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世界三大宗教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纪念,1949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点,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起点。请回答:
(1)回顾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岁月,是谁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是谁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
(2)下图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被誉为“生死攸关转折点”的哪次会议?请简述它的历史意义?

(3)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其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此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现了严重曲折,最终党在哪一次会议上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
(3)“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哪些丰富的经验?(写出两条即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1)材料一中的“路”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引导农民走这样一条路的原因。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包”的理解。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农村经营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3)材料三中,他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
材料一: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 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
材料三:“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河北抚宁县杜庄炼铁厂二号六点五立方公尺小高炉;“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
(1)材料一中的四幅图中,说出探索成功的事件名称和严重失误事件名称?
(2)图一反映的是建国初期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 该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事件是什么?
(4)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式分别是什么?“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5)图三、图四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它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6)材料二、材料三反映的情况出现于什么时期?它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现象?它导致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7)“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 “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进行"寻根"教育,某校开展"搜寻记忆--我写家史"主题活动。请根据小明同学的活 动过程,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与爷爷访谈。爷爷出生于1940年,随着小明的提问,他仿佛回到自己的童年。"流离失所"是9岁前爷爷的最大感受,他说在9岁前有一次安居的机会,但很快失去了这次机会。拥有这次"机会"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又"失去了这次机会"?
(2)解读爷爷的"宝贝"。下列是小明爷爷珍藏的部分"宝贝"。写出图一宣传的历史事件。爷爷获奖来之不易,此前3年我国经济总体特征是什么?写出图三反映历史事件的指早方针。门分)

(3)"我写家史"。小明拟以《时代的脉搏》为题写家史。其中有"1979年一走进新时代""1984年一连云港的机遇""1994年一大伯成为公司经理"等语句。分别写出这三个语旬体现的国家政策。
(4)反思活动过程。上述过程告诉我们应怎样写好"家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953年起我国大规模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
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
意义
存在的不足
对农业的改造
 
 
 
对手工业的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改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进行"寻根"教育,某校开展"搜寻记忆--我写家史"主题活动。请根据小明同学的活 动过程,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与爷爷访谈。爷爷出生于1940年,随着小明的提问,他仿佛回到自己的童年。"流离失所"是9岁前爷爷的最大感受,他说在9岁前有一次安居的机会,但很快失去了这次机会。拥有这次"机会"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又"失去了这次机会"?
(2)解读爷爷的"宝贝"。下列是小明爷爷珍藏的部分"宝贝"。写出图一宣传的历史事件。爷爷获奖来之不易,此前3年我国经济总体特征是什么?写出图三反映历史事件的指早方针。门分)

(3)"我写家史"。小明拟以《时代的脉搏》为题写家史。其中有"1979年一走进新时代""1984年一连云港的机遇""1994年一大伯成为公司经理"等语句。分别写出这三个语旬体现的国家政策。
(4)反思活动过程。上述过程告诉我们应怎样写好"家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分)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图一反映了三大改造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试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及重大历史意义。(2分)
(2) 图二和图三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哪两个失误?(2分)
材料二 “在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当允许继续实行。”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
(3) 根据材料二回答,我国在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改革最先在哪一地区展开?(2分)
材料三 中国农业部验收组公布,“他”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这意味着中国可以节约大量耕地,用以种植其他有着较大供需缺口的作物。
(4) 材料三中的“他”是谁?(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请同学们结合历史知识来重温共产党人“寻梦、追梦、圆梦”的光辉历程。
【理论寻梦】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科学理论。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1)材料中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什么?材料中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指的是什么科学理论的确立?“第二次飞跃”又指的是什么理论的确立?
【道路追梦】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先后找到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2)材料中说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请问这条道路的起点是以哪个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开始的?有的专家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制度圆梦】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制度,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习近平讲话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对于建国初我国工业的落后状态,做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讲话:“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 材料一中我国工业呈现出怎样的状况?鉴于此状况,我国制定了哪一计划?重点是发展哪一行业?(3分)
材料二    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

(2) 材料二中出现的情况最早应出现于哪一年?(1分)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1979年1月1日社论
(3) 依据材料三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是因何产生的?(1分)根据材料指出“战略
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1分)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业、农村、农民,俗称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中共十八大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土地政策来发展农村生产力。请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建国后,为了彻底废除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我党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1953年—1956年,为实现农村土地的公有制形式,我国政府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采取了何种改造途径?
(3)1958年,在“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之下,共产风盛行,我国政府开展了什么运动,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举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旗,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从而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5)上述政策的制定和实行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阅读材料并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图①农民拥护《土地改革法》           图②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
图③“卫星田”的稻穗能托住一女孩     图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1)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通过以上历史事件学习,你认为现在我国在制定、调整农村经济政策时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遵循哪些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二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邓小平
材料三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哪次会议的召开成为中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邓小平提出的走自己的道路是指什么?
(3)材料三出自哪次大会报告?这次会议提出了什么理论?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两位伟人各自开创的两条道路有何相同之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

种类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
13213
14369
16392
棉花
50.2
103.1
130.4

 
材料二:“一五”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表

部门
重工业
农业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19.5%
7.2%
7.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农业发展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2)材料二表明“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什么?“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历史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同学从一部介绍中国1956-1976年发展历程的文献中看到了这么一首顺口溜:“社会性质大变化,经济建设太冒进,十年内乱多艰辛,自力更生求奋进。”
(1)“社会性质大变化”是指我国哪一社会制度的基本建立?它是通过什么途径建立的?(2分)
(2) “经济建设太冒进”指的是我国历史发展历程中的哪些失误?它留给我们哪些历史教训?
(3)“十年内乱”指的是哪一具体的历史事件?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4)“自力更生求奋进”,在这一时期还有许多伟大的科技成就令我们自豪,请举一例。(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世界三大宗教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