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秋日怀弟
谢榛①
生涯怜汝自樵苏②,时序惊心尚道途。
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
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
[注]①谢榛:字茂秦,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②樵苏:打柴砍草,代指日常生活。
(1)诗歌的前四句的主要意思什么?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的?
(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兄弟间深厚的感情和思念的痛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元散曲)〔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柳梢青 岳阳楼
戴复古
袖剑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注】 ①戴复古:南宋著名的江湖派诗人。②袖剑飞吟:相传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留诗于壁上,曰:“朝游百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袖剑:衣袖里藏着短剑。飞吟:临风吟唱。③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在洞庭湖的南头)。④君山:在洞庭湖中,相传是湘君出没之处,故名。
词上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内容分析。
词下阕最后三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阐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题李凝幽居
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过桥”句写回归路上所见,“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联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注]①此词是作者被罢官落职、不得不退居田园时所作。时年他才四十二岁。稼轩闲居带湖时常往来鹅湖游赏。②青帘:借指酒家。③缟袂:白衣。④外家:娘家。
词的上阕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要赏析。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2)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释:①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清代汪士缜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
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秋日三首(其二)
高翥①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②。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注]①高翥(zhǔ)(1170-1241)南宋诗人,字九万,号菊磵,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②蛩:蟋蟀。螿(jiāng):蝉。
本诗一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字最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为什么?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歌的后两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这首宋词用了一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道这首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请就这首词的感情和运用的手法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小题。
东马塍
(宋)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①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
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小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注:因桂树叶碧绿油润,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喻为“折桂”。古时科举考试正处在秋季,恰逢桂花开的时候,故借喻高中状元。
本诗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本诗的送别对象不是一般送别诗中常出现的亲人或朋友,而是门人。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小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所作。
(1)试分析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2)作者对“秋日”是怎样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东马塍①
[宋] 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①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
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
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荔枝香近
【宋】周邦彦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随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共剪西窗蜜炬。
[注]①无憀:“无聊”的意思。②燕新乳:燕子刚刚孵出雏燕。③报鹦鹉:暗含鸟雀恋巢之意。
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感情?
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