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俄国十月革命
初中历史

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戈尔巴乔夫都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对当时面临的社会
问题进行了改革。下列对他们所领导的改革评价正确的是(   )

A.三次改革都使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列宁的改革,形成了后来苏联的经济模式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苏联焕发了生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初,将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三 近代中国已经有以俄为师的思潮,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际国内政治大环境的影响,对苏联的模仿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使新中国度过了最初的难关,但随之带来的弊端也许远远大于它的好处。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终于开始了告别过去迎接未来的具体行动。
请回答:
(1)材料一列宁所说“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指哪次革命?
(2)材料二中是谁使"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种模式又称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对苏联的模仿”使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了哪些失误?是谁使中国开始“告别过去迎接未来”?他为此作出了什么具体行动?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得到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指出“商业不完全是资本主义的邪恶,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同样有不可替代俄作用,我们今天还不能越过商品经济的发展。”集中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重点发展重工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D.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的功绩是(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尽成枯枝残叶;农业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材料三:2008年11月4日,在严重金融危机背景下,黑人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执政百日,奥巴马对内大力推行各项“新政”,包括促使国会通过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等一系列救市措施。
请回答:
(1)为了改正材料一中的错误,列宁实施了什么政策?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的内容是罗斯福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演说?此事件有哪些特点?
(3)针对材料二中的状况,,为摆脱危机,美国、德国各采取什么方式?
(4)有人说罗斯福“新政”开资本主义国家之先河,奥巴马所提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你认为奥巴马与罗斯福在应对危机的措施上最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列宁亲自领导和指挥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D.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 D.新中国成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有直接关系的事件是(    )

A.巴黎公社 B.十月革命
C.科索沃战争 D.斯大林模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张在学习了十月革命后对其进行了评价,其中错误的评价是(    )

A.这是人类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个社会主义国家
C.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D.这是一次农民阶级领导的伟大革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历史上成为“二月革命”。
材料二  1917年11月20日,中国“民国日报”报道的几则消息:“七日俄京电:海军士座,奉美克齐美尔党的命令,携械占据俄宫立通讯社、电报总局、银行、玛理宫。京中未起骚乱。”
“八日伦敦电,彼得格勒戍军与劳动社会已推翻克伦斯基政府。”
材料三 列宁说:“给我们一个革命的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二月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报道的是什么事件,新成立的政权是什么?它的成立对世界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感到列宁的什么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俄国十月革命被称为“新时代的曙光”,是因为这次革命(    )

A.使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使俄国成为工业强国 D.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7年3月二月革命的成果是(  )

A.击退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D.平定了国内反革命叛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斯大林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都进行了探索。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苏联的几任领导人都进行了改革,其中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吸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斯大林认为,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必须加强国家行政体制。他认为市场经济不适合苏联国情,当务之急是改造农村,消灭富农和个体农户,成立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其结果是,苏联成为了世界工业强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却下降了。对此,赫鲁晓夫说:“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有了。”
——《赫鲁晓夫一语道破天机》
材料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二十世纪30年代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汇;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一个让人嗟叹的结局: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列宁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其特点怎样?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有了”突出表明了斯大林模式的什么弊端?
(3)赫鲁晓夫为改变“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有了”的局面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4)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俄国十月革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