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世界三大宗教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 1953 年起,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采取了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的方式。……1953-1957 年工业生产平均 每年的增长速度,我国是 18%(英国是 4.1%,美国是 2.8%)。中国用 5 年实现钢产量增长 400 万吨左右(英国用了 24 年,美国用了 15 年)。1957 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 1952年增 长 42.8%;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比 1952 年增加近 30%。
材料二 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 "一天等于 20 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 7 年赶上英国,再加 8 年 或者 10 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原来的农业合作社只有数十户,最多一二百户,而人民公社则一般都在 4000 户以上,还有 1 万户的。在人民公社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废除一切私有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带来严重后果。
--以上材料均引自孙健《中华人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济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 1978 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和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2)据材料二,指出"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和中心。并指出人民公社的特点。
(3)材料三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所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归纳 1953-1978 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线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在她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在挫折中奋起,在探索中反思,在挑战中超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仍然是农民的个体经济,农村中的贫富分化也开始了。对此毛泽东的回答是“农村这个阵地,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必然要去占领”。而占领农村阵地的办法就是大规模的合作社化,把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变为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共和国的记忆》
材料二:这十年中(1956~1966年),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中国巨变的种子是在1978年种下的,那是30年中央计划经济与30年追赶西方之间的关键转折点。”美联社报道中的这颗“种子”,正是中国共产党把握世界潮流作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
——新华网《领航中国 扬帆奋进——献给中国共产党90华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占领农村阵地的办法”是指什么?其实质是什么?其结果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严重失误”指的是哪些历史事件?这些失误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3)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播下了材料三中“中国巨变的种子”?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重大“转折”的主要内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透老王家事 看风雨中国】(本题共12分)

老王家事
背景事件
1950年,为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19岁的我当兵上了战场

1952年,战场上的我收到了家里的来信,说
家里分到了5亩地还有一头牛。
土地改革
1956年,根据党中央的号召,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1960年,随大伙一起出工生产,很多人都偷懒,出工不出力。

1964年在广播中听到,我国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硕大的蘑菇云在西部地区腾空升起。

1973年,街上很多红卫兵在批斗走资派,社会一片大乱,种地也不能进行,家里陷入困苦的境地。

(1)请在表格中的①②③④⑤处填上正确的内容
(2)事件①和土地改革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3)说说材料③事件有什么后果?
(4)②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指的是什么?有何深远的影响?
(5)造成 “社会一片大乱,老王家种地也不能进行,家里陷入困苦的境地”。这一事件得到改变跟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举出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四次调整及启示
四次调整:
A                                                              
B                                                              
C                                                              
D                                                              
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材料二  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选自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52-1965年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示意图

材料四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表格,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国家颁布的什么法律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了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我国政府引导农民参加了什么组织?(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图一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根据材料四回答材料中的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出现过一些失误,需要你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回答和探究:
材料一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 到l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人均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为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经济的什么计划?(2分)
(2)据材料二,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反映了一种什么思想?(2分)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5)以史为鉴,新中国60多年建设历程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经验?(写两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纪念,1949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点,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起点。请回答:
(1)回顾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岁月,是谁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是谁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
(2)下图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被誉为“生死攸关转折点”的哪次会议?请简述它的历史意义?

(3)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其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此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现了严重曲折,最终党在哪一次会议上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
(3)“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哪些丰富的经验?(写出两条即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业、农村、农民,俗称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中共十八大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土地政策来发展农村生产力。请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建国后,为了彻底废除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我党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1953年—1956年,为实现农村土地的公有制形式,我国政府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采取了何种改造途径?
(3)1958年,在“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之下,共产风盛行,我国政府开展了什么运动,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举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旗,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从而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5)上述政策的制定和实行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阅读材料并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图①农民拥护《土地改革法》           图②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
图③“卫星田”的稻穗能托住一女孩     图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1)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通过以上历史事件学习,你认为现在我国在制定、调整农村经济政策时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遵循哪些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二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邓小平
材料三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哪次会议的召开成为中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邓小平提出的走自己的道路是指什么?
(3)材料三出自哪次大会报告?这次会议提出了什么理论?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两位伟人各自开创的两条道路有何相同之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

种类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
13213
14369
16392
棉花
50.2
103.1
130.4

 
材料二:“一五”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表

部门
重工业
农业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19.5%
7.2%
7.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农业发展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2)材料二表明“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什么?“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历史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同学从一部介绍中国1956-1976年发展历程的文献中看到了这么一首顺口溜:“社会性质大变化,经济建设太冒进,十年内乱多艰辛,自力更生求奋进。”
(1)“社会性质大变化”是指我国哪一社会制度的基本建立?它是通过什么途径建立的?(2分)
(2) “经济建设太冒进”指的是我国历史发展历程中的哪些失误?它留给我们哪些历史教训?
(3)“十年内乱”指的是哪一具体的历史事件?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4)“自力更生求奋进”,在这一时期还有许多伟大的科技成就令我们自豪,请举一例。(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说明题
中国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展了两次变化,请回答:
(1)1949年社会性质的变化指什么事件?
(2)1956年社会性质的变化指什么事件?
(3)说一说它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世界三大宗教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