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汉与欧洲的往来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图片一                                    图片二
①图片1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他主要出使哪个国家?他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②图片二中的人物主要出使哪个国家?(1分)
③依据材料指出唐朝时期对外政策的特点?
④以上这种对外政策,对我们有何启示?(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2)依据材料二,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2月26号,安倍晋三在执政一周年之际,不顾中国人民在内的受害国家反对,参拜了供奉有东条英机和广田弘毅等14名甲级战犯,2000多名乙级战犯和丙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发表评论。
(1)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创建于什么运动中?120年前的甲午年中国海军在哪次战争遭到毁灭性的惨败?在该战争中面对日本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3分)
(2)列举古代中上,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一例。(1分)近代史上,日本侵略者屡次在我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请列举一例。(1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如何正确对待中日关系。(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就中日关系进行探究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完成下列任务。
步骤一:收集资料 如图

步骤二:分析探究
(1)以上六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中日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但是图片顺序混乱,请你将这些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只写字母)(1 分)
(2)古代史上,日本师从我国,成为礼仪之邦,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1分)近代史上,日本求知于世界,图A 反映的事件最终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怎样变化?(1分)  
(3)分析图片E,请写出中日两国在国际格局中所起的相同作用。(1分)
(4)图片F反映的是中日两国领导人亲切握手的场景,请写出中日建交的时间。 (1分)
步骤三:感悟反思
(5)从以上六张图片中,任选一张,请写出从图片中你所得到的启示。(答题时,请先写出代表图片的字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三、“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静解禅缘。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你能说出当时日本派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
(2)材料二说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3)材料三和唐朝的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请说出他的主要事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舆论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请回答:
(1)材料中“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请问在印度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
(2)他将印度哪些文化输入中国?
(3)材料中武后指谁?她统治时期后人称为什么?
(4)材料中“各国使节”反映了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盛况,请列举和唐朝交往的国家或地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实验初中七年级某班计划以“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以下是小虎同学设计的板报。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制度篇】
(1)下图所示制度最初创立于隋朝,唐朝时得以完善,请写出这种制度的名称。

【盛世篇】
(2)唐太宗统治时,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作什么?
【民族篇】
(3)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体现了他开明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交流篇】

(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鉴真东渡、玄奘西游所要到达国家的名称和目的。
【感悟篇】
(5)综上所述,唐朝的繁盛给后人什么历史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合同为一家”,还“迎进来,也走出去”。
材料一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度。——柳宗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唐朝哪位君主的称呼?
材料二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2)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周边邻国,尤其是日本。唐代中日之间的交流也是盛况空前的。日本政府经常派使团到唐朝来交流学习。这种交流的使团被称作?
材料三 “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图一                                   图二
(3)指出材料三中高度赞扬的是哪位历史人物?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结合上图,指出他对外交往的起点?“六渡出海,终抵东瀛”发生在哪位帝王在位期间?
材料四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图二指出,这位“僧人”是谁?结合图一指出“这条求知之路”的终点是哪里?“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是发生在哪位帝王在位期间?
(5)学习了两位僧人的故事后,他们身上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①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展,②对外交往活跃,③国内民族融合,④文化辉煌,⑤科技发达。
(1)“用事实说话”,请你分别列举一则史实来证明材料中的观点。
①治世、盛世:                 ②对外交往活跃:              
③国内民族融合:               ④文化辉煌:                  
⑤科技发达:                   
(2)唐朝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朝代,它继承了隋朝的两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并逐步发展完善。这两项制度是什么?
(3)请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唐朝历史的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13年我(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材料二:我国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及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三: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材料四: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持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的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中国和平友好形象。
材料五: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丝绸之路”在西汉时期的起点在哪? “海上丝绸之路”何时初步形成?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1分)?
(2)唐朝与日本交往中影响最大的使者是谁?
(3)随着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
(4)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里?依据材料四简要说明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
(5)材料五表明清朝前期实行的什么对外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藩市”藩学“,还先后在广州、A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材料三:《天妃灵应之记》碑文记载:“郑君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qu)……。”
材料四: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以同有无”。……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2)材料二中导致“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材料二中的A为何地?
(3)材料三中的“郑君”指谁?他最远到达哪些地方?
(4)材料四,乾隆帝的话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积极的影响?
(5)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与图一人物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图二反映了明朝时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有何意义?
(3)依据图三漫画,指出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的对外交往史历经荣辱衰,见证了民族复兴之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于西汉开通,当时以陆路为主;唐朝时,对外交往活跃,丝绸之路水路并重,全面繁荣;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材料二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仅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转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原书记习仲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 "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请回答:
(1)唐朝时通过陆路到天竺(今印度)游学的著名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影响?
(2)材料二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贸易政策?采取此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3)根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什么决定?这一决定有何重大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图1和图2分别是谁?列举他们的对外活动。(4分)
答: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答:                                                                         
                                                                            
(3)从唐朝的对外关系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迪?(2分)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
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
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1)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图一、图二和图三反映的对外交往,有什么相同
的作用?
(3)导致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
响?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汉与欧洲的往来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