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图题。
(1)战国七雄是指:1. 2. 3. 4. 5. 6. 魏7. 。
材料一: 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
——《史记》
材料二: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
材料三: 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辅佐“桓公”称霸的贤相是谁?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哪次变法的措施?
(3)材料三概述“新皇帝”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4)让历史照亮未来,上述改革者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请回答:
(1)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
(2)写出春秋时期晋楚之间进行的著名战役的名称。
(3)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是哪个诸侯国?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请列举两位。
(5)写出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的名称。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你说明这幅地图反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请你写出图中字母分别代表的国家名称。
(3)请你说出这一时期的文化名人。(思想家和文学家各一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3)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
(4)从齐桓公称霸事件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历史课上,同学们针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小历认为: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彼此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我们应该彻底否定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小史则认为……
问:你同意小历的看法吗,为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1)材料一中(西)周实行的“封建子弟之制”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在初期产生了什么效果?
材料二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意思同“仇敌”),诸侯更相诛伐(意思同“争霸战争”),周天子弗(意思同“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2)运用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战争事例各一例。依据材料指出,针对“诸侯更相诛伐”的分裂争霸乱局,秦始皇是如何解决的?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3)“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于哪一朝代?举例说明“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之初,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读《战国形势图》及材料: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材料二 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材料三 在战国时代的秦国,平民张三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
材料四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采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注意: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各国为增强国力,纷纷招揽、任用贤能之士,实行变法。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概括这则材料所反映的两项内容。
(3)材料三中张三获得“爵位”及“田宅”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4)请你以商鞅变法为例,说说改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梦想,让我们走进春秋战国那个大变革的时代,去探索那个时期的“中国梦”。
【改革,铸就霸主梦】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
(1)材料一中,“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何时? “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变法,奠定统一梦】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2)材料二中“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著名改革的哪些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改革与“始皇”“并天下”有什么关系。
(4)在春秋战国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既有我们学习的经验,也有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请你说说以上两个梦想的实现对我们实现今天的中国梦有什么启示。
识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图中齐国的国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中A处指的是什么战役?此战役后,成就霸主美梦的是谁?
(2)图二中的韩、赵、魏三个国家是由春秋时期的哪个国家分裂而来?战国后期,各国共同对外策略主要围绕哪国考虑?为什么?图中B处指的是什么战役?该战役产生了什么影响?
(3)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与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在本质上有何不同?
材料一:李白《古风》一诗中写道:“秦王扫六和,虎视何雄哉!”说的是秦王率领强大的秦军,气势如虹,最终灭六国的伟业。
(1)“秦王扫六合”指的是什么?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秦王”在民生问题(不和谐)上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
材料二:
(3)材料二图片反映了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后来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又说:“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是说秦朝统一之后不几年就灭亡了。
(4)你认为秦朝为什么很快就灭亡了?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虽遂灭,僭差之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君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1)材料一是谁说的?他进行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用材料二中的一句话总结出这一事件的结果。
(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这一事件各持什么态度?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
(4)如果你是当时新兴的地主阶级,你对变法中的哪项措施最欢迎?
(5)如果你是奴隶主贵族,你会对变法中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
(6)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你对变法中哪一项措施欢迎?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这段历史,充满着诸多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题目。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 。
(2)人与人的和谐:请列举出这一段时间里 的三对和谐的君臣
与 ; 与 ; 与 ;
(3)人与自然的和谐:
①战国时期我国历法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② 战国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 。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各举两例说明不和谐的历史现象。
(4)统治的不和谐: 、
(5)诸侯国之间的不和谐: 、 。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6)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和谐的音符?(说出两项即可)根据这一段历史的学习,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说出两点即可)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