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 问答题
初中历史

隋唐创设的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唐朝时,我国科举制度日趋完善,请指出在完善科举制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皇帝。
(3)我国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
(4)科举考试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科举入仕成为我国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隋朝时,哪位皇帝开始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从而开创科举制的先河?
(2)唐朝时,读书人要想做高官必须参加当时哪一最重要的科目考试?
(3)明朝时,有人指出“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请说明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
(4)我们今天读书与古代读书目的一样吗?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试卷于2013年5月在河南举办的某文化展中展出。

材料二  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也曾无比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试卷与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首创于哪一朝代?
(2)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谈谈统治者为何十分重视科举考试?
(3)结合后人对这一制度的评价,说说这一制度的影响。
(4)你认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才的选拔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5)胡锦涛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温家宝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结合隋唐的历史,简要谈谈科举取士与现代培养人才的目的是否相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问答题(共10分)
我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正式形成,请你用所学史实说出其形成过程。(提示: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有关这方面的政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历代统治者为加强统治,在政治制度上不遗余力的进行创新。
(1)隋朝为了选拔人才,创立的考试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何意义?
(2)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开创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列举这一制度的内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回答唐朝科举制完善的表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回答唐朝科举制完善的表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隋唐创设的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 唐朝时,我国科举制度日趋完善,请指出在完善科举制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皇帝。
(3) 我国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
(4) 科举考试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科举制创立于哪一个朝代?完善于哪一个朝代?
(2)请写出为完善科举制做出重大贡献的三个皇帝。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请回答:
(1)我国古代科举制正式诞生于哪位皇帝时?
(2)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创立并逐步完善哪一时期?
(3)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两个方面说一下,明清时期的科举取士与隋唐时期相比发生的变化。
(4)“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表明明朝科举制度与秦朝焚书坑儒的目的相同,这个目的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科举入仕成为我国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隋朝时,哪位皇帝开始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从而开创科举制的先河?
(2)唐朝时,读书人要想做高官必须参加当时哪一最重要的科目考试?
(3)明朝时,有人指出"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请说明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
(4)20世纪初,清政府制订新学制,普遍兴办学校,最终在哪一年废除了科举制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在金殿端门见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入,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 孙中山
(1)材料一中的“新科进士”是通过什么制度选拔出来的?唐太宗完善该制度上有什么举措?
(2)材料二中提到的制度在历史上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3)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该制度在世界上有什么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综合探究: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请认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 fǔ)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2分)创立标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科第之设”制度的特点是什么?(2分)在唐朝“科第之设”这种制度分为哪两大类?(2分)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2分)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文帝时曾令各州推举人才,这些被推举的人才须考试合格才可以做官。隋炀帝设置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诞生。
材料二 唐朝科举制传播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外国留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还可以做官。
材料三 明朝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考试规定了命题范围,考生作文格式也做了明确规定。
(1)试结合材料一,分析科举制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
(2)唐朝延续并完善了科举制,试举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材料二中“唐朝科举制传播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 说明科举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明朝科举制规定的考试范围是什么?规定的作文格式创作的文章被称作什么?这一系列规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别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从隋朝到明朝的发展趋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请回答问题:
(1)材料中提到的“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是指我国的什么制度?
(2)这种制度最早创立于哪个朝代?这种选举制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武则天时,对这种制度有哪些完善?唐玄宗时,新科进士主要考什么内容?
(4)请简述这一制度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