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春思二首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诗中有两个字透露了诗人想表达的感情,这两个字是什么?诗人是怎样表达的?
开头两句以嫩绿、鹅黄亮色来点染明媚的春光的目的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作者通过描绘这幅秋郊夕照图,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以下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①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①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材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蝶恋花
赵令畸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注】①止:通“只”。②沉烟:点燃的沉香。③恼:撩惹。④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
结合词意,简要赏析“啼痕止恨清明雨”一句。
全词表现了词中人物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荔枝香近
【宋】周邦彦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随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共剪西窗蜜炬。
[注]①无憀:“无聊”的意思。②燕新乳:燕子刚刚孵出雏燕。③报鹦鹉:暗含鸟雀恋巢之意。
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感情?
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梅 花
陈 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①似妇人。
梅花绝句
陆 游
闻道梅花坼②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注】 ①留侯:张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以出色的智谋协助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大功告成后,张良不恋权位,及时功成身退。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里赞留侯张良说:“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②坼:裂开,此谓花朵绽开。
这两首诗中的前两句分别写出了梅花绽放时的不同状态,请简要分析。
这两首诗中的后两句是如何借助奇特的想象表达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的?请加以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后面小题。
山寺夜起
江徥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颔联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①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③急为破幽燕。
【注】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第三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塑造诗人形象?请简要赏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题。
落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本诗颈联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两句诗,对“同工”之处作简要分析。
《落梅》一诗,因其言近旨远而成为宋代屈指可数的咏梅佳作。请结合尾联分析诗中包含的讽喻之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东马塍①
[宋] 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①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
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
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hú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就其中一方面加以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小题。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比喻昂贵的柴米。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炼意,往往一个字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决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因而被称为“诗眼”。阅读本诗,可以看出本诗的诗眼是“忧”。请具体说明理由。
作者在首联中运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百忧缠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小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用了哪些手法?
有人说诗中的"闲"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诗歌中常见的抒情方式有哪些呢?(方法规律提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隐居于黄州,没有入过仕途。苏轼谪居黄州时,大临从之游,并跟他学诗。
颈联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题李凝幽居
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过桥”句写回归路上所见,“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联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