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下列事件在性质上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 B.日本明治维新 |
C.俄国农奴制改革 | D.中国洋务运动 |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为时代的潮流,这里的“潮流”包含下列重要事件
①国农奴制改革
②日本明治维新
③美国南北战争
④戊戌变法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②③ |
在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不同的国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对比法、俄、日三国,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国是通过革命,日、俄是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
B.法、日、俄三国最终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 |
C.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面临外来危机 |
D.俄国和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保留了许多封建残余 |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悍然参拜了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公然挑战战后秩序,用实际行为否认侵略历史,遭到世界舆论的一致谴责。近代以来,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始于明治维新,下列不属于明治维新内容的是(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
B.“殖产兴业”,兴办近代工业 |
C.“文明开化”,学习西方文化 |
D.“贸易立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
(亮点题)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4年元旦发表新年感言,声称夺回“强大日本”的战斗才刚开始。时值甲午120周年,此言一出,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警觉和不安。近代“强大的日本”崛起于明治维新,这次改革( )
①它是亚洲国家工业化一次失败的尝试
②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③废除了天皇制度
④一步步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始于19世纪60年代
②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③改革后都野蛮侵略中国
④都涉及到土地私有权的改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
A.鼓励人民富裕起来 | B.对外掠夺 |
C.学习西方 | D.工业兴国 |
19世纪初,下列哪个情景不会在俄国社会出现
A.工场主列宾购买了某个村庄全部农奴 |
B.彼得堡的俄国人穿上了西欧短装 |
C.人们在报纸上读到简化了的斯拉夫文字 |
D.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
1861年,伊凡获得人身自由,同时他交纳了一定的赎金得到了一块"份地"。由此推断与他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日本明治维新 | B. | 俄国农奴制改革 |
C. | 美国南北战争 | D. | 英国工业革命 |
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映。”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作出的“反应”是( )
A.实行大化改新 | B.废除农奴制 |
C.实行明治维新 | D.颁布《权利法案》 |
据统计,日本在短短的15年的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资产阶级现代化的进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的侵略和掠夺 | B.日本的农奴制改革 |
C.美国对日本的扶持 | D.日本的明治维新 |
史学界普遍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
A.改革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 B.改革使农奴无偿获得了土地 |
C.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 D.改革废除了沙皇统治 |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之多寡, 而物之多寡又起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指导思想的是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 B.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
C.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 |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下列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始于19世纪60年代
②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③改革后都野蛮侵略中国
④都涉及到土地私有权的改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