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D.“包产到户”的实施
下表为1950年和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1950年 |
1952年 |
||
人口比例 |
土地占有比例 |
人口比例 |
土地占有比例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地主、富农 |
14.5 |
54.8 |
7.9 |
8.6 |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几位同学以“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完成下列分析报告:
第一、政策变化:
(1)1950年,我国在农村开展____________运动
(2)1953年,国家决定对农业进行_____________改造
(3)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发动了_______和___________运动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逐步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分析比较:
(1)1958年,农村政策的变化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后果: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的改革对农业生产影响:
第三、得出结论:
对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应遵循原则的建议:(至少说出二点)
(13分)小军同学以示意图、表格和卡片等形式,简洁直观地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农村政策篇】
(1)请在示意图“?”处填写适当的内容。(2分)
(2)实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3分)
【外交成就篇】
类别 |
内 容 |
原则 |
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方针 |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3) ”方针。(3分) |
胜利 |
1971年.中国恢复在 (4) 的合法席位。(3分) |
【(5) 篇】
请你参照【农村政策篇】【外交成就篇】,结合卡片内容,为上面卡片设计篇名。(2分)
为巩固新生政权,我国采取的经济措施是
A.发动抗美援朝战争和追歼残余武装和土匪 |
B.实现西藏的和平解放和肃清反革命分子 |
C.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和实行土地改革 |
D.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小李同学正在进行“关于20世纪的流行语”的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一段关于20世纪50年代流行语的资料,其中有: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小李搜集的流行语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1950年我国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变革中,哪些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
1950年 |
1952年 |
||
人口比例 |
土地占有比例 |
人口比例 |
土地占有比例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地主、富农 |
14.5 |
54.8 |
7.9 |
8.6 |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下列选项没有前后内在联系的是
A.求同存异——万隆会议 | B.小球转大球——中美关系的改善 |
C.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被消灭 | D.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下列法律文献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颁布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B.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