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 问答题
初中历史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历代统治者为加强统治,在政治制度上不遗余力的进行创新。
(1)隋朝为了选拔人才,创立的考试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何意义?
(2)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开创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列举这一制度的内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回答唐朝科举制完善的表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回答唐朝科举制完善的表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隋唐创设的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 唐朝时,我国科举制度日趋完善,请指出在完善科举制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皇帝。
(3) 我国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
(4) 科举考试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综合探究: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请认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 fǔ)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2分)创立标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科第之设”制度的特点是什么?(2分)在唐朝“科第之设”这种制度分为哪两大类?(2分)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2分)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请回答:
(1)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2)中国古代最早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是在哪个朝代?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隋唐时期为完善中央集权制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试举一例)(1分)
(4)清朝时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1分)
(5)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巩固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