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
请回答:
(1)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2)材料中的“周平王东迁”之后这一阶段称为什么时期?
(3)后来,晋国分裂成了哪三个国家?
(4)秦始皇结束了这一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统一于何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1)材料一反映出管仲改革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3)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4)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请仔细观察以下历史人物图和历史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春秋时期,诸侯争雄。齐桓公任_____为相,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逐渐强盛;他以“__________”为号召,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_____举行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他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2)读《战国形势图》填充战国七雄中部分国家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
你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哪些著名的战役,请任意写出两场战役名称。
(3)歌曲《曹操》中有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________。在公元200年,曹操曾打败袁绍,取得了________的胜利。
(4)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场景,根据史实判断以下道具中搞错的是( )
①书柜中有一卷竹简 ②书桌上摆放着《魏国疆域图》③床榻上有《孙子兵法》一书 ④墙上挂有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5)读《三国鼎立形势图》按要求正确填写三国的名称。
A ; B ; C 。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注意: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每空1分,共4分)
A B C D
(2)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
(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
(4)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再到归于一统,是由哪国来完成的?完成统一的原因有哪些呢?
识读战国形势图并回答问题:(共8分)
回答: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A B
C D
(2)图中的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的?
(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
(4)请你列举春秋时期有关楚庄王的两个成语典故。
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校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的“卫鞅”是谁?他为了说服“孝公”引用了哪两个历史人物的史实?
(3)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4)通过管仲相桓公的结果以及卫鞅变法后秦国的变化,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上图的编号顺序填写春秋五霸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
(2)图中葵丘、城濮两地发生的事情分别成就了谁的霸业?
(3)结合史实,谈一谈你对春秋争霸战争的看法。
材料分析:(共14分)
材料一: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1)请说出诸侯国是通过什么时期的哪种统治形成的?
(2)该制度的实行有什么作用?
(3)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4)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
材料一:见下图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谁?
材料二:齐国地近渤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的优越条件。
材料三: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出材料一中的人物首先称霸的原因。
(3)材料一中的人物能首先称霸还在于他讲究称霸的政策与策略,他是怎么做的?东汉末年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在人类历史上,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给社会带来各种灾难、惨祸和痛苦,但有些战争也加速了落后制度的瓦解,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请回答:
(1)历史上的牧野之战是因为商纣王的残暴统治而引发的,率军讨伐他的是谁?结果如何?
(2)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请各举一个例子?春秋争霸的影响?
(3)当今时代人们不断呼吁“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战国初期,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主张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这位思想家是谁?说说他的基本观点。
歌谣中的历史
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编写历史歌谣的形式,可以生动地重温和再现历史。下面是网上下载的两段历史歌谣:
歌谣一: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歌谣二: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在吟咏品味之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歌谣一中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歌谣二中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遭到旧贵族反对的是哪一条措施?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哪一条措施(4分)
(3)材料中体现齐桓公能成为“第一霸主”和“战国后期秦最强”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注意: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每空1分,共4分)
A B C D
(2)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
(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
(4)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再到归于一统,是由哪国来完成的?完成统一的原因有哪些呢?
识读战国形势图:(共8分)
回答: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A B
C D
(2)图中的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的?
(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
(4)请你列举春秋时期有关楚庄王的两个成语典故。
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我校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励农耕;奖励军功,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世袭特权;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商鞅变法触犯了保守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
材料三: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他趁机说道:“行军途中,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后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相桓公”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哪些可以促进秦国经济的发展?
(3)材料三中的“皇帝”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主持的这场改革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有何看法?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