
0℃
100℃
碘    液
2 滴

①从1、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分析,唾液中的           ,可以使淀粉的性质发生变化。
②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
③实验中,适宜的温度为什么是3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生物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