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日本明治维新
初中历史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A.改革之前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国家中,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与俄国相似的是(    )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就像一场赌博,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材料三 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1)写出与材料一、二、三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主要领导者。
(2)材料一、三中,两国通过战争或改革分别废除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一的“这场战争”中颁布的哪一文件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
(4)请写出材料二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
(5)我们应当如何全面评价材料三的这次改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有很多相似点。下列各项归纳正确的是
①背景: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阻碍
②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③结果: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④局限: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共进退。”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国力已经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
B.日本应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
C.日本应走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D.日本应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885-1890年的短时期内,棉纺厂就从20个增加到30个,纱锭也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也增加大约8倍。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这一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

A.废藩置县的成果 B.文明开化的影响
C.殖产兴业的成效 D.对外扩张的结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农民可以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由此可以分析出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①市场 ②劳动力 ③资金 ④原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位同学上历史课做的笔记里面有这么几个词“农奴”、“份地”、“赎买”据此判断该同学最有可能正在学习哪国的历史

A.美国 B.日本 C.俄国 D.意大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于物产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A.对外掠夺 B.鼓励人民富起来
C.学习西方 D.工业立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9世纪中期的历史舞台上,有三个国家诠释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待房子坍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裂开了的房子》
材料二:这场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材料三:“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一问题最终通过哪场战争得到了解决?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这场改革”的名称是什么? 请写出这场改革为俄国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的内容。
(3)材料三中的“社会变革”是近代史上哪一场重大改革?请写出最能体现这场改革性质的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则材料所描述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招收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时间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 : 日本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真正上和军事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 : 马克思针对19世纪中期的美国指出:“当前南部与北部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制度...之间的斗争。”
(1) 材料一中“社会变革 ”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该国进行什么改革?“使日本成为成为亚洲政治、军事经济强国”,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 “两种制度”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导致什么后果?
(4)借鉴主要资本主义强国的历史发展经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积极向海外扩张。
2.1874年,大举进攻台湾岛。清王朝统治者下令中国军队不准“开仗启衅”。
3. 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开朝鲜国门,暴露日本并吞朝鲜的野心。
4.1884年,日本帮助朝鲜开化党发动甲申政变,企图驱逐清朝在朝鲜的势力。
5. 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了北洋水师。
6. 甲午中日战争中,礼部侍郎志锐上书道:“总计中日交涉以来……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痈遗患,以至今日。夷焰张,贪婪无已,一误再误,则我中国从此无安枕之日。”
(1)依据材料指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具有哪些特点?礼部侍郎志锐对日本的态度主张是什么?
材料二 倭人(日本)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设,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行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李鸿章1894年9月19日《据实陈奏军情折》
(2)依据材料指出,李鸿章在举证中日双方力量对比的问题上,表现出李鸿章怎样的对日作战的思想倾向?李鸿章认为中国海军同日本相比 “稍行见绌”、“实难纵令海战。”的理由是什么?李鸿章如此认为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材料三 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
——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
(3)据材料三,甲午战败说明洋务运动哪一目的没有达到?所谓“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是指与洋务思想相比,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思想有了哪些新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政府把全国分成了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外国专家和技师。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相差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经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材料三: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开始了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日本明治维新时,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3)日本民治维新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都具有什么性质?两者的结果具有什么相同点?
(4)你认为在改革开放和借鉴外来文明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大国发展之路: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贵族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三   “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大批国外专家和技师。政府仿照欧美,设立了新式学校,普及初等教育,提倡学习欧美的资本主义文明。”
请回答:
(1) 材料一图中认为南北矛盾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二“凡能够维护地主贵族利益的措施”反映的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可以看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哪些相同点?
(4) 近代中国为救亡图存也进行了一次改革,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 。上面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5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发表《脱亚论》一文,日本从此开始“脱亚(亚洲)入欧(欧洲)”的进程。以下措施中,与这一政策相符的是(   )

A.实行“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提倡“文明开化” D.对外侵略扩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