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高中语文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吐火罗学:季羡林文化成就的象征
高旭东
首先,吐火罗文是一种失落的语文,是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懂的绝学。“为往圣继绝学”是“仁者”的文化使命。如果说学习吐火罗文是由于偶然的机遇,那么,学习梵文和巴利文却是先生的自觉选择。虽然梵文在印度和尼泊尔仍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运用这种语言的人已经很少了,所以梵文与巴利文基本上也属于古典语文。对于中国学者而言,精通梵文和巴利文并且熟练运用到佛教和印度学研究中,以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对于佛教传播中的历史问题进行创新性的研究,与国际学术界对话,举世并无几人。季羡林也曾学习过希腊语、拉丁文,还有学习古埃及语文的想法,这都表现出一种“为往圣继绝学”的文化使命。先生临终之前,还有一种复兴国学的企图,就是读古书必须读原文,不要读译文,不要读简化字的文本,而且复兴国学要从娃娃抓起。古书用白话文翻译之后,意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很多古典词汇根本就没有现成的现代汉语对应词汇,就此而言,季先生的提醒具有警示意义。至于复兴国学从娃娃抓起,表现出先生的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忧虑:为什么“五四”之后那一代、包括季先生这一代人,即使是研究西方或印度学问的,国学的功底都很过硬?而现在即使那些研究中国文学、哲学的学子,国学底子仍然不过硬?就是因为没有从娃娃抓起。先生临终之前复兴国学的这几点想法,有没有现实可行性完全可以讨论,但它表现出先生“为往圣继绝学”的文化忧患感,则是很明显的。
其次,吐火罗学作为一种文化纽带,具有联结各大文化的象征意义。吐火罗文作为中亚细亚的语文,在中国境内却属于印欧语系,在地理上与印度、伊朗接近但在语言上却更接近欧洲人使用的印欧语言,这对于季先生的文化成就极富象征意义。先生通晓国学,他曾在哥廷根大学从事汉学的教学与研究,在90年代以后倡导国学,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色在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观,思维的直观性,审美的品味性。但是,窃以为,季先生对国学的通晓与倡导,乃至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仍和“国学大师”的“牌子”不符,因为先生的主要学术成就不在国学这一方面。即使从所谓“大国学”的角度,也不宜称先生为“国学大师”,因为先生的主要学术成就是运用西方现代的学术方法研究印度学。“国学”这一概念是与“西学”“印度学”等概念相伴而生的,如果把所有学问都囊括到国学之中,实际也就取消了国学。因此,即使是偏重于国学的《季羡林文集》第9卷和第10卷的《糖史》,也具有跨文化交流的学术眼光。他认为世界许多国家的“糖”字有相同的读音,由此推断蔗糖是从印度通过波斯传入欧洲的,所以《糖史》作为单行本出版的时候名为《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通过糖史的叙述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洲、美洲、非洲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会,从而具有跨文化研究的意义。季先生通晓西学,他在清华念的就是西洋文学系,留学德国受到了严格的西方学术训练,他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所运用的民俗学、民间文学的视野以及主题学、母题研究的方法,就是从德国学到的。而且先生除了通晓德文、英文、法文、俄文、南斯拉夫文等现代语文,还学习过希腊文和拉丁文,没有人会说季先生不懂西学,但是又不能说季先生是“西学大师”。鉴于季先生精通梵文、巴利文以及在印度学方面的巨大贡献,称他为“印度学大师”“东方学大师”。可能比“国学大师”更恰当一些。但是,他在研究佛教及印度文学对中国影响的时候,经常会注意到中国对印度的影响这一回流现象。因此,注重各大文化之间交流的季羡林,是名副其实的跨文化研究的学术大师和语言大师。如果结合他的散文创作,那么,称他为文化大师也很准确。
(节选自2009年8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季羡林学习吐火罗文、梵文和巴利文等“死文字”的动机在于一种文化使命感。
B.季羡林晚年复兴国学的想法和当年学习吐火罗文等文字的动机是一致的。
C.吐火罗学象征着季羡林联结各大文化的成就。
D.季羡林对国学的通晓与倡导及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不能成为其是否是“国学大师”的论据。

根据文意,为什么作者说吐火罗学是季羡林文化成就的象征?(3分)
根据文意,为什么作者认为称季羡林为“印度学大师”“东方学大师”,比称其为“国学大师”更恰当?(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榕树的美髯 秦牧
如果你要我投票选举几种南方树木的代表,第一票,我将投给榕树。
木棉、石栗、椰树、棕榈、凤凰树、木麻黄……这些树木,自然都洋溢着亚热带的情调,并且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但是在和南方居民生活关系密切这一点来说,谁也比不上榕树。一株株古老的、盘根错节、桠杈上垂着一簇簇老人胡须似的“气根”的榕树,遍布在一座座村落周围,它们和那水波潋滟的池塘,闪闪发光的晒谷场,精巧雅致的豆棚瓜架,长着两个大角的笨拙的黑水牛,一同构成了南方典型的农村风光。无论你到广东的任何地方去,你都到处可以看到榕树,在广州,中央公园里面,旧书店密集的文德路两旁,市郊三元里的大庙门口,或者什么名山的山道,都随处有它们的踪迹。在巨大的榕树的树荫下开大会、听报告、学文化、乘凉、抽烟、喝茶、聊天、午睡、下棋,几乎是任何南方人生活中必曾有过的一课了。
有一些树木,由于具有独特的状貌和性质,我们很容易产生联想,把它们人格化。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修竹使人想起隐者,槐树之类的大树使人想起将军。而这些老榕树呢,它们使人想起智慧、慈祥、稳重而又饱历沧桑的老人。它们那一把把在和风中安详地飘拂的气根,很使人想起小说里“美髯公”之类的人物诨号。别小看这种树的“胡子”,它使榕树成为地球上“树木家族”中的巨无霸。动物中的大块头,是象和鲸;植物中的大块头又是谁呢?是槐树、桉树、栗树、红松之类么?对!这些都是植物界中的长人或者胖子。但是如果各各以一株树的母本连同它的一切附属物的重量来计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树能够压倒这种古怪的常绿乔木。榕树那一把一把的气根,一接触到地面就又会变成一株株的树干,母树连同子树,蔓衍不休,独木可以成林。人们传说一棵榕树可以有十亩宽广的树荫。这个估计,其实还可能是比较保守的。我看到一个材料,据说在印度的孟加拉有一个著名的榕树独木林。它生有八百根垂下的钻入泥土的树根,每一根都发展成为树干,它的阴影面积竟超过了一公顷(十五亩)。广东的新会县有一个著名的“鸟的天堂”,江中洲渚上的林子里住满鹭鸶和鹳,晨昏时形成了百鸟绕林的美景。那一个江心洲渚中的小树林,也是由一株榕树繁衍而成的。在那里,已经分不出哪一株树是原来的母本了。
古代南方有“榕不过吉”(赣南的吉安)的俗谚,这种长江流域的人们难得是一见的树木,在南方却随处都有它们的踪迹。榕树的树子(和无花果一样,其实它的发育了的囊状的花托)很小,只有一粒黄豆大小,淡红带紫。我们坐在榕树底下乘凉,有时不知不觉,可以被撒个满身。把玩着那些柔嫩的榕子,真禁不住赞美造物的神奇。谁想得到,这么小一粒榕子,培育成长起来,竟可以成为参天大树,甚至形成一片小树林呢!自然,榕树最奇特的毕竟是它的根,气根落地又成树干,这就使得古老的榕树形成了一个个的穹窿门,可以让儿童穿来穿去地捉迷藏。它的地下的根也气势雄伟,往往在树干的底座形成了一团盘根错节的突起物,假如是城市街道旁的榕树,那拱起的树根甚至能使水泥地面都为之迸裂。南方有些乡村,在榕树的基座灌上一层一两尺厚的水泥,造成一个和树身紧连在一起的平滑的圆台,这就使得“榕树下”更加成为一个纳凉消夏的好去处了。榕树躯干雄伟,绿叶参天,没有强劲深远的根是难以支撑树身的。因此,它的地下根又很能够“纵深发展”,向四面八方蔓延,一直爬到极深和极远的地方。根深叶茂,这使得一株大榕树的树荫,多么像一个露天的礼堂呀,怪不得几百年前,就有人称誉它们做“榕厦”了。
有些植物,羞涩地把它们的茎也生到地下去。但是,榕树不仅让它的根深入地下,也让它们突现在地面;不仅突现在地面,还让它的根悬挂在空中;甚至盘缠贴附在树身上,使这些错综纠缠和变化万千的树根形成了老榕的古怪的衣裳。再没有一种植物,把“根”的作用显示于人类之前,像榕树这样的大胆和爽快的了。
在名山胜地的悬崖峭壁上,我甚至看过一些榕树,不需要多少泥土,也能够成长。一粒榕树种子落在峭壁上,依靠石头隙里一点点儿的泥土,好家伙!它成长起来了。它的根不能钻进坚硬的石头,就攀附在石壁上成长,在这种场合,这些根简直像一条条钢筋似的,它们发挥了奇特的作用,把石壁上的一点一滴的营养,都兼收并蓄,输送到树身去了。因此,你在石壁上看到有一株扭曲了的榕树在泰然地成长,一点也用不着惊奇。这样重视它的根的树木,在适宜的气候之中,还有什么地方不能生长的呢!
我从来没有看过一株榕树是自然枯死的。如果不是由于雷殛,不是由于斩伐,它似乎可以千年百代地活下去。正因为榕树具有这样神奇的生命力,在旧时代,一株老榕身上常常被人贴满了祈福禳祸的红纸,甚至在树根处给人插上了香烛,有好些迷信的老妇还在向它们焚香膜拜。
(秦牧,1919年生于香港,广东澄海人,新加坡归国华侨。)
以下各项对文章的理解,最正确的两项是(  )(  )(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

A.文章开头即写到“如果你要我投票选举几种南方树木的代表,第一票,我将投给榕树”,开门见山,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B.文章第三段选取植物中的槐树、桉树、栗树、红松等和动物中的象与鲸作反衬,突出了榕树的“大”。
C.这篇散文,作者在语言上平实冲淡,不疾不徐,仿佛述家常一般,突出地表现文章描述“智者”形象的这一特色。
D.因为对根的重视,所以榕树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只要把榕树的种子播洒在土地上,在哪里它都能茁壮地成长。

E.作为当代最富盛名的散文家之一,秦牧的这篇《榕树的美髯》,跨越古今,不分中外,娓娓道来,充分地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色。
请赏析文中的句子。
⑴而这些老榕树呢,它们使人想起智慧、慈祥、稳重而又饱历沧桑的老人。
⑵再没有一种植物,把“根”的作用显示于人类之前,像榕树这样的大胆和爽快的了。
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为何要把“第一票”投给榕树。
本文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对此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文章加以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西伯利亚的温暖
冯有才
卡尔是一名政治犯,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时候,正值十二月,天寒地冻。
而后,卡尔被分配到了林场,成为一名伐木工人。监工托可可夫斯基很严厉,工人们都非常恨他。
第二年二月的一天,一名伐木工人生病了,整个班组没有完成定额任务,托可可夫斯基把整个班组的人饿了一整天,而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被托可可夫斯基喊出去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大家都猜测:那名可怜的正在生病的工人,一定是被可恶的监工托可可夫斯基遗弃了或者处决了。
然而,不幸的事仍不断发生。还有一次,卡尔把木材抬上火车的时候,不小心滑了下来,木材从车厢里滚落,砸到了一名沙皇士兵。托可可夫斯基顿时火了,他拿起了皮鞭,使劲地抽打着卡尔,还随手拿了一根木棒,朝卡尔的腿上砸去。卡尔能清楚地听到骨头碎裂的声音。随后,几名工友把受伤昏迷的卡尔抬回了小木屋。
没有医生,又加上天气恶劣,卡尔的腿恢复得很慢,三个月后才能下地走路。他每走一步,都会对托可可夫斯基的仇恨加深一分。
战争即将结束的消息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大家都在心底高兴着,希望早点结束这样的日子。托可可夫斯基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对大家的态度也开始收敛起来。但是,大家对他的仇恨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一天早上,卡尔被一阵哭声惊醒,那是从托可可夫斯基暖和的小屋传来的。卡尔赶忙跑过去,只见满头是血的托可可夫斯基躺在床上,看样子是受了很重的伤。托可可夫斯基努力睁开眼,看见卡尔后,从枕头底下摸出了一个日记本放到卡尔的手上,对卡尔说,你会懂得的。
卡尔接过日记本,托可可夫斯基便闭上了眼睛。卡尔迅速把日记本放进了衣服里,闻声而来的工友也走进了木屋。托可可夫斯基的妻子哭诉:凌晨,托可可夫斯基出门小便。天快亮的时候,她发现丈夫还没有回来,于是马上去找,结果刚出门,就看见了躺在门口的血迹斑斑的丈夫。她知道,丈夫是因为仇恨被人打伤的,凶手一定是这一千多名工人中的某一个。
卡尔和工友们埋葬了托可可夫斯基,小心地翻开日记本,卡尔的心一阵阵刺痛。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一定会死了,因为托可可夫斯基知道他患了肺炎后,让装运木材的火车把他送到了城里医治。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卡尔的性命一定没了。因为托可可夫斯基在那一刻,看见了好几名子弹已经推上枪膛准备枪杀卡尔的士兵。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这一千多名伐木工人的性命一定没了,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冬宫在几天前就下了命令要处决他们。
如果托可可夫斯基不死,这里就不会混乱,工人们也就没有办法趁乱逃走。
除了卡尔,没有人知道托可可夫斯基是自杀的。卡尔把战争结束的消息告诉了大家,工人们一阵沸腾,欢呼雀跃,瞬间便冲破了伐木场看守士兵的警戒,跑进了丛林深处。
卡尔并没有跑,而是走进了托可可夫斯基的小屋。他知道,从他得到日记本的那一刻起,他就应该为这对可怜的母子承担起责任。
后来,陆陆续续地又回来了几十个工人,卡尔把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给他们传阅。他们都选择了留下,在林场新建了许多小屋,建筑小屋所用的木材,都是托可可夫斯基提前囤积的。这一切,似乎都在托可可夫斯基的预料之中。
冬天的西伯利亚,仍有一个温暖的小村落,村子的名字叫做托可可夫斯基村。村民们是那些伐木工人的后代,村子中还有一本族谱——那是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
日记本的扉页,是卡尔临终前一年写的一句话:只要有爱,再冷的地方,也会有温暖的时刻!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叙述了西伯利亚林场的监工托可可夫斯基为了挽救一千多名工人的生命,不怕别人误解,不惜牺牲生命的传奇故事,讴歌了托可可夫斯基人性的光辉。
B.主人公托可可夫斯基在得知战争结束后,害怕不明真相的工人报复自己,所以对待工人们的态度也有所收敛。
C.卡尔开始对托可可夫斯基充满仇恨,当了解真相后,不但留下来照顾其遗孀和孩子,而且找回逃走的工人,建立以“托可可夫斯基”为名的村庄来纪念他。
D.本文语言妙趣横生,情节跌宕,前半部分写托可可夫斯基虐待工人遭仇恨,后半部分用日记本揭开真相,构思巧妙,欲扬先抑。

E.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俄国,它告诉我们:爱是人世间温暖的源泉,她能够抵御所有的寒冷与伤害。
(2)小说中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3)托可可夫斯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设计了托可可夫斯基自杀的情节,对这一情节有人赞同,也有人不赞同,你有什么看法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了悟禅师
凌鼎年
自了悟禅师到海天禅寺后,海天禅寺的平静就打破了。
僧人们不明白,法眼方丈怎么会要求了悟禅师住下来,更不理解他为什么会容忍了悟的反常行为。别的不说,这了悟自在海天禅寺住下后,竟从来没扫过一次地,从来没关过一次门。若轮到他值勤值夜,其他和尚总有些放心不下。
众僧都不甚喜欢这位新来的了悟禅师。所谓先进庙门三日大,比了悟先进庙门的,自认为比他有资历,也就不把了悟放在眼里,时不时斥责他,骂他是懒和尚。了悟不气不恼,一笑了之。过了几天,众僧突然发现了悟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上联为“空门岂用关”;下联为“净土何须扫”。
众僧看得呆了,一时竟无法驳斥了悟的这种奇谈怪论。有人去禀报了法眼方丈。法眼方丈闻听后,微微颔首,面露赞许之色。他传下话去:“了悟对禅的理解,已非你辈皮相之见,好好向他学道吧。”
僧人们都认为法眼方丈在偏护了悟,甚至认为他法眼有私,多少有些不服。
法眼方丈终于向众僧们说出了压在心底的一件事:那就是半年前的一个黄昏,他匆匆赶回海天禅寺时,因山雨刚止,河水暴涨,木桥已被冲毁,有一年轻山姑为无法过河正发愁呢。
法眼方丈见此,考虑再三,卷起裤管,折一树枝当手杖,一面探底,一边趟过了河。法眼方丈想:男女授受不亲,僧人戒色,自己这样做,既给她做了示范,又不犯寺规,也算尽到普度众生之责了。然而,那位山姑不知是没有领会法眼方丈的暗示,还是胆小,依然站在河对岸干着急。天渐渐暗下来了,一个山姑过不了河,那如何是好?正这时,走来一其貌不扬的和尚,和尚上前向山姑施礼后,就抱着山姑过了河,和尚把山姑放下地后,满脸通红的山姑一脸羞色地向和尚道了谢。和尚说了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就一声不响地继续赶路了。
法眼方丈忍不住上前问:“这位和尚,出家人应不近女色,你怎可抱一个姑娘呢?”那和尚哈哈大笑说:“早把那姑娘放下了①。怎么反而老放不下呢?②”法眼闻之大惭,始悟遇到得道高僧了,就极力邀请了悟禅师到海天禅寺住下。
这件事对法眼方丈震动很大,他深感了悟禅师道行深厚,有心好好观察,让之熟悉海天禅寺后,再作打算。
不久,清兵南下,发生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烈之事,善男信女逃难的逃难,避灾的避灾,寺庙的香火一下冷落了许多。
海天禅寺落入清兵之手是早晚的事,胆小的僧人离寺避到了乡下,了悟却天天在大殿念经打坐,仿佛不知大军压境之事。
一个阴霾之天,清军一位大胡子将军率军士冲进了寺庙,其他僧人全逃了避了,唯了悟禅师依然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念他的经,对大胡子将军的来到视若无睹,大胡子将军见这和尚竟敢如此蔑视自己,厉声喝问:“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目无本将军,你知不知道本将军杀人如刈草一般。”
了悟正眼也没瞧大胡子将军一眼,朗声回答:“将军你大概还不知道寺庙中也有不惧死的和尚吧,既然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本来大胡子将军想大开杀戒,烧了寺庙,但听了了悟的回答,又从心底里佩服这位和尚的豪气与胆识,遂下令撤退。
海天禅寺就这样免于兵灾。
法眼方丈因此有了把方丈之位传给了悟的念头,了悟闻知后借口自己乃闲云野鹤,执意谢绝了法眼方丈的美意,终于又云游四海去了。临走时,他留下一偈语:“泥佛不渡水,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真佛内里坐。”遂头也不回地走了。
法眼方丈与众僧们都默默念着这偈语,各人参悟着。
画线句子的内涵丰富,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根据文意,分别解说文中加点的“我放下”“你放不下”的原因。
法眼讲述了悟抱村姑过河的故事,有何作用?
赏析煞尾之句的表达效果。
小说为何以“了悟禅师”为题?试作赏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人对于艺术作品的评论,贵在只字片语,而不做长篇大论。究其原因,除了与本民族的文字的表达方式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理论家们(不仅仅是理论家,应该说是传统的所有文人都如此)不重视“立言”的作用。诚然,中国人不重视“立言”并非其不能,而是不愿为。对中国文人来说,“立言”并非携泰山而填北海之壮举,乃折枝之小类。古人云:“太上有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可见,“立言”历来是不怎么被人重视的。由此,文人便热衷于用简练的文字来表达思想了——即便是复杂的思想。
白话文的兴起和西方艺术批评形式与方法的“引进”,致使中国的艺术评论在中西之间徘徊了许久,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艺术评论的方式方法更多是走“拿来”的路子。西方批评方法的引入让国中理论者顿然迷失了自我,俨然一个语无伦次的孩子。毫无夸张地说,20世纪的中国艺术批评家们已经基本上成为西方宏大理论的俘虏。现在该是让他们从这一世纪的俘虏中解放出来的时候了,尽管我们还不敢说时机完全成熟
最近,有人提出,中国的艺术评论应该回到古人曾经走过的路子上来。一者可构建纯粹的中国式评论模式;二者可以把复杂的几千甚至上万字才能说明白的内容简单化,以便于快餐文化时代的阅读。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也不敢妄下结论。毕竟,中式批评原本针对的就是传统艺术;而对于从西方“引进”的油画或其他艺术样式是否亦然,有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再者,对艺术的传统的评点方式亦要求评点者具有相当高的驾驭文字的能力;同时对文字欣赏者的要求自然也大大提高了,而这二点或许是我们当下艺术界需要补课的内容。此外,学院式的要求无疑也极大限度地抑制了艺术评论的自由发展。一件或几件作品乃至对艺术家的看法有时是无须长篇大论来“赞美”的,但作者往往为了合乎论文的所谓标准或规范而不得不绞尽脑汁,杜撰或美化出一些莫须有的文字来。中国人历来就善于学会谦虚做人和赞美别人的——不怎么喜欢揭别人的短。因此,在说到他人时多是捡好听的话儿说。这好似把“拿来”的东西大大地进步了一番,变成中国评论界自己的发明了。古人评点作品只关乎作品本身,略带一些艺术家之秉性。今天我们写评论有时候连人家的祖宗十八代都翻出来了。这难道不是莫须有的东西吗?更有甚者,艺术家为了自身的提升,总是喜欢付出点代价请人来御用的。俗话说:拿人的手软,吃人的嘴短。得了人家的好处,总不能不替人家说好话的。笔者就收到诸多帮忙打广告的个人或公司,专做个人形象或艺术品推销之工作。我本只是一个自学绘画一年多的爱好者,却被大大地赞美了一番,说有专业团队可以帮忙提升知名度,只需支付多少银子就可以了。甚至还有出售所谓顶帖机的,能成千上万倍地提高博客、论坛、帖子的点击率和点击量,乃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推介方式。今天,我们盘点艺术作品,在极大程度上是盘点艺术家的名气。作品论平方尺卖的事实证明了不管作品是新鲜的蛋糕还是发霉的馒头,艺术家的通行证便是可口的饭菜。这时候,我们的艺术评论家们便患了严重失语症似的,即便说话也不清楚了。而另一头,一旦艺术评论者被冠于著名学者、教授等头衔时,俨然便掌握了艺术作品的生杀大权——一种权力话语永久诞生了。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这时候”的理解,正确一项是(   )

A.以盘点艺术家的水准来盘点艺术作品的优劣。
B.作品论平方尺卖的事实足以证明作品的优秀。
C.是新鲜蛋糕还是发霉蛋糕,要看出售的事实。
D.只要艺术家有名气,任何作品都是可口的饭菜。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立言”并非大事,乃折枝小类,因此,古人的艺术评论以简练为贵。
B.20世纪,中国的艺术批评家们迷失了自我,成为西方宏大理论的俘虏。
C.古人评论,只就艺术作品的实情说话;今人评论,往往杜撰些好听的话来说。
D.评论者一旦在业务界著名,便权力在握,因此,他的评论就成为艺术作品的通行证。

根据文本,概括“我们还不敢说时机完全成熟”的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郝柏林:顺乎历史潮流 坚持个人奋斗
许多人都知道,郝柏林院士是位极具个性的科学家。不论学术上还是科技政策方面的问题,他都直言不讳,坦陈己见。他说,“中国不仅需要科学家,更需要科学战士。”或许正因为这一信念,几十年来,他既作为一名科学家认认真真地做学问,也作为一名科学战士努力与种种违背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的言行搏斗。他不仅有专业论文发表于学术刊物,有科普作品见诸杂志,还有关于我国科学研究环境的短评与公众见面。“顺乎历史潮流 ,坚持个人奋斗”是他不久前在一所大学演讲时的主题,也可谓是他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的人生哲理。
走进郝柏林的家,简朴得让人意外。客厅里除了靠墙壁一排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双开门木书柜、一张斑驳的大书桌和一把旧椅子外,就只剩一个古老的3人布沙发。
他告诉记者,他与中国科学院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其父是上世纪20年代北大生物系学生,并在40年代担任过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长。
1953年,郝柏林服从组织分配到前苏联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学习“矿山工业的经济和组织”。这并非他内心喜欢的专业,但作为学生干部他只能服从。他在努力学好所有专业课的同时,还自己钻研数学。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1956年,他得到了一个转学机会,前苏联哈尔科夫国立大学理论物理教研室主任粟费席兹教授面试了他的数学,并对系主任说,“这个学生的数学比物理系三年级的学生知道得多一些”。于是,他转到了物理系,此后用3年时间完成了5年的课程。当年粟费席兹的一个研究组正在发展金属费米表面的理论,郝柏林发现了其中一篇文章的错误,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后来成了他的大学毕业论文。
1959年,他留苏回国,分配到了中科院物理所。在“文革”爆发前的几年中,他作为助理研究员参加国防科研任务和基础研究工作,参与在“三线”建设国家级的技术物理实验中心。
“文革”动荡之际,郝柏林受到的冲击不是最严重的。造反派虽然把他赶出了执行国防任务的队伍,但不久认为他的问题已查清楚,可以“抓革命、促生产”,便把他派到了胰岛素晶体结构分析组参加劳动,跟随梁栋材先生标胰岛素的每一个原子的坐标。他的具体任务是从窄行打印机输出的纸带把数字抄到坐标纸上,再绘出电子密度线。这期间,他努力学习晶体结构分析方面的基本知识。
“文革”中干部轮流到“五•七”干校劳动,郝柏林也不例外。在此期间,每天傍晚有两三个小时自由活动时间,许多人或到食堂看电视,或唱歌跳舞。郝柏林就打开自带的木头箱子,在上面写书稿。那时,他写作的就是文革后一版再版的最早的计算机语言——FORTRAN教科书。
当记者问,“您1980年当选学部委员的原因肯定不仅仅是这本书,您在科学上最大的贡献究竟是什么?”,郝柏林说,“老一辈学者如何评价我,我不清楚。除完成过国防任务外,我还搞过工业计算,还在求解一个艰难的统计物理模型方面取得过被王竹溪先生称为‘迄今最好的结果’,我想这些都起过作用。”
1997年夏,郝柏林在把英文专著《实用符号动力学与混沌》书稿送出之后,转向理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为了开展这项研究,他早在1985年,就着手补充生物学知识。1995年,他与生物学部邹承鲁院士共同组织香山会议,并主编出版《理论物理与生命科学》一书。1999年,他在一份《院士建议》中提出,尽快建立国家级的生物医学信息中心,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虽然年事已高,但他说话依然铿锵有力,思路清晰。在谈到科学界的现状时,他说,“科学研究需要特别沉得住气,要保护好潜心做研究的年轻人。应当撤消一大批评估、管理机构,解放生产力。中国科学院不能在人才上‘不求为我所有,只求为我所用’”。
材料连接:
①郝柏林获199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②郝柏林和他的小组在对细菌基因进行研究时曾绘制出一个“亲缘树”。2003年春,在SARS疫情爆发后,郝柏林又对感染SARS病毒的人和动物所携带的病毒序列进行了分析,用先前的“亲缘树”方法绘制出SARS病毒亲缘树,发表在相关SARS病毒研究网站和《科学通报》上,为其他科学家提供了研究SARS病毒的参考。
(选自《光明网》,有删节)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郝柏林不仅有专业论文发表于学术刊物,有科普作品见诸杂志,还有关于我国科学研究环境的短评与公众见面这是因为他要“顺乎历史潮流”。
B.郝柏林的父亲是上世纪20年代北大生物系学生,并在40年代担任过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长,这对郝柏林从事科学研究有着重大的影响。
C.郝柏林在前苏联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学习期间,发现了当年粟费席兹的一个研究组正在发展金属费米表面的理论中的一篇文章的错误,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D.“文革”动荡之际,郝柏林在胰岛素晶体结构分析组参加劳动,这期间,他努力学习晶体结构分析方面的基本知识。

E.郝柏林和他的小组在对细菌基因进行研究时曾绘制出一个SARS病毒“亲缘树”,在SARS疫情爆发后,为其他科学家提供了研究SARS病毒的参考。
郝柏林院士是位极具个性的科学家,请简要概括他作为科学家有哪些个性。
郝柏林院士1980年当选学部委员,请简要概括郝柏林院士自己认为获得这一荣誉的原因。
郝柏林多次获得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获得较高的声望,在这些成绩和声望的背后定有美好的品质作支撑,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礼物
王宝国
乔处长七十七岁的老母亲从乡下来了。由于工作原因,乔处长经常在外面应酬吃饭,一天下来,难得有与母亲说话的机会。这天晚上,乔处长很晚才回来,一推门发现母亲一个人坐在客厅里。
妈,您还没睡呢。乔处长一脸惊讶。
母亲说:天这么晚了,我放心不下呀。
齐处长一听笑了:妈,我自己都习惯了。再说晚一点也没有关系,有车送呢。
母亲沉默了一会,叫着齐处长的乳名说,大水,能不能求你个事。
妈,您看您,有啥事尽管说。
“就是,能不能给我捎几条餐巾回来,我看那些餐巾挺好看的。”
“这好办,”齐处长说:“您要是喜欢,每次吃饭我都捎一条回来。
果真,不管在外应酬到多晚,齐处长都不忘给母亲捎一条餐巾回来。看到餐巾上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母亲都会喜滋滋地抚摸一阵子,可看完了又忍不住轻轻叹一口气。
母亲本来是住一段时间就要走的,后来又改了主意说不走了,等过了年再走。
过了年很快到了母亲的生日,齐处长决定好好庆祝一下。母亲提议把小水和三水也一起叫来,一家人团团圆圆吃顿饭。为了给母亲过个热闹的生日,齐处长早就订好了酒店。母亲说,难得凑得这么齐,还是在家吃才有团圆的味道。于是就又退掉了。
生日这天,小水和三水开着车早早来了。母亲也早早去了厨房忙活。大水媳妇不让,母亲非要亲自下厨。到了午饭时候,三个儿子纷纷拿出给母亲买的礼物。齐处长准备的是一对玉镯子,说夏天戴着清心静气,最适合养生。小水给母亲的礼物是一套唐装。不过,不是国内买的,而是去印尼考察时从雅加达捎回来的。三水干脆给母亲准备了一个万元现金的大红包,说喜欢啥就买点啥。
母亲说,你们有这份孝心就行。说完,母亲就走进厨房,端出三碗鸡蛋打卤面。三兄弟见了面面相觑。母亲说,我记得你们小时候最喜欢吃打卤面了,可那时家里穷,哪有肉呢,只能放一点青菜。今天可是真正的打卤面,放了油菜、牛肉末,荷包蛋,还淋了香油。尝尝,是不是跟原来一个味?
三兄弟看着母亲笑吟吟的脸,就端起碗吃了起来,果真十分筋道。
是不是吃饱了?母亲问。
“饱了,”二水说:“只是,这生日宴也太寒酸了。”三水接过话说,“就是,现在又不是没有条件。”
母亲没有搭腔,而是拿过从乡下带来的那只蓝底黄花的旧包袱说,我还给你们哥仨准备了礼物呢。
三兄弟一听笑了,都觉得母亲挺新鲜,这又不是他们过生日。
母亲打开包袱,里面是一个红布包裹,打开包裹,三个人一下子愣住了。母亲给他们的礼物竟然是三沓鞋垫。齐处长见了差点叫出声:那些鞋垫都是用他带回的餐巾缝制的。
母亲把鞋垫送到三个儿子手里说,你们兄弟都很争气,大水是处长,小水是局长,三水是公司老总。乡亲们都说是我教育得好。可是,每当看到电视上那么多当了官的不好好走路跌了跟头,我便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母亲好像终于了却了一桩大事,第二天就执意坐长途车回了乡下的老家。
以后,应酬的饭桌上少了齐处长的影子,连配给他的小车也不坐了。齐处长因此成了同事眼中的另类,都说他这么做不近人情。作为最年轻的中层,又是名牌大学毕业,前途是摆在那里的。再说,那些饭局又不花自己一分钱,既干了工作,又拓展了人脉,何乐而不为呢。
两年后,局长因财务问题被双规。就在人们纷纷猜测新局长人选时,齐处长被组织上破格提拔为局长,主持全面工作。局里那些人对此一头雾水,都说他这是憨人有憨福。
齐局长听后淡淡一笑。他下意识里踩了踩脚下,母亲纳得鞋底温厚绵软,一股看不见的暖流直沁心脾……
(摘自2014年《中国小小说欣赏》,有删节)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的开头写“母亲没睡”,说明母亲深知儿子在外腐败,为儿子担心,塑造了母亲的形象,同时引起下文。
B.小说讲究伏笔和照应,文中前面交代“要餐巾”这一情节是伏笔,后面有“纳鞋垫”这一情节是照应。
C.母亲过生日前要齐处长把兄弟叫来,一家团圆,说明母亲和儿子们交流很少,母亲孤独寂寞,隐含地批评子女对老人的疏忽。
D.三个儿子在母亲的生日时分别准备了不同的礼物,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十分贵重,插入这一情节的目的是让后面“母亲给儿子们鞋垫”这一情节的出现更加合理。

E.文章中后面交代齐处长不再应酬,不再作配给自己的轿车,最后得到破格的提升,这说明要想在官场有所作为就必须不近人情、断绝人脉。
文章画线的句子中母亲又高兴又叹息,请简要分析原因。
结合文章分析“母亲“的形象特征。
文章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请结合全文谈谈文章结尾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汲取“忠孝节义”中的正能量
孔学堂 郭齐勇
忠的本意是敬,即尽心。《礼记》载,孔子赞扬虞帝治天下,无私,不厚待其子,爱护老百姓如父母爱子一样,对民众有出自天性的爱心,有忠厚而利民的教诲,使民众富庶而有礼。可见,忠指对待别人尽己之心,特别是居职任事者应尽心竭力为群众谋利益。孔子讲“君仁臣忠”“君惠臣忠”,表明他主张的忠是与仁和惠等密切联系的双向要求,而不是“君为臣纲”的单向度要求。我们今天倡导的忠,不是封建社会的愚忠,而是待人忠诚、忠贞不二,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忠于党和国家、人民。
孝的本意是尊重父母。它是人从身边最近处做起的善行,因此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最起码的孝是赡养父母长辈,但孝又不仅限于赡养,而是从内心尊敬父母长辈。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就是说,离开了敬爱之心去赡养老人,那与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因此,我们要用至诚的心和切实的行动去感激父母,常回家看看,多做尽孝之事。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是孝的三原则:大孝是使双亲受人尊敬,其次不使父母的名誉受辱,最下等的是能赡养父母。如果做子女的违法犯罪、贪污腐败,就是大不孝!孝是最基本的爱心,儒家的仁爱不限于爱亲,而是以这种天伦之乐作为生命之爱的最初体验,以此为养育人性之起点,进而推己及人,爱他人,爱天下人,即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父母都不爱的人,能去爱别人、爱陌生人?
节的本意是止、操、信,指人对欲求有节制、节度,又有行为高尚的意思,如节操、品节等。古代士人讲气节操守,强调在生死关头要有静气与定力,不随风摇摆。节这一品德与忠、义等品德有紧密联系。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今天我们讲节,应摒弃封建社会中所谓“三从四德”的“妇道”,而强调做人要有原则立场,不能因眼前的名利而牺牲大节,不做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墙头草,尤其是在权、钱、色的诱惑面前要洁身自好。
义的本意是宜,指适宜、恰当。义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义行指合宜、得当的行为,包含有恪尽职守、发挥才能,对社会、家庭尽法律和道德上的责任与义务等内容。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义是对是非善恶正确果断的裁决,既是道德情感,又是道德判断。义行则是人们责任感、义务感的外化过程。行义即自觉自愿地按义这种道德原则行动,是高尚的道德行为。简略地说,义是应当,即无条件地做应当做的事。
(摘自2015年4月3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下列各项中对“忠”“孝”“节”“义”的相关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忠”本意是敬,即尽心,在《礼记》中被虞帝解释为治天下,无私,对民众有出自天性的爱心,居职任事者要尽心竭力为群众谋利益。
B.“孝”的本意是尊重父母,而尊重父母是人从身边最近处做起的善行,因此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
C.“节”指人对欲求有节制、节度,又有行为高尚的意思,古代士人讲气节操守,强调在生死关头要有静气与定力,不随风摇摆。
D.“义”既是道德情感,又是道德判断,对是非善恶正确果断的裁决,义行是人们责任感、义务感的外化过程。

下列各项中和作者要求的从“忠孝节义”中汲取的正能量的论述不符的一项是(   )

A.居职任事者尽心竭力为群众谋利益,倡导待人忠诚、忠贞不二,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忠于党和国家、人民。
B.守住“孝”最起码的底线,赡养好父母长辈;做子女的不做违法犯罪、贪污腐败等大不孝的事情。
C.做人要有原则立场,不做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墙头草,尤其是在权、钱、色的诱惑面前要洁身自好。
D.行动合宜、得当、符合准则,恪尽职守、发挥才能,承担对社会、家庭尽法律和道德上的责任与义务。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讲“君仁臣忠”“君惠臣忠”,是和“君为臣纲”有区别,因为他主张的忠是与仁和惠等密切联系。
B.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以仁爱作为生命之爱的最初体验,以此为养育人性之起点,进而推己及人,爱他人,爱天下人。
C.节这一品德与忠、义等品德有紧密联系,今天我们讲节,应摒弃封建社会中所谓“三从四德”的“妇道”。
D.义是应当,即无条件地做应当做的事,行义即自觉自愿地按义这种道德原则行动,是高尚的道德行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中庸之道
王泽民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
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境界到底又有多高呢?朱熹解释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概括而言,中庸的含义就是一种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两种解释,在“中”的含义为中道上没有差别,只是在“庸”的含义上有一点分歧,而这一点分歧实际并不是本质性的。如果一定要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不管怎样,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孔子的其他言论来参证:“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论语·里仁》)、“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打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
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子曰:…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中庸·第六章》)。叩其两端或执其两端,就是指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仔细体会把握,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需要说明的是,孔子所倡导的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被误解为折衷主义,事实上,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和折衷主义完全不同,叩其两端的方式,更加接近于现代逻辑中的试错法。
(选自《甘肃日报》,有删节)
下列各项中对“中庸”的相关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在《尚书》中就有关于“执中”的例子,因此可以把《尚书》中强调的这种政治智慧看做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B.“中庸”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认为中庸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
C.“中庸”的解释有很多种,其中朱熹和郑玄的解释虽然有一点分歧,但从本质上说没有什么区别。
D.“中庸”后来被大多数人误解为折中主义,实际上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更加接近于现代逻辑中的试错法。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朱熹认为中庸的“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最为恰当的状态,“庸”是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
B.郑玄认为中庸就是中道的运用,和朱熹的解释“中庸就是一种常理”在“中”字上没有什么差别,在“庸”字上稍微有一点分歧。
C.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许慎认为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因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给“中庸”作的解释是“中道的运用”。
D.由孔子类似“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庸”要求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
B.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后来转换成为一种方法论了。就是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
C.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所以“中庸之道”就是一种理论上的存在,现实中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D.孔子曾对“中庸”的内涵做过阐释认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也曾经对如何做到“中庸”做过阐释即“叩其两端或执其两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炊烟起处是故乡
查干
①“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不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是祥和而宁静的一方偏僻之地。富有富的时髦,贫有贫的味道。童年时,我的故乡穷,然有味道。味道在于她的宁静与祥和、与世无争和四邻和善的存世心态。就连晨间晚暮里,袅袅升起的炊烟,都有善的表述和情的高扬。
②她居于深山老林之中,显得有些闭塞。外部世界,发生着什么事,与之无关,正如《西游记》里所说:“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家家户户耕田养牧(半农半牧),靠老天的赐予吃饭。因此,少有非分之想生于心。偷盗抢掠之事极少发生。
③因了大家都穷,就相互靠拢,彼此救济,抱团取暖,渐成一种社会风气。谁家有事,大家帮忙。譬如,谁家房舍雨中塌了,全村人齐伸手,十天半月,三间土屋就立在那里。唯一答谢方式是,请大家吃一顿饸面,喝几盅村里自酿的高粱白干。再敬一锅锅旱烟,了事。没有其他说价,平平常常、自自然然,连那些表面的客套话,也都免了。而脸上流露的,只是憨态可掬的微笑和谦和质朴的腼腆。乡人从来不懂得,什么叫做奸诈、算计、巧取。
④初春,当自家新菜长成,第一口,不是自己吃,而是送与左邻右舍尝鲜。自家乳牛下了奶,往往分一些给他家的老人和儿童吃。这,几乎成了村规,家家照做,而且心甘情愿。殡葬嫁娶,也是大家的事,绝无推托耍奸之事发生,这便是穷乡僻壤的味道。不仅能共苦,更可同甘。
⑤故乡人大都没有文化,更不知老聃为何人?更没有读过他的《道德经》。然而,他们的一身操守,且贴近老子的教诲。老子与孔子的对话中,有这样一些表述:“君子与人处,若冰释于水,与人共事,如童仆谦下。”为什么在一处偏远村落,有这样明道为人的修炼?或许,这便是人性中被遮蔽的光点,稍有擦拭,便可发光的缘故。
⑥老聃还有些话,是对孔子讲的,也是对众生讲的:“养生之道,在神静心清。神静心清者,洗内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正如老子所言,故乡人穷则穷,然,少物欲心清明。所以动与静,皆为坦然。他们不急不火,安安静静,不为名利所困扰,就接近了智慧。这是,所处的环境赋予他们的品行。他们的生活节拍,是舒缓的,所求也甚少,温饱便足。这符合民谚“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用不着贪心占有”这一理念。不像如今一些人,贪得无厌,动辄鲸吞千百万百姓血汗钱,而毫无愧疚之心。他们,如斯敛财,究竟为了什么?要带到哪里去?一个“财”字,为什么成为了他们的索命绞索?不能不使我们静神思考。
⑦而如今,西方国家一些阔绰之人,则开始追求极简的生活方式,将无用之物一律弃之,抑或捐之。简而又简,一身轻松,不再囿己为金钱与物质的奴仆。如斯看来,有时候把富日子当做穷日子过,也是一种智慧和德行,就如我童年时代的故乡人。
⑧那时的故乡人,的确“寒酸”,几间土屋,一道柴门,房前房后有块菜地,有猪窝、狗窝、鸡窝。而到了冬天,当寒风呼啸,白雪覆盖之时,故乡人在院墙外,围起厚厚的一层芦苇,挡风保暖。家里更有热炕以及火盆,不亦其乐融融乎?更重要的是,一切均为劳动所得。因而住得安心、吃得肚暖、睡得踏实。夜无梦魇所扰、日无烦心所困。
⑨每当我从远方归去,远远看见缭缭又绕绕的故地炊烟,心里便感到暖融融的,脚下也陡然生风。只有故乡的炊烟,才有如斯强烈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因为,在那一缕缕炊烟下,有个叫“家”的地方,在等着你。有慈母一碗热腾腾的面,在等着你。对游子而言,这便是天堂。犹如民谚所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何况那里还有,符合人生哲理的生存方式,在绵延着。前人陶渊明所心醉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归田园居》,也不过如斯耳。
(据《中国作家网》 有删节)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开篇用对比手法,开门见山,指出我的故乡,是祥和而宁静的一方偏僻之地。
B.作者用自家新菜长成先送与左邻右舍尝鲜,自家乳牛下了奶,往往分一些给邻里。殡葬嫁娶绝无推托耍奸等事例,说明故乡人能同甘共苦。
C.作者引用《西游记》里所说“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意在说明生活在山中的人没有时间概念。
D.第⑦段根据“有时候把富日子当做穷日子过,也是一种智慧和德行,就如我童年时代的故乡人”表明,我童年时代的故乡人也是把富日子当做穷日子过的。

E.本文通过追忆炊烟起处的故乡的味道,引出老聃的君子观和人生观。表达了作者对宁静与祥和、与世无争和四邻和善的生活的向往和对“囿己为金钱与物质的奴仆”的人生价值观的反感。
故乡的味道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描述这种特点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文章第⑤⑥段分别引用了老子的两段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作者为什么说“只有故乡的炊烟,才有如斯强烈的感召力和亲和力”?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怀念赵元任先生
王了一
去年(1981)5月17日,赵元任先生从美国回到北京。这是他在解放后第二次回北京。第一次在1973年春天,周恩来总理会见了他。这次回来,邓小平副主席会见了他,中国社会科学院宴请了他,北京大学聘他为名誉教授。去年12月,清华大学打电话告诉我,元任先生已决定回国定居,我高兴极了。不料今年3月他就离开了我们。
我勉励我的学生向元任先生学习,学习他的博学多能,学习他的由博返约,学习他先当哲学家、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音乐家,最后成为世界闻名的语言学家
我在1926年考进清华大学研究院,我们同班的三十二位同学只有我一个人跟元任先生学习语言学,我常常到元任先生家里看他。有一次我看见元任先生正在弹钢琴,弹的是他自己谱写的歌曲。耳濡目染,我更喜爱元任先生的学问了。
我跟随元任先生虽只有短短的一年,但是我在学术方法上受元任先生的影响很深。元任先生在我的研究生论文上所批的“说有易,说无难”六个字,至今成为我的座右铭。事情是这样的:我在研究生论文《中国古文法》里讲到“反照句”、“纲目句”的时候,加上一个(附言)说:“反照句、纲目句,在西文罕见。”元任先生批云:“删附言!未熟通某文,断不可定其无某文法。言有易,言无难!”这是对我的当头棒喝。但是我还没有接受教训。就在这一年,我写了另一篇论文《两粤音说》。承蒙元任先生介绍发表在《清华学报》上。这篇文章说两粤没有撮口呼。1928年元任先生去广州调查方言,他写信告诉当时在巴黎的我说,广州话里就有撮口呼,并举“雪”字为例。这件事使我深感惭愧。我检查我犯错误的原因,第一,我的论文题目本身就是错误的。调查方言只能一个一个地点去调查,决不能两粤作为一个整体来调查。其次,我不应该由我的家乡博白话没有撮口呼来推断两粤没有撮口呼,这在逻辑推理上是错误的。由于我在《两粤音说》上所犯的错误,我更懂得元任先生“说有易,说无难”的道理。
我1927年在清华研究院毕业后,想去法国留学,元任先生鼓励我,说法国有著名的语言学家,我可以去法国学习语言学。从此以后,我和元任先生很少见面了。但是,元任先生始终没有忘记我。1928年夏天,他把他的新著《现代吴语的研究》寄去巴黎给我,在扉页上用法文写着“赵元任向你问好”。1939年6月14日,他从檀香山寄给我一本法文书《时间与动词》,在扉页上用中文写着“给了一兄看”。1975年,他从美国加州寄给我一本用英文写的《早年自传》,在扉页上写着“送给了一兄存”。我至今珍藏着这三本书。元任先生每十年写一封“绿色的信”,印寄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我收到他的第二封和第五封。
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说,元任先生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基础打得好。1918年他在哈佛大学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他回到他的母校康乃尔大学当物理学讲师。1921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中国讲学,元任先生当翻译,他是以此为荣的。1922年,他翻译了《阿丽思漫游奇境记》。1925年,他从欧洲归国后,在清华大学教数学。在20年代,元任先生谱写了许多歌曲,如《叫我如何不想他》等,撰写了一些有关乐理的论文。哲学、文学、音乐、物理、数学,都是和语言学有密切关系的科学,这些基础打好了,搞起语言学来自然根深叶茂,取得卓越的成果。他写的《现代吴语的研究》、《南京音系》、《广西瑶歌记音》等等论著,都是不朽的著作。
元任先生是中国的学者,可惜他在中国居住的时间太少了。元任先生却与世长辞,这不但使我们当弟子的深感哀痛,我国语言学界也同声叹惜。(有删改)
[注] 王了一(1900~1986),原名王力,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人,现代语言学家。著有《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中国语法纲要》等。
文章为什么从赵元任的两次回国写起?
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他先当哲学家、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音乐家,最后成为世界闻名的语言学家。
作者在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赵元任形象?
作者说“我在学术方法上受元任先生的影响很深”,试分析作者受到了哪些影响,并联系现实谈一谈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我国的山水诗源远流长,发展至盛唐达到鼎盛,而成就最高的当推王维。王维将绘画的技巧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形成“诗中有画”的特色。
作为画家的王维,对大自然的光色变化极其敏感,他的诗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日色本为暖色调,因松林青浓绿重的冷色调而产生寒冷的感觉,这是条件色的作用。“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则淡远迷离,烟云变灭,如水墨晕染的画面。“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此诗描写的主体是苍苔之色。小雨浸润过的苍苔,颜色显得特别鲜亮,像是要爬上人的衣服上来。诗人敏锐地捕捉住了雨中苍苔的运动感,予以突出的表现;并借苔色之动,反衬出自己心境的恬静。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木兰柴》)山岚和鸟羽,在夕阳、晚霞映照中闪烁变幻,倏忽明灭,多么绚丽迷人! 这一首表现光色流动、跳跃的诗,恰似法国印象派画家笔下的杰作。
王维这一枝闪光蘸彩的诗笔就像魔杖似的,所触之处,都点染出无比美妙的光色变幻。“绿艳闲且静”“柳暗百花明”“积翠纱窗暗”“红衣浅复深”“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江”“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诗人把光色的明暗、深浅、干湿、动静、远近,一一描写出来,创造了一个神奇的色彩世界。这个色彩世界,同时也是他的情感世界,例如《送邢桂州》中的“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上句写江湖反射落日呈现一片白色,下句写整个天地弥漫着潮水的青光。阴郁、冷清的“青”、“白”二色,成了这幅江湖夕照图的基本色调,反映出诗人送别友人时心境的忧伤、悲凉。又如《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中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整个画面,笼罩着迷蒙翠色,那么嫩润、空灵,这不是渗透着作者投身于大自然中的愉悦之情吗?
王维还是一位音乐家。他对于大自然的音响,同样有着精微的审辨力。正是因为他是一位音乐家,所以他能感受得到一般人难以察觉的细微声息,并善于从这些极细小的声音中发现自然美的奥秘,给予诗意的表现“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在飒飒秋雨声中,使人感受到了山果掉落的响声,并且趣味盎然地倾听灯下草虫悠然的鸣唱。“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诗人在林园里静坐,竟能辨别出各种鸟声的变换,甚至听见了花瓣飘落的声息。
王维还善于以大自然的动态和声息,反衬出静谧而富于生气的意象和情境。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花落、月出、鸟鸣涧响,使山中春夜愈显得清幽空寂。在《栾家濑》中,诗人以叠字摹声描状,把飒飒秋雨、潺潺溪流以及水石相击、白露拍翅的声响,表现的生机活泼,饶有情趣。在中国古代诗人中,王维是以表现静美之境著称的,这固然源于他的佛教虚静心理,但也明显得力于他敏锐的听觉。
在王维的诗中,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和神奇音响往往是有机配合、水乳交融的。读他的作品,一个个有生有色的意象,一幅幅配着音响的图画使我们耳目一新。在《山居秋暝》和《鹿柴》中,我们不仅见到那在松枝疏影间写下的如水月光,那穿过幽暗深林返照在青苔上的一抹斜晖,同时还听到从竹林里传来浣女的喧笑,深山密林偶尔响起了一阵幽人的对语,以及清泉在石上淙淙流淌的音韵。再看:“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屋上春鸠鸣,树边杏花白” ……这些诗句,都有绮丽的色彩,动人的音响,从而唤起人们新鲜生动的视听感受。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其实王维诗中的声音美和动态美,是丹青妙手也难以表现的。
“诗是心声” “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无一不如此心以出之者也”。诗人描绘自然景物,固然要从自己的“目所见耳所听足所履而出”,但更重要的是要从自己的心中所感而出,这样方能使心与外物“默契神会”,即表现出“山水之性情气象”,又传写出自己的“性情”和“面目”。
(改编自李春阳《论王维山水诗的自然美》)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王维山水诗中体现出的自然美。
王维的诗歌创作,能够形成“诗中有画”的特色,主要得益于哪些因素?请结合文意简要归纳。
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下面这首诗为何能让王维创造出如此纯美的诗的意境?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每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字,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是很明显的。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
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每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他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也是可以预料的。
B.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著作,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
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习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
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像西方哲学著作中的推理论证那样有密切联系。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论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只有聪明的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
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其意可由读者读出。同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
D.中国艺术的思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就是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
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
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源远流长的江南文化,是在吴越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重要的区域文化。在经历了由尚武到崇文的嬗变之后,江南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 ① ,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风貌。
江南文化传统可分为诸多维度,在江南文化传承中,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名言、谚语和诗句,往往具有鲜明的指示性,烙刻着各类传统的深刻印记。当我们谈到春秋战国之际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含垢忍辱、卧薪尝胆时,自然会联想到江南政治文化传统。当我们说起“东南财赋地”,“苏常熟,天下足”,所指的便是江南经济文化传统。关于江南山水风物的诗句则更是蔚为大观,不胜枚举,如“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等诗句,标示着江南文学 ② 的历史脉络。至于蜚声海外的昆曲、越剧、吴门画派、园林艺术等,属于江南艺术传统的杰出代表。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所指示的乃是江南厚重的学术传统。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等诗句,则指向江南宗教传统。
文中加点词语的书写或加点字的字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耳熟能详 B.含(hóu)忍辱 C.不胜枚举 D.(fēi)声海外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②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型绵延不绝 B.定型络绎不绝
C.定型绵延不绝 D.成型络绎不绝

下列与选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乐府民歌——唐代
B.“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忆江南》——白居易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杜牧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张继

在形式多样的对联中,集前人诗句、文句而成的集句联别具一格,妙趣横生。下列江南风景名胜的对联中,属于集句联的一项是

A.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无锡东林书院
B.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武汉黄鹤楼
C.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杭州西湖
D.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扬州平山堂

古人名和字的产生虽有先后,但在意义上是相关联的。下列对江南古代名人名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字永叔。“修”与“永”意思相同。
B.晏殊,字同叔。“殊”与“同”意思相反。
C.王安石,字介甫。“石”与“甫”意思相同。
D.朱熹,字元晦。“熹”与“晦”意思相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不懂外文的翻译家
林纾出生时,大清王朝已病入膏肓。青年时代的林纾被乡里视为“狂生”,这与他的秉性有关,更因为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蔑视。1882年,林纾作为以文名显于乡里又不断赴京应试的举人,出入于士流之中,奔走于南北之间。他感受着时代风雨和民族的危难,强烈地意识到自身的责任。1884年,甲申中法之战在林纾故乡福州海面上爆发。停泊在马尾港的法国舰队突然向中国的船只发起进攻,一个多小时就击沉了中国全部船只,摧毁了洋务派苦心经营的马尾造船厂,福建海军全军覆没。林纾悲愤莫名,与挚友林崧抱头痛哭,引以为奇耻大辱。1884年11月,左宗棠来福州督办军务,林纾与好友拦马告状,控告当时主持福建军务的人谎报军情,掩盖败绩。当时林纾目光如炬,纵谈败状,未尝有所顾忌。告状后,林纾与友人相约“不胜,赴诏狱死”。
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思潮高涨。林纾走进维新派的行列,不过他凭的是文学。1897年,林纾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闽中新乐府》,这是在他“每议论中外事,慨叹不能自已”的特定情况下写成的。这部诗集实际上是仿照白居易的讽喻诗为儿童创作的带有启蒙性质的通俗歌诀。“每日国仇似海深,救国须鼓儿童心”,由于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现实性,“养蒙者所宜奉为金科玉律”,影响甚大,后来流传到海外。1897年,这位不懂外文的落第举人,正式走上了翻译西洋文学的道路。这是维新思潮影响的结果,也是林纾成为维新派的有力标志。戊戌变法前后,伴随着改良主义政治运动的兴起,维新派发起了具有革新意义的文学改良运动。他们倡导“诗界革命”,又倡导“小说界革命”。译介西洋文学正是“小说界革命”的一大方面。这年夏曾佑(学者、诗人)、严复在《国闻报》上主张译介欧美小说以“使民开化”,次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又主张“特采外国名儒所撰述,而有关切于中国时局者,次第译之”。林纾在实践上从事小说翻译,与他们在理论上倡导小说翻译是同步的。颇具传奇色彩的是,第一部在近代文学翻译史上引起巨大反响的《巴黎茶花女遗事》,竟是友人王寿昌手捧法文原著,口译小说内容,林纾“耳受手追”,摇笔整理成篇。小说发表以后,引起了轰动。接着他不惜重金,通过各种渠道,购置欧美文学原著。然后请人给他“口译”,再由他进行“笔述”。其用力之勤,搜罗之广,译作数量之多,都是惊人的。
1899年,林纾举家移居杭州。他眷爱杭州的湖山之美,曾尽力维护西湖的旖旎风光。他每游西湖,就留心查看何处缺树,一一记在心头。第二年清明节前,他亲购垂柳幼苗千株,着人补栽在缺柳之处,此事在杭州传为佳话,他以此自号“西湖补柳翁”。他和魏易又进行了《黑奴吁天录》的翻译。他们认为中国刚刚经历八国联军入侵之辱,亡国灭种之祸迫如燃眉,此小说深刻地暴露了种族压迫的罪恶,可以警醒国人。他们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小说的翻译工作。林纾在《跋》中指出“非巧于叙悲以博阅者无端之眼泪,特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不能不为大众一号”。显然,林纾已自觉地把自己的文学翻译与中国的反帝斗争结合在一起了。这时他已是举国瞩目的文学家了:用“新学”的眼光来衡量,他奉献给国人的是西洋小说,因此维新派为有这样一位翻译家而自豪;用“旧学”的眼光来衡量,他的译文是文言,颇有马班韩流的神韵、传统文学的风采,因此嗜好“旧学”的人也对他刮目相看。无论新派旧派都承认林纾的文学才华和地位。林纾的译笔有其独自的特色,又颇能保有原文的情调,人物也能传原著之神。他借助他人口译来翻译的小说,其成功译作至今还具有生命力。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此后的十六七年间,他几乎是无间断地在译坛上辛苦耕耘,译作的总数达179种,涉及11个国家的98位作者,被誉为“译届泰斗”。
然而,从政治立场看,辛亥革命之前的林纾,一方面强烈要求反帝救国、热血澎湃,一方面却不赞同以改朝换代谋求救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伴随着政治立场的落伍,林纾身上亦新亦旧的二重色彩更明朗化了。辛亥革命后,林纾对“共和”制下的民国是否优于那个未曾实现的“君主立宪”产生了疑惑,对于民国初年的乱哄哄的“共和”渐渐不满、失望乃至绝望。他写道“时局日坏,乱党日滋。天下屹屹,忧心如焚。无暇作谑,但有深悲”。前清已矣,现实又给他当头棒喝,他的立场复归到辛亥革命前的立宪派那里。他成了一位可叹的“遗老”。
(摘编自张俊才《林纾评传》)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林纾虽然年轻时就以文才出名,但“狂生”的名声使他仕途坎坷,他不得不一次次地赴京赶考,最终还是成为落第举人。
B.中法之战,中国海军全军覆没,左宗棠督办福州军务后,林纾和好友拦马告状,控告有关官员掩盖败绩的罪行,表现出林纾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林纾的诗集《闽中新乐府》以鲜明的政治性和现实性成为向人们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著作,被奉为金科玉律,影响很大,流传很广。
D.林纾十分喜爱西湖的旖旎风光,他查看并补栽垂柳幼苗的举动在当时的杭州传为佳话,他也高兴地自号“西湖补柳翁”。

E.作为一篇人物评传,材料融记叙和评论为一体,记述了一代翻译家林纾的突出成就,也没有回避他的缺点,记叙清楚,评价公允。
林纾受维新思潮的影响在材料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分析。
林纾为什么被誉为“译界泰斗”?请简要分析。
林纾是怎样成了一位可叹的“遗老”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