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1953年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三:1958年5月27日《人民日报》标题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寿张北台社亩产10546斤》;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有如下标题:《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纪录》。
材料四: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谈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请你分析我国当时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依据下列图片农业生产关系调整的先后
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
(2)材料一、二、三中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哪些?     
(3)从材料三中,我们应该吸收什么教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的自耕和雇耕的土地及其财产,不得侵犯。”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引自什么文件? 它是什么时候颁布的?    
(2)从材料中概括土地改革的目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迎接这次期中考试,八(1)班师生对前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他们用示意图、表格、图片、知识树等形式展示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走过的路。下面请你也跟随他们,一起见证共和国成长的足迹。
【农村政策篇】(9分)

(1)你认为示意图“?”处应填写的内容是什么?它的实行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什么伟大决策有关?(2分)
(2)实行土地改革是在哪一年?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分)
(3)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三大改造的一部分,请你指出除对农业的改造外,还有对什么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什么制度在中国建立?(3分)
(4)以上对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你认为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是什么?(1分)
(5)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1分)
【外交成就篇】(6分)

时间
外交大事
五十年代
国际舞台出现的中国声音:①             ②            
七十年代
中国外交“梅开三度” ③                        

 
(6)请在上面表格中填上相对应的内容。(5分)
(7)你认为新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祖国统一篇】(5分)

(8)材料一中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
香港于                       日回归祖国;
澳门于                       日回归祖国。
(9)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领导人是       
(10)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科技教育篇】

(11)请把知识树补充完整。(说明①填两弹一星指什么,②填为发展高科技我国制定的一个计划,③填改革开放后我国为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的战略,④⑤分别写为实现这一目标实行的两大举措)(7分)
(12)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于颁布了什么法律?颁布于哪一年?请你再写出一例为之进行的公益事业。(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准备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下列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人物篇】
下面图中的历史人物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写出二位人物的姓名,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迹。

(1)图一:                     被誉为:                    
(2)图二:                     被誉为:                     
【探索篇】
下面四幅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

(3)根据图片信息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农村各开展了哪些重要运动?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农村政策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什么?
(4)图三农村政策的变化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后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的改革对农业生产影响?
【成就篇】
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5)图一、图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后实现的建设成就。这一计划是哪一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感悟篇】
从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回答:
(6)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注“三农”是当今社会一个热点话题,古今中外事例甚多,如现代历史上,苏联(苏俄)、美国、中国都不断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体现政府关注农业,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据此回答:
(1)唐贞观年间出现“马牛布野,斗米不过三四钱”的繁荣局面,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采取有利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有哪些?
(2)苏俄政权得到巩固后1921年对农村政策调整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实施的农业措施又是什么?
(3)为防止农产品生产过剩,控制农产品产量、价格,罗斯福新政的做法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村生产关系(土地政策)进行多次调整,既有成功经验又有失误教训,请各举一例,并说明其影响。
(5)综上所述,这些措施实施,政策调整带给我们启示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西来宾)探索、改革与民族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年代尺

材料二 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四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
请回答:
(1)年代尺上改革开放的开端是什么?
(2)中国在1956年到1978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遇到了挫折。在取得的巨大成就中,石油工业尤为突出,结束中国靠"洋油"时代的事件是什么?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有哪些(请至少列举两例)?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土地所有制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三,我国1992年"大胆地闯"时提出建立什么经济体制?综上所述,中国的改革历程给你怎样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1953年开始,我国政府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采取了重大经济措施,使我国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2)简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3)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解放前,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就影响生产的 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在中央指导下,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为了废除这种制度,孙中山在革命纲领中提出了  什么主张?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什么法律?
(2)为了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我国政府引导农民参加了什么组织?   1958年,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党中央错误地发动了什么运动?
(3)改革开放后,哪项土地政策使“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4)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共计13分)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一个重大事件?为了指导这一事件中央人民颁布了什么文件?结合材料一总结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一个重大事件?与此同时,我国还对哪两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中的什么政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一个重大事件?从材料三中,我们应该吸收什么教训?
(4)请你为今天的农村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一直关注的,下面请阅读下列与农民、农业、农村有关的材料: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其中哪场运动并没有实现调动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2)材料三这场运动是“左”的错误的产物,这种错误在当时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材料三中的事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听取农业专家、农业主管部门、基层干部意见。他表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1)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请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十年经济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的政策分别是什么?
(2)他目睹过天灾人祸的大饥荒,开始了对水稻高产育种的研究,他被授予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奖。他是谁?他对中国农业有何贡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孙中山说:“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要先从政治上来着手,打破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外国人管理的地域,我们才可以自由加税,实行保护政策。”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材料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孙中山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的首要前提是什么?他领导了哪场革命?
(2)材料二中“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为解决这一问题新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颁布哪一个法律文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物是谁?
(4)改革开放后农业政策又做出了怎样的调整?谈谈你对农业政策不断调整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今中外,民生问题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而奉其身,尤割股以啖(喂)腹”。关于君民关系, 唐太宗理解为:“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
——《贞观政要》
材料二  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引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重视发展经济。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四   “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对列宁来说,这一政策只是暂时的退却。这一政策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什么?请例举贞观之治的措施加以说明。此后哪位皇帝在位时唐朝步入鼎盛时期?(1分)
(2)从材料二中看出孙中山认为社会革命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在农业方面成功的社会变革有哪些?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4)材料四中“这一政策”指的是什么?这一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什么效果?(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