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丑中之美
庄子及其后学以“道”的自然无为为美,其根本表现是在个体人格的自由上。因而,在庄子及其后学看来,人的外形的丑丝毫也不妨碍他具有精神的美,得到人们的爱慕。庄子一方面赞赏他理想中的“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神人”,另一方面又丝毫不歧视形体残缺丑陋,却具有精神人格美的人。在中国美学史上,也是庄子第一个明确地谈到了丑的问题,指出了在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包含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
《德充符》中通过许多寓言说明了这个道理。卫国的哀骀(tái)它是一个奇丑的人,“以恶(丑)骇天下”,然而“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鲁哀公和他相处不过数月就想请他当宰相。庄子以文学的夸张笔法,描写了这个奇丑者得到了包括妇女在内的许多人的爱慕,同时又借孔丘之口说明了他之所以得到爱慕的原因:“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而所谓“使其形者”就是精神。人们之所以爱这个奇丑的人物,就是爱他的“全德”,爱他的精神美。“闉(yīn)趾支离无脤(shèn)”“瓮盎大瘿(yǐng)”都是一些腰弯及于脚趾、形体残缺没有嘴唇、身上长着像盆瓮一样大的瘤子的奇丑人物,然而前者说卫灵公,后者说齐桓公,都得到了赏识和喜爱,以至卫灵公、齐桓公看起那些形体齐全的人来,反而觉得“其脰(dòu)肩肩(瘦小样子)”,矮小可怜了。庄子认为,这是“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缘故。这些奇丑人物,由于他们有人格精神上的美,所以人们就忘掉了他们形体的丑陋,看上去反而比形体健全的人更加高大了。庄子看到了人的内在精神美能够压倒和克服外在形体的丑,“形骸之外”的美高于“形骸之内”的美。在追求着个体人格自由的庄子眼里,就连汲汲于仁义、不懂得自然无为之道的孔子,虽然形体健全,但较之于被砍掉了一只脚,却懂得自然无为之道的“兀者叔山”,在精神上是遭受了无可解救的“天刑”的。在庄子看来,这种精神上的刑残比肉体上的刑残更加可悲。庄子一点也不忽视形体的美,但更加重视精神的美。这种对于人的精神美的高度重视和追求,后来在魏晋时期的美学中得到了发展。
从艺术史上看,庄子认为在丑怪的形相中可以包含强烈的精神美的思想,曾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五代人物画家禅月大师贯休的人物画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贯休是禅宗的信奉者,曾被皇家授予师号。而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的思想密切联系着的。贯休所画的人物,其形相十分怪异甚至丑陋,却又使人感到有一种内在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其名作十六帧水墨罗汉,骨相奇特古怪,为前代所找不出的。例如有庞眉大目者,孕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以之与阎立本的帝王图相对照,虽则坚实劲拔的笔致,略有相似,而人物的形态完全不同。阎氏的人物庄严肃穆,是一种士大夫社会的正型。而贯休的人物怪骇突兀,宛如战斗时神经紧张的一种变型”。完全可以说,在中国美学史上,对丑怪之美的肯定,为庄子美学所特有。这也是一般浪漫主义美学所共有的特色。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则是排斥丑怪之美的。                               (有删改)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德充符》中,庄子以文学的夸张笔法,塑造了一批形貌奇丑无比的人物,他们不但得到了妇女的爱慕,而且也得到了国君的赏识和重用。
B.庄子及其后学认为人的外形的丑并不妨碍他具有精神的美,得到人们的爱慕,是因为他们尊崇以“道”的自然无为为美,其根本表现是在个体人格的自由上。
C.在庄子看来,形貌奇丑的人物,由于他们有人格精神上的美,所以人们就忘掉了他们形体的丑陋,看上去反而比形体健全的人更加高大了。
D.庄子虽然认为“形骸之外”的美高于“形骸之内”的美,但并不排斥形体与精神双美兼得的现象的存在。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庄子借孔子之口说出哀骀它之所以得到爱慕是为了更有力地反驳以孔子为代表的排斥丑怪之美的儒家美学。
B.阎立本笔下的人物庄严肃穆,体现的是形体美与精神美相统一的儒家的美学标准,而贯休笔下的人物怪异甚至丑陋,与儒家美学的追求迥乎不同。
C.庄子寓美于丑的美学思想对后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的思想密切联系着的。
D.贯休笔下庞眉大目、孕颐隆鼻的罗汉形象与庄子笔下的“闉趾支离无脹”“瓮盎大瘿”一脉相承。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庄子看来,孔子所遭受的“天刑”指的是他在精神上只知汲汲于仁义、不懂得自然无为之道。
B.《巴黎圣母院》中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与庄子笔下的“闉趾支离无脹”“瓮盎大瘿”在形体的丑及人格精神的美上都有相近之处。这体现了一般浪漫主义美学所共有的特色。
C.在中国美学史上,庄子第一个明确地谈到了丑的问题,并对丑怪之美予以肯定,这大大拓展了中国美学的领域,对占统治地位的正统儒家美学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D.庄子指出在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包含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这种美学思想后来在魏晋时期的美学中得到了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互触:中国园林的趋势
王向荣
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是世界园林体系中最重要的两大瑰宝,它们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曾各自独立,后来又相互影响,到了现在更是互相触合。
中国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方,幅员辽阔,自然环境优越,历史文明悠久,人们对美丽神秘的自然充满了热爱与崇拜。中国传统园林一方面源于古老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乐土,另一方面源于古代人对于自然的理解。根据古代传说,在昆仑之巅,有西王母的花园,有皇帝的悬圃;在遥远的东海,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海岛,找到这三座岛屿,就能从神仙的手中获得长生不老药,这些神话中展示的神秘山岳和美丽岛屿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一种雏形。另一方面,中国大地秀美山川的景色无疑是中国人心中最美的自然,并成为中国园林模仿的对象,这种风景也被称为“山水”,中国园林试图以象征的手法展示这种自然的本质,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小中见大”,将大千世界的宏观景物微缩到小巧玲珑的壶中天地,这也是先秦以来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人文精神与历史观念发展的结果。中国传统园林从商周的“囿”、秦汉的宫苑,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隋唐时期进入盛期,并在宋朝发展成熟,一直到明清,其造园思想始终一脉相承,在园林创作过程中强调“意境”,追求诗情画意,寓情于景,寓意于物,以物比德,园林经常作为隐逸文化的载体,反映园主的情操和思想,展现心中的世外桃源。
西方园林起源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那里干旱少雨,只有沿河的谷地是绿色丰饶的,农业生产必须依赖于灌溉,国土的风景也没有中国优美多样。在这样一种环境里,有着充分水源和灌溉系统的田园成为园林的蓝本,表达了“人间天堂”的理想。这些园林也多为实用性的园圃,如果树园、蔬菜园和葡萄园等,形式也是几何式的。
随着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经由地中海传到欧洲大陆,西方园林历经古希腊、古罗马的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走向成熟。但在几千年的发展中,西方园林与农业景观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式上也都是规则式的。到了18世纪,英国的园林才开始由规则式转变为自然风景的形式,后来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林又影响到欧洲大陆和世界各地的园林艺术。
18世纪开始,东西方园林有了非常广泛的交流。18世纪英国风景园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中国哲学、文化特别是中国园林的影响。那时几乎欧洲所有重要的园林中都有中国园林的景致,一座塔、一座桥、一个亭或一组山石,在欧洲的园林中建造中国园林的片段曾是一种时尚。而在中国也出现了西方园林艺术的影子,圆明园中有西洋楼、颐和园中有石舫,广东的许多园林更是东西合璧的产物。
今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每个国家的思想和技术都进一步融合,东西方园林文化的交流也更加密切。但是,中国园林的发展必须要扎根于中国的土地和文化,传承优秀的园林传统,保持自己独特的鲜明个性和特征。
(有删改)
下列关于“中国园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一方面起源于古代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乐土,另一方面起源于人们对秀美山川的景色的理解。
B.中国园林在创作过程中强调“意境",追求诗情画意,以象征的手法来模写自然,即“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C.中国传统园林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隋唐时进入盛期,在宋朝进入成熟期,到明清进入没落期。
D.自中国园林形成以来,尽管朝代几经更迭,但是造园思想始终一脉相承,园林经常作为隐逸文化的载体。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起源时期的西方园林,多为有着充分水源和灌溉系统的果树园:蔬菜园等实用的园圃。
B.西方园林与农业景观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式上也都是规则式的,十分稳定,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C.西方园林起源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历经古希腊、古罗马的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同成熟
D.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建造园林都是为实现人们心中的理想,两种园林都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热爱。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18世纪,欧洲园林中,一座塔、一座桥、一个亭或一组山石等中国园林的片段随处可见。
B.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从它们形成之日起就相互影响,到了现在更是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C.圆明园中的西洋楼、颐和园中的石舫说明中国园林出现了西方园林艺术的影子,受到了西方园林的影响。
D.中国园林在创作过程中,追求“小中见大”,寓情于景,寓意于物,以物比德,表达了“人间天堂"的理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浮子酒香                 张卫华
穿过后河上了公路,往县城方向的不远处,有个三岔口。这是两条省道的交汇,连着安徽,通着江南,自是车水马龙。五大爷的浮子酒摊,就安静地立在三岔口的一隅,干净的白褂、白瓷碗、白抹布,在车流交错中,一尘不染。
天刚亮,五大爷就推出架子车,平稳地摆了三五个红瓦盆、水桶、木板凳,外八字的步子,咕咕噜噜地往后河里去。东方天边云彩抹着红,薄雾像一缕一缕的丝绸,正如五大爷褂子的雪白,淡淡的酒香随着他走,一条小黄狗,跟到后河的入口处,停下摇着尾巴,远远地目送。
我在县城读书,逢周末步行回家,到五大爷的浮子酒摊处,刚好一半的路。每次到那,五大爷都是忙碌的,温和的笑写在脸上。三两棵高大的杨树,遮出一片树荫,有客人用瓷勺子慢吞吞地舀着吃,有时没客人,五大爷就静静地刷着碗,洗着抹布。
“五大爷。”我腼腆地叫。他乐呵呵的,“星期了!”指给我板凳坐,一边拿了碗,一边取了铁勺子。五大爷的铁勺是用薄铁片做的,小碗口般大,平平的,浅浅的凹下去一点点。铁勺在酒盆里平着薄薄的切,三下两下地放进碗里,从水桶里取了凉开水冲,稳稳地递给我。
白色的细瓷碗里,成片的浮子散开着,像是傍晚的云彩,泛着幽幽的黄。我喝一口,浮子一下就化了,甘甜的津水冲涨着口腔,轻轻一咽,满身子都沉浸着清凉的酒香了。
五大爷戴着礼帽,眯着眼看我,眼角挂满微笑。“再一碗!”他伸手去接我的碗。“不要了。”我躲闪着,五大爷呵呵的,也没强求,接着洗碗,问我学习的事情。“好好学,你大、你娘多辛苦。”“嗯。”我重重地点头,跟他道了别,朝后河的方向走。
村里人赶集上店的,走那歇歇脚,他就薄薄地冲上一碗。五大爷的浮子酒摊从不收村里人的钱,也有硬给的,五大爷都会送还,一边笑着说,“不值钱”。一二去,村人也习以为常了,走到那停下,口渴的喝上一碗,不渴的,也会坐树荫下,陪他说说话。正午的太阳毒,树下边却有风,杨树叶哗哗地响,好听,凉快。
我不知五大爷的眯眼是笑久了才成那样,还是因为眯眼让他的笑看着舒服。清瘦,一脸红润,低声,平和,有点斯文。他一年四季都戴帽子,草帽、礼帽、“火车头”帽,夏秋的白褂,冬春的棉袄,干净得没一点灰渍。有次我偶然见五大爷脱了帽子,鹤发童颜,让我想到年画里的神仙。
我村的浮子酒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据说湖地里曾发现过一个古墓,里面有一瓦罐浮子酒,清澈透底,散着醉人的香。村里人喜欢用浮子酒做成“发面头”,随意的扔在面缸里,嫁出去的姑娘远远地带走,代代传承。我老婆每次回老家,都会帮娘蒸出大锅的发面馍,大兜小兜的提着,回来一顿一顿大口吃,鼻子上冒着细汗。
五大爷做酒极讲究。先是用簸箕把江米簸干净,把石粒、变色的米捡得干干净净,洗了上锅蒸,一层层洒了研细的酒曲,成盆的装好压实,中间挖出一洞,续了熟水,上棉被捂上一天,沁人的香气就弥漫了半个村子。做浮子酒是非常娇气的,盆盆罐罐不能沾上一点油星,浮子上洒不得半滴生水。五大爷干净,做出的浮子酒地道,味正,村里人也有做的,多半会起毛,有绿点,白白糟蹋了粮食。
五大爷的酒摊出了几十年,谁也数不清他做了多少盆浮子酒。五大娘去世后,五大爷也推不动车子,便停下生意。一个人住在老屋里,土墙草顶,随便的几块木板,交叉着钉成了院门,总那么斜斜地半掩着。如今他的一个远房侄子在做浮子酒,我喊五哥,做出来走村串户的卖,也有办酒席的,找上门成盆的买去。
我家在村里辈分较长,喊大爷大娘的也就那么几个人。正月初一回村里过年,吃了浮子酒、鸡蛋汤,我和弟弟们要去给长辈拜年。五大爷腰不弯,耳不聋,总是精神抖擞,笑眯眯地让着烟,小声地重复:“不拜年,不拜年。”关切地问工作咋样,孩子如何,照例的一定要把我们送出院门口。
要去拜年的人家一年年在减少。今年春节,吃了浮子酒,爹说,村里你不用去转了。
五大爷无疾而终,享年八十九岁。
(选自2014年08月2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因为三岔口连着安徽,通着江南,位于两条省道的交汇处,客流量较大,考虑到旅客的需要,五大爷才在三岔口开了浮子酒摊。
B.第二段的环境描写,景物色彩明快,生活恬淡自然,一方面给故事情节的展开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塑造人物形象作铺垫。
C.小说写五大爷为“我”舀酒的情节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体现出五大爷的细心,他知道学生是不敢多喝酒的,所以就把酒冲淡了。
D.小说写“杨树叶哗哗地响,好听,凉快”,是暗示五大爷的浮子酒摊给路人带了惬意,温暖了人心,让人舒畅。

E.小说写村里也有人做浮子酒,只是没有成功,这是为了反衬五大爷酿酒技术的高超,也揭露一些人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地想发财。
(2)小说以“浮子酒香”为题,有什么巧妙之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主人公五大爷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五大爷的浮子酒摊从不收村里人的钱,即使有人硬给,他都会送还。有读者认为五大爷的这种做法不好。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非封禅莫属。封禅是古代君王祭祀天地的典礼,是宣示天地认可帝王执政合法性的仪式。秦汉时期,在封禅的理论中,都是以泰山作为封禅地点的。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作封,辟场祀地叫作禅。泰山成为封禅的圣地,不仅仅因为它的自然高度,更主要的是因为它的文化高度。
封禅泰山的原因或许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东方关于封禅泰山的理论和文化,不管是语焉不详的传说还是相互矛盾的故事,都在证明一种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的存在。孔子是泰山封禅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泰山只能接受鲁国国君和周天子的祭拜。即使很多细节都无法证明,即使所有礼仪都无法施行,但是,要封禅就只能到泰山。面对传统,不可一世的帝王也只能低头妥协。
秦始皇封禅之时,距离传说中的封禅已相去太久,封禅之礼,几乎无人能知。学者认为,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前,只有封禅理论而没有封禅实践,也是很有道理的。汉武帝封禅,情形几乎雷同。但是,他们都还是请来众多儒生,认真讨论,直到最后讨论没有结果。主张封禅者,多来自东方,不仅有鲁国的儒生,也有滨海的方士。这种讨论虽然没有结果,但起码可以证明: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追求仙人和长生必然无果而终,但是封禅泰山却可以是成功的。泰山封禅,终于走出了传说的迷雾,变成了帝王心目中的神圣所在。何止是帝王,封禅大典,几乎就是一种历史创造。因为封禅不能随时进行,封禅的条件常常难以具备,所以古代帝王无数,而真正能够封禅成功者寥寥无几。
泰山封禅,可以看做是儒家思想礼制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孔子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孔子在周公的礼制中提炼出精神,把礼乐化为一种思想,并建筑了儒家的思想体系。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大交融,孔子的思想体系由精神光芒的闪耀向可以操作的礼制转化。
在儒家思想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帝王先接受了封禅理论,然后才接受了儒家,最后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秦始皇封禅泰山,汉高祖祭祀孔子,汉武帝设五经博士,这个思想传播的过程,其方向是一致的。以封禅泰山为代表的儒家礼制思想,因为与天地祭祀有关,与帝王的合法性证明有关,所以最先受到最高统治当局的青睐,而这正是儒家获得独尊地位的开始。
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礼典,封禅终于成为事实,而泰山几乎永久地独占了这个荣耀。可以说,自从秦皇汉武封禅泰山以后,泰山的五岳独尊地位才真正确立下来。泰山地位的提升,与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同步进行,泰山于是成为一种文化象征与符号。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人来代言,那就是孔子;如果用一座山来代表,那就是泰山。
(《泰山的祭祀与封禅》)
下列与“封禅”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封禅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礼,是筑坛祭天、辟场祀地,向世人宣告帝王执政得到了天地认可的盛大仪式。
B.封禅泰山,与泰山的自然高度有关,更与它的文化高度有关,它代表了一种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
C.传说中的泰山封禅礼仪不详,一些学者认为,从秦始皇起才有了泰山封禅的实践,而汉武帝封禅基本照搬了他的仪式。
D.秦始皇和汉武帝泰山封禅,昭示一个事实,即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

下列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支持封禅泰山理论,虽然他并没有明确可以操作的封禅礼制,但要封禅只能到泰山的传统,让不可一世的帝王只能低头妥协。
B.封禅代表了儒家礼制思想,暗合帝王心思,在帝王心目中地位神圣,因此历代帝王登基后首先就要进行封禅。
C.儒家思想能够获得独尊地位并最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与封禅泰山的思想首先受到封建帝王的青睐是分不开的。
D.儒家因泰山封禅理论而成为了一种国家意识形态,而泰山五岳独尊的地位则因秦皇汉武对封禅理论的实践才真正确立了下来。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创立了泰山封禅的理论,他认为只有鲁国国君和周天子才能到泰山祭拜,从而确立了帝王祭拜泰山的传统。
B.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泰山封禅之前,都曾请来诸多儒生,试图商讨出封禅大典可操作的礼制,但讨论均无果而终。
C.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典礼的封禅终于在秦汉时期成为事实,是当时儒家思想已转化为可操作的礼制的具体表现。
D.中国文化如果用一个人、一座山来代表,那么构筑了儒家思想体系的孔子就是那个代言人,几乎永久地独占封禅荣耀的泰山,就是那个代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叶宗盛
章毅
宗盛搞小说,出身书香门第。其祖父为清末最后一茬翰林,只是做了三两年,大清便倒台了,这位遗老偏又随了张勋的“辫子军”光复朝廷,直至无望,才迁回小城。祖父便日日拖了花白辫子,去大户人家纵论诗文,写写对子,也不过是为了换得一碗米酒。
好在遗老留下一堆古籍,宗盛受益匪浅。宗盛熟读经史子集,一部《资治通鉴》,口若悬河。讲到现在,回回有新花招,从不重样。
宗盛的小说,便也来得厚重。
宗盛的妻子教书,人极好,讲一口好听的嘉兴话。宗盛写小说时,埋头不出,妻子便餐餐裹了棕子。粽子里有核桃、乌枣、腊肉,蛋黄。小巧好看,且又耐吃。
宗盛好论时事,又是政协常委。每次开会,总是借古鉴今,就如何发展本县经济,发表宏观大论,常常一矢中的。但提案上去,往往只是被签上“此提案极有价值,请某某部门研处”,便没了下文。宗盛却不气馁,照提不误。   
眼下文人的日子多过得艰难,宗盛也不例外。两个儿子均已大了,一家四口,仍挤在一间斗室。妻子常说自己裹得一手正宗的嘉兴粽子,应该到街上摆个摊儿试试。宗盛倒不清高,他说:“为商不耻,只要不奸。”却反对妻子卖粽子。宗盛一腔雄才大略,做生意也是如此。
果然有文学圈里的人来找宗盛,商议合伙做生意的事,这生意往往大得令人瞠目结舌,且往往唾手可得。宗盛便很激动,时常与来人商议至深夜,却从没有做成的时节。
时间久了,妻子不见有钱进来,且往往要打扫满地烟蒂,不免有了些怨言。机会终于来了。
乡下某山发现银铜矿,省地质部门来测定,品位极高,只是蕴藏量不大,不值得大工程队开采。有文学青年兴冲冲地找来,手持着省里的测定文书,说已与村里讲定,承包此山,每吨矿石只需交给村里十八元,运到外地却可卖出高价。
宗盛立时激动不已,翻开县志,果有记载,说民国十六年,有南洋巨商准备投资采矿,柰何运输机械的船只在海上遭海盗劫掠,只得作罢。宗盛再细读测定文书,记载的数据与来人所说无二。有史可查,又有现代科学鉴定结果为据,还能有假?宗盛便七拼八凑借来三万元,与来人合股开矿。
没料想。几个月过去,第一车矿石出来,运到矿厂,一测,却品位极低,以十八元一吨卖给矿厂,人家也不愿收。连运几个矿厂,皆是如此。
宗盛觉得自己像这矿石
背了三万元债,宗盛无心再写小说。
妻子却仍是极好,也不多言。
这时,县城的小吃兴起粽子热,一色儿挂着黄色小旗,上书“正宗嘉兴五芳斋粽子”。一元钱一只,生意极是红火。
妻子对宗盛说:“我们去卖粽子,好哦?言语极轻,犹犹豫豫地望着宗盛
宗盛却极爽快,说:“行!”
又说:“古时有卖药老人,卖的药货真价实,几十年‘言无二价’,生意却始终红火。《镜花缘》里又有一君子国,君子国里,卖的人总是嫌自己的东西不好,卖的价钱又高,请买方担待;买的人总是说卖的东西太好,卖的价钱又低,实在无法承受。我们虽不是君子国,但一要货真,二要言无二价。”
妻子也极看重品行,说:“这个自然。”
妻子裹粽子时,宗盛便在一旁督工,核桃、乌枣、腊肉、蛋黄一样不少,工艺也只只讲究,裹得严严实实,不松不垮。
宗盛便放心了。每到夜晚,便在街上摆一竹椅,置一煤炉,炉上安一钢精锅,一锅粽子热气腾腾。粽子九毛一只,一晚上能卖几百只,生意极为红火。
一星期下来,宗盛和妻子一结账,却发觉每只粽子要亏一毛钱。
妻子说:“要加价,一只一块一,好货不怕贵。”宗盛却说:“言无二价,我不卖!”
妻子又说:“价不变,那料要减几成。”宗盛更是不肯:“这样岂不欺了后买的客?我不卖!”
妻子恼了,说:“你以为君子国里做得成买卖?”宗盛坚持不卖。
后来,倒是合伙开矿山的文学青年和宗盛妻子一道,将粽子生意又做了起来。他们租了个店面,料不但减了,价格也不再是言无二价,一年里都有了四个价,都是往高里涨,生意却依然红火。
初始,宗盛也时时去店里走走,忍不住要看看原料,说说言无二价和君子的买卖。妻子和文学青年自是不理。一年下来,非但将债还了,还略有结余。
宗盛不再去店里了,又写起了小说。写作时,妻子仍然餐餐另做了粽子给他端来。核桃、乌枣、腊肉、蛋黄,依旧一样不少,宗盛吃起来,却总觉得少了些许风味。
不知怎的,宗盛的小说竟难发起来。写时,眼前总拂不去那位翰林先祖,拖了辫子纵论诗丈,以换一碗米酒。
(选自2015年第1期《短篇小说》,有删改)
请简要概括叶宗盛的形象特点。
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1)宗盛忽然觉得自己像这矿石。
(2)妻子对宗盛说:“我们去卖粽子,好哦?”言语极轻,犹犹豫豫地望着宗盛。
小说倒数第二段,叶宗盛吃着妻子做的与先前完全一样的粽子,为什么会“总觉得少了些许风味”?
小说结尾意味深长,含义丰富,可以引发读者的多种理解。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五花肉
刘心武
一位年轻的女士来我家做客,偶然看见厨房阳台上挂着一块腊肉,先是惊叫了一声,然后便拍着巴掌大笑起:“啊呀!你吃肥肉……”她是个嫉肥如仇的人,本并不能算胖,却要每周三次去健康俱乐部花不菲的费用瘦身,这也使得她视吃肥肉为俗。她本是把我引为雅友的,忽然发现了那块腊肉,故有那样的反应。
说实在的,那块腊肉并不应以肥肉呼之,那是一块五花肉,是我的朋友老罗不远几千里,巴巴地从家乡带送给我的。那猪是他自养自宰的,卖掉了大半只的肉,剩下的都腌制成了腊肉。他给我带的那块,是精选出的,最外层的那圈肥花确实厚了一点,不过,老罗对肉的审美观与那位女客的审美观大相径庭,他正是觉得那圈肥花白亮得喜人,才特意提送我。那块五花腊肉限于自家条件的限制,腌得不是很成功,不像北京商场里售卖的那么地道。我们一家虽然都十分感激老罗的真情厚谊,却也很长时间都没有去尝它,主要是不知道究意怎么烹饪,就那么一直挂在阳台上任其风干。
年轻女士和我笑谈间,忽然瞥见楼下小花园里有个人在捡拾白色污染物,便随口建议道:“咱们城里人谁吃这个?你不如拿下去送给楼下那个捡脏的老头儿!”我朝楼下一看,只觉得仿佛有个宝贵的东西,被人轻率地弄脏了,再也不笑,闷闷地对那位女士说:“那正是老罗,这块五花肉就是他送给我的。”女士吐了一下舌头,满脸的歉意。
附近的居民,也大都称老罗为“捡脏的老头”,其实,他并非是个拾些破烂拿去卖钱的人,而是绿化队负责我们小区清洁的合同工;而且他与我同龄,逢到节庆日,也舍得花五毛钱坐到露天理发椅上修理一番门面,穿上他最好的衣服,那时他会显得红光满面,挺拔精壮,看去比我还年轻,哪儿能算老头?
我和老罗从搭话到往到成为好友,那过程大约有半年左右。我头一回去他们绿化队集体宿舍,正看见他买回一块肥膘,切碎了在伙房的大锅里炼大油。他们时兴自己做饭自己吃,伙房的场地、用具轮流使用。开头我疑惑,十好几个人,怎么轮得过?去了几次,发现他们的饭食真是非常地简单,主食往往是大家先用各自的容器装好米或干粮,在同一大锅里焖饭,副食呢,讲究时合熬一些处理贱卖的菜。像老罗,为把每月300元的工资尽量节省下汇回家里,往往就是一碗米饭,舀一勺搁好花椒盐巴的大油,就着一碗粗茶,呼噜呼噜地吃进去。我目睹时心里既有些不忍,却又很羡慕——因为他总是吃得很香;而我们,有时面对着满桌的鸡鸭鱼肉,却还总是提不起胃口。
我和老罗为什么投缘?我想我们确实有心灵上的契合点——我们都信奉以诚实的劳动去谋取自身生活的改善。我当然比老罗富裕得多。有时在邮局遇上,他把浸着汗水的钱往家里汇,我拿着汇款单兑稿费,相互就聊起各自的梦想。他想把家里的平房改建成两层小楼,我想攒足了钱买套商品房专用于写作。我告诉他干我这行有个好处,就是稿费里超过国家法定数额那部分应纳的税金,汇稿费的机构一定都会帮我代缴,拿到的都是心安理得的干净钱。他问我超过多少才需纳个人所得税?我说是一次800元,他笑了,摸着后脑勺说他怕永远难有那个财运。
但有一天老罗汗津津地找我,我以为他遭到了什么不测。听他细说,原他在清理绿地卫生时,拾到了一个公文包,马上拿去交给了派出所。那公文包是被盗后,被盗贼掏走了现金,扔在那儿的。失主虽然丢了现金,却因老罗及时上交,得以重获里面的文件、信用卡、护照和机票,而感谢得不得了,一定要奖励老罗1000元人民币;老罗执意不要,失主执意要给,最后民警也笑劝老罗收下,老罗这才收下了。但在回宿舍的路上,老罗忽然想起超过800元的部分要交税的规定,心里不安起,他找我,是诉说自己不知到哪儿如何交税的惶恐。我感动地握住老罗粗壮的上臂,一时竟说不出话。
老罗曾经跟我商量,自己收下了800元,那200元分给了宿舍里的伙伴,他说他们也该得到奖励,因为那绿地是他们共同的工作场所。这样他省得去交税,良心上也安稳,而伙伴们也皆大欢喜。
就是那以后过完春节回,老罗带一块五花肉,他从车站径直到我家,送给了我。他并没给自己带一块慢慢地用佐餐。我不能把这块五花肉还给他,更不能转送他人,我应该和家人一起,从中享受人间的一份可贵真情。谁有烹饪这种五花腊肉的绝佳方案?请快快告诉我?
文中两次写到年轻女士说的话,有什么作用?
作者善于描绘性格鲜明的小人物,请结合全文分析老罗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当老罗诉说自己不知到哪儿如何交税的惶恐时,“我”被老罗感动得说不出话,看到这里,你是否也被感动了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感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节选自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的一次演讲》)
第一段文字中,作者用了“表演”一词,请联系上下文谈一谈你对该词的理解。
文章描写梁先生的演讲,特别提到《桃花扇》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用意何在?
请简要概括以上节选这部分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白露为霜
虞邯
要到了白露,方知道什么是秋色。 
倒不是因为这个时候,西北的胡杨,大片大片如融金;也不是因为各处的枫叶,都如同猎猎的火焰;也不是因为南方的湿地,蒹葭白茫茫开得正盛,一年丰繁的色泽,此时为最;而是因为白露才是秋天的本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露凝而白。到了这个时节,早晨起,风将一条路刮得发白,空气里仿佛都流动着透明的铅灰色。心里寥落又开阔,好比一幅笔法疏淡的水墨,便晓得,秋天当真了,随同一个终古美丽的名词。 
这个名词,从先秦的诗歌头,溯流而下,唐风宋韵里,都可以听到它的脆响——一直到今天,它和惊蛰一样,依然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富诗歌意象、最易触动心底柔软部分的名词。
秋天是生命的提醒。而白露,是秋天的结绳记事上,另一个细节的提醒。有三个最美的绳结,打在历史的诗章上,也打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血里——关于对宇宙、所爱与自身存在的美感体验,我们可以拈取它们重温梦境,那几乎是每个人都曾经经历或将去经历的梦境。
第一个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八个字读出,凡识得汉字的,无不心旌神摇。《诗三百》是诗歌,也是原典。即使没有后文“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的伊人,这八个字,也允为最美的文字。它开启了一个传统——这是一个可以意会,难以言明的传统。天地如此静默美好,自身如在其内,如在其外;深情如若可言,如不可言。唐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慨然千古、怆然泪下的意境,似乎都可追溯到此。日本《枕草子》描写春天,说:“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文字简约、意境优美庶或近之,但却没有那苍茫辽远之感。美丽到了苍茫的境界,这八个字,是不可企及的上古文字。 
秋天的气质,不管硕果红叶,如何渲染它的热闹,终归是偏于幽冷肃杀的——《礼记•月令》里说:“孟秋之月,用始行戮。”说的是旧时天子们多半在这个时节用兵。即使没有实力出征,也得杀几个罪犯,所谓“秋后正法”。掌管刑罚的司寇因此被称为“秋官”,而文人不遇,迟暮无成,多半被称为“秋士”。秋天被赋予的感伤色彩越越浓厚,人们面对秋天时的情感,也就越越偏于血亲人伦。所以第二个美丽的绳结打上——“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何事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此刻思乡怀远,衣裳正单,往往催生出无限的愁怨。这种思乡怀远的深情,和《诗经》中那种几乎能带宇宙本体论的触发而言,体现了一种文明的进程和文化的烙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总是那么沉郁不露,然而咀嚼间,就有一种逝水难追、乐土不返的悲凉。被逐出伊甸园的人们,再也返回不去了,就好像我们知道了,就永远抹不去成人的记忆。这里面所追怀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流失——而流失的总是如此美丽,我们保有的美丽回忆,如此刺伤我们的心灵。 
失却了本体,徒留了追怀,白露于是越越清冷幽怨,但还有第三个绳结——“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时间已经是宋朝,有一个超迈豪绝的人物,和友人一起泛舟赤壁。“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清冷肃杀间,他居然有吞吐宇宙的豪气。和他同行的友人,不能免俗,拿了个洞箫,呜呜咽咽地吹将起。说:你瞧瞧,清秋好时节,转瞬即过,我们与草木同腐,如何不伤心?那人一听,就说了一段高论:“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他又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在文明已经行进到一种衰靡难振的状态时,还有人发此浩然之音,斯人可谓不负清秋。这个人,我们都晓得,叫苏轼,发明东坡肉的那一位。他的无数旷达之作,都是在秋天写出的——那草尖上可怜可爱的白露,在他的醉眼睥睨里,竟可以横大江接水光,让他歌诗“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于是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年节,照样就倜傥行过了。在文明的末世,能够拯救自己的,其为一心乎? 眼看就要秋深了。
文中第二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写到胡杨、枫叶和蒹葭?
“美丽到了苍茫的境界,这八个字,是不可企及的上古文字。”根据文章第五自然段的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渲染这八个字的美丽境界的。
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斯人可谓不负清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目送(台湾)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题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⑩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⑾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⑿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⒀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⒁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⒂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⒃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说明孩子离去,母亲分明地感到内心的失落和孩子的无情。
B.“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说明父亲不愿意让女儿的新同事们知道女儿有一个运饲料的穷酸父亲,他为自己没能风风光光送女儿上班而羞愧,可以看出父亲的虚荣心很重。
C.“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本句运用了环境描写与动作神态描写相结合,用风雨烘托作者的悲伤心情,用凝望来表达作者最后一次目送父亲离开时的凝重心情。
D.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E.龙应台这篇《目送》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的感慨和温暖,更有一份对生命本质,生命起点与终点的深刻思索。
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个题记,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后面的题。
身后的眼睛
曾 平
(1)那是一头野猪。
(2)天高月爽,四周清亮空明,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苞谷林上,也洒在对熟透的苞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
(3)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
(4)孩子的身后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那是前几天他的父亲忙碌了一个下午的结果。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苞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惟一的武器和依靠。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说他会比父亲看护得更好。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孩子是吃了晚饭之后主动向妈妈提出来换父亲的。
(5)野猪的肚子已经多次轰隆隆地响个不停了。野猪眼露凶光,龇开满嘴獠牙,它向前一连迈出了三大步。
(6)孩子已经能嗅到野猪扑面而来的臊气。
(7)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但孩子没有,孩子握着木棒,勇敢地向野猪冲上去,尽管只有一小步。这已经让野猪吃惊不已。野猪没有料到孩子居然敢向它反击。野猪嗷嗷地叫个不停。野猪的头猛地一缩,准备拼着全身的力气和重量冲向孩子。
(8)在窝棚的一个角落,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双手拦住了汉子的猎枪。
(9)汉子是孩子的父亲。拦住孩子父亲的是孩子的母亲。
(10)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一边悄悄地对孩子的父亲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
(11)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
(12)孩子的父亲和母亲的目光全盯在孩子和野猪身上。月光洒在孩子父母紧张的脸上,一点也掩饰不住他们的担心。他们已经躲在窝棚的角落里有些时候了。
(13)孩子没有退缩,也没有呼喊。他死死地咬紧牙,举起木棒严阵以待。
(14)野猪和孩子对视着。
(15)野猪恨不得吞了孩子。孩子恨不得将手中的木棒插进野猪龇着獠牙的嘴里。
(16)野猪喘着呼噜呼噜的粗气。听得见孩子的心咚咚地跳动。
(17)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一粒粒的细汗,从孩子的额头,缓缓地沁出。
(18)野猪的身子立了起来。孩子的木棒举过了头顶。
(19)他们都在积蓄力量。
(20)突然,野猪扭转头,一溜烟地,跑了。
(21)孩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一屁股瘫在了地上。
(22)孩子的父亲母亲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他们走了过来。父亲激动地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父亲的脸上全是得意。
(23)孩子看见父亲母亲从窝棚里走出来,突然扑向母亲的怀抱,嚎啕大哭。孩子不依不饶,小拳头擂在母亲的胸上,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一点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和顽强。
(24)孩子的母亲抱起孩子,重复着父亲的话,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母亲的脸上全是赞扬。
(25)孩子继续不依不饶,哭着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母亲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帮了你啊!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
(26)孩子似懂非懂。他只好仔细地看了又看父亲母亲的眼睛,父亲母亲的眼睛和平时一模一样,怎么帮的啊?
(27)那孩子就是我。那年我七岁。
“身后的眼睛”指什么?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文中多处运用了环境描写,试结合文章说说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结合文章分析“我”的性格特点。
孩子的父母本可以一枪打死野猪,可他们没有,为什么?请结合本文的立意和社会现
实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私企业、公众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微博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秒互动”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1分钟就做出反馈,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
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在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2011年1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开通10余天,粉丝数量达到16万多人,有1000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截至3月8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6个,目前他们已被解救。
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微力量”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 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 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透视中国的“微博热”,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 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摘自《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下列有关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微博的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B.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机。
C.微博可以一种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D.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并引领着公共舆论的走向。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独特的优势使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
B.“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说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且对社会有所改变。
C.微博成为了公众新的生活方式,它促进了社会的交往,对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行了重塑。
D.微博信息形式、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综观全文,“微力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苏东坡传(节选)
林语堂
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咫尺,此地区即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浒传》的渲染而出名。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坡时已开始开采,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著称。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
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缗,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百方里。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这样把大家劝回去。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他是亲自参与了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苏轼亲身趟水到武卫营,唤来了卒长,向他寻求帮助。因为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同时在徐州北方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旧水道,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
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附以详细数字说明,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空等好久之后,苏东坡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建议改用坚强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在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三万贯,一千八百石米粮,七千二百个员工,在城东南建筑了一条木坝。在外围城墙上,由于苏东坡喜爱建筑,他兴工建筑了一座楼,一百尺高,名之为黄楼。后来黄楼一词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作诗歌总集的名称,正如他在密州建筑的超然台,成了他在密州所写诗集的名称一样。
黄楼之所以如此命名,缘于苏东坡对古老中国的宇宙论的信念。根据中国的宇宙论,宇宙中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构成。五行中每一行都代表一种性质,如同坚硬、生长、流动、热、重等等,这些性质都具有一种宇宙的意义,不但用以指物质的宇宙,也用以指生命的功能与人的个性行为,也可以用于男女的婚配。生命离不开五行的交互作用,比如相生相克。每一行皆有其颜色,正好象征那种元素的性质。说也奇怪,黄代表土,黑代表水,黄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黄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  
(摘自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十三章)
第一段划线句有何作用?
.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并分别说明其具体作用。
苏东坡治水有哪些突出表现,这些表现的思想根源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微时代里的微表达
顾文豪
法国大革命时期,歌德在《诗与真》里写:“在我们的小圈子里,我们既不关心报纸,也无意传播消息,我们的工作就是认识人。”两百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据说身在一个几乎人人都是微博控的“微时代”,耽溺于一呼即应的互动体验,瞬间转发的信息散布,光怪陆离的微博文体,我们还会念及歌德这段话吗?
古人序、跋、铭、记、奏、表之类,如今更添新丁,名曰微博体。但论字数,古人写作本就尚简,主张文贵精洁,寥寥数语穷其隐微,尽其毫忽;论格调,微博上那些转发量颇高的文字,似乎也不外是送一碗鸡汤给你喝,指点人应对世情的所谓箴言,这些去翻翻《呻吟语》、《菜根谭》、《增广昔时贤文》,定然要慨叹古人从语词到深意的既富且美,我辈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见解与表达;论学养,算了,学养这事就不提了吧。
这类微博段子集,似乎从未认真思考如何通过写作探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这样的微时代中,胜出的永远只能是充斥着娱乐性并且成功投射民众欲望的所谓“话题”与“事件”。没有噱头的问题是根本没机会进入读者视界的。
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演讲《电影作为哲学实验》极为深刻地指出,“‘大众’属于一个活跃的政治范畴,而‘艺术’属于一个贵族范畴。……‘艺术’所做的无非是保留一个精英贵族的范畴,而‘大众’则典型属于民主范畴。在‘大众艺术’中,你拥有的是一个在民主要素和历史的贵族要素之间的悖论关系。”
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属于一个贵族范畴,而微博的受人欢迎本质上即是基于其民主性,但民主的靠近不代表艺术的同时来临。试问这样的写作,怎么可能进入问题的核心?怎么可能作缜密细致的析解,而非如狂风过境,其来也忽,其去也速?专业话语的失效,粉丝效应的大行其道,使得讨论不再向深刻的一端赶赴,而是奔趋于最大公约数的浅平。有作者甚至认为这种浅平,是接地气。我以为接地气是假,求听众是真,看似是作者引领读者,实则是读者裹挟作者。
昔年鲁迅评陶元庆之画,用了一个比方,“心里的尺”,他说:“他并非‘之乎者也’,因为用的是新的形和新的色;而又不失‘Yes’‘No’,因为他究竟是中国人。我想,必须用存在于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心里的尺来量,这才懂得他的艺术。”
那么,所谓微时代,所谓微表达,大抵也不过是这个时代层出不穷的又一个微词汇而已。在这个莫名的“微时代”里,其实并不需要什么“心里的尺”。
——(摘自《文汇报》,有删改)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简述文章写阿兰·巴迪欧的话的作用。
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史铁生
①我插队的时候喂过两年牛,那是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村儿——清平湾。和我一起拦牛的老汉叫“破老汉”,几颗零零碎碎的牙,几根稀稀拉拉的胡子,只带着个七、八岁的小孙女过。
②越是穷地方,农活也越重,总不得闲。清明节的时候我病倒了,腰腿疼得厉害。我一个人躺在土炕上。那天,队长端来了一碗白馍。后来才知道,是叫“子推”,是为纪念春秋时期一个叫介子推的人的。破老汉说,那是个刚强的人,宁可被人烧死在山里,也不出去做官。那天,队长把一碗“子推”放在炕沿上,让我吃。他也坐在炕沿上,“吧达吧达”地抽烟。队长看着我吃,不言语。临走时,他吹吹烟锅儿,说:“唉!‘心儿’家不容易,离家远。”“心儿”就是孩子的意思。队里再开会时,队长提议让我喂牛。社员们都赞成。
③我喂十头,破老汉喂十头,在同一个饲养场上。破老汉爱唱,也唱得好。“老汉的日子熬煎咧,人愁了才唱得好山歌。”确实,陕北的民歌多半都有一种忧伤的调子。但是,一唱起来,人就快活了。
④秋天,在山里拦牛简直是一种享受。半崖上小灌木的叶子红了,杜梨树的叶子黄了,酸枣棵子缀满了珊瑚珠似的小酸枣……尤其是山坡上绽开了一丛丛野花,淡蓝色的,一丛挨着一丛,雾蒙蒙的。灰色的小田鼠从黄土坷垃后面探头探脑;野鸽子从悬崖上的洞里钻出来,“扑楞楞”飞上天;野鸡“咕咕嘎嘎”地叫,时而出现在崖顶上,时而又钻进了草丛……我很奇怪,生活那么苦,竟然没人逮食这些小动物。也许是因为没有枪,也许是因为这些鸟太小也太少,不过多半还是因为别的。
⑤有一回,我和破老汉吆起牛回村,离村老远,就听见饲养场上一声声牛叫了,儿一声,娘一声,似乎一天不见,母子间有说不完的贴心话。母牛的目光充满了温柔、慈爱,神态那么满足,平静。我最喜欢的是一头红犍牛,高高的肩峰,腰长腿壮,单套也能拉得动大步犁。红犍牛的犄角长得好,又粗又长,向前弯去;几次碰上邻村的牛群,它都把对方的首领顶得败阵而逃。我总是多给它拌些料,犒劳它……和牛在一起,也可谓其乐无穷了,不然怎么办呢?方圆十几里内看不见一个人,全是山。
⑥看牛顶架,那实在也是一项有益的娱乐。那年春天,我的红犍牛处在新秀的位置上,开始对老黑牛有所怠慢了。它们拉开了架势,对峙着,用蹄子刨土,瞪红了眼睛,慢慢地接近,接近……猛地扭打到一起。红犍牛占据了有利地形,逼得老黑牛步步退却,只剩招架之功。红犍牛毫不松懈,瞧准机会把头一低,一晃一冲,顶到了对方的脖子。老黑牛转身败走,红犍牛追上去再给老首领的屁股上加一道失败的标记。为了这事,破老汉阴沉着脸给我看。他抽着烟,望着老黑牛屁股上的伤痕,说:“它老了呀!它救过人的命……”
⑦那年冬天我的腿忽然用不上劲儿了,回到北京不久,两条腿都开始萎缩。住在医院里的时候,一个从陕北回京探亲的同学来看我,带来了乡亲们捎给我的东西,最后从兜里摸出一张十斤的粮票,说是破老汉让他捎给我的。粮票很破,渍透了油污,中间用一条白纸相连。“我对他说这是陕西省通用的。在北京不能用,破老汉不信,说:‘咦!你们北京就那么高级?我卖了十斤好小米换来的,咋啦不能用?!’我只好带给你。破老汉说你治病时会用得上。”
⑧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有删改)
请简要概括“破老汉”的形象特点。
简述文章第四段的艺术手法及其效果。
本文借写牛表现了“我”的哪些情感?
为什么作者说“清平湾”是“我的”清平湾?请加以探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论自然美
李泽厚
①就美的本质说,自然美是美学的难题。各派不是认为自然无美,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便是认为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条件,与人类无关。对这个问题,我当年提出了“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亦即“自然的人化”说。
②但“自然的人化”说却一直遭到误解和反对。它常常被人们从字面含义上肤浅地理解为被人力开发了的自然对象。其实,“自然的人化”可以分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这是狭义的自然人化。而我所说的,是广义的概念。天空、大海、沙漠、荒山野林,没有经人去改造,但也是“自然的人化”。因为“自然的人化”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指的是整个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
③“自然的人化”不能仅仅从狭义上去理解。人所培植的花草等,也确乎是美的,但社会越发展,人们便越要也越能欣赏暴风骤雨、沙漠、荒凉的风景等等没有改造的自然,越要也越能欣赏像昆明石林这样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奇特美景,这些东西对人有害或为敌的内容已消失,而愈以其感性形式吸引着人们。人在欣赏这些表面上似乎与人抗争的感性自然形式中,得到一种高昂的美感愉快。所以应该站在一种广阔的历史视野上理解“自然的人化”。此外,还有人经常把“自然的人化’解释为比拟性的,将自然对象赋予人的想象、情感、意会,如把松、竹、梅比作人的清风亮节,将自然对象作为人格的理想等等。这是康德讲的“道德的象征”。这样理解“自然的人化”只能是种借用。
④社会美有历史尺度问题,自然美亦然。那么,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的历史尺度,又如何理解和计算呢?这个广义的“自然的人化”大体从何时开始的呢?
⑤首先要指出,狭义的“自然的人化”是广义的“自然的人化”的基础,是使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改变的根本原因。原始人为什么不能欣赏山水花鸟,就是因为当时狭义的自然人化水平即生产力水平,使他跟自然的关系不存在那广义的自然的人化。在狩猎的时代或狩猎的原始民族中,大概只有某些种类的动物成为人类活动和意识的对象,其他的自然事物不是与人无关,便是与人敌对。农业社会之所以是人类历史的最大进展也正在于它使人类安居,并循天时、地利而延续着巩固着秩序化的生活,众多自然事物和整个大自然逐渐成为人类生活活动的真正的客观环境、条件、资源、工具,从而成为对象。这虽然还不是审美对象,却是它们日后成为个人审美对象的前提基础和根源,即是说,它们开始获有了美的本质,具有了审美性质。可见,“自然的人化”作为哲学美学概念,只涉及美的本质,它是山水花鸟、自然景物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的最后根源和前提条件。至于具体的自然景物如何和何时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则属于历史具体地逐一研讨的实证科学问题。
(选自李泽厚《美学三书》,有删改)
作者认为自然事物怎样才可能成为审美的对象?请简要说明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
根据文意,作者的“自然的人化”说该如何理解?请简要概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