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兗州刺史、阿阳侯。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①,遂被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
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信之,兼督内外。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护诛后,齐王宪引为园苑监。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户。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
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高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在州数年,甚有声誉。邺都俗薄,号曰难化,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自为司农,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亲委,高颎、杨素亦礼遇之。性颇豪侈,每食必方丈,备水陆。
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具状将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              (《隋书·循吏》)
[注]①髫龀(tiáochèn),儿童时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被腐刑,给使殿省被:遭受 B.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拜:授予官职
C.邺都俗薄,号曰难化化:造化 D.高颗、杨素亦礼遇之礼:用礼节来……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周太祖见而器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B.为高氏所诛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C.上降玺书褒美之则苗浡然兴之矣
D.以叔略有巧思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叔略为官政绩出色的一组是( )
①身长九尺,志气不凡       ②叔略部率精悦,每战身先士卒
③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     ④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
⑤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 ⑥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

A.②③⑥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叔略在孩童时就因为父亲的案件被牵累,遭受残酷的刑罚,后被派作官府的杂役,就这样还是被疑忌,只好逃走。
B.樊叔略为人多智,经常为上级出谋划策,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赏识;而且他作战勇敢,多次获得军功,被封高官。
C.樊叔略为官清明果决,奉命营建宫殿,规划设计都出于他的精巧构思,百姓称赞他智慧无穷,品行端正。
D.樊叔略虽然不擅长书本学问,不会引经据典,但是因为能够深入思考,所以得出的独到的见解往往与道理相契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9-12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 B.假舆马者假:利用
C.锲而不舍锲:雕刻 D.而绝江河绝:断绝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蟹六跪而二螯 D.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下列对文意的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B.本文作者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又善用比喻。本文中均有体现。
C.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如“积善成德”。
D.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文: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
游狼山记
[清]张裕钊
光绪二年秋八月,黎莼斋管榷务通州,余过焉。既望,与莼斋游于州南之狼山。
山多古松,桂、桧、柏数百株,倚山为寺,寺错树间。最上为支云塔,危居山巅,万景毕纳。迤下若萃景楼及准提、福慧诸庵,亦绝幽迥。所至增舍、房廊屈曲,左右苍翠环合,远绝尘境。侧身四瞩,江海荡天,近在户牖。隔江昭文、常熟诸山,青出林际蔚然。时秋殷中,海气正白,怒涛西上,皓若素霓,灭没隐现。余与莼斋顾而乐之。
狼山,淮扬以东雄特胜处也。江水自氓蜀经吴楚行万里,至是灏溔渺莽,与海合会。山川控引,界绝华戎,天地之所设险,王公以是慎固,古今豪杰之士所睥睨而筹也。
昔阮籍遭晋室之乱,作《咏怀诗》以见志;登广武山,叹悼时之无人。今余与莼斋幸值兹世,寇乱殄息,区内无事,蕃夷绝域,约结坚明,中外以恬熙相庆,深忧长计,复奚以为?
余又益槁枯朽钝,为时屏弃。独思遗外身世,捐去万事,倘佯于兹山之上,荫茂树而撷涧芳;临望山海,慨然凭吊千载之兴亡;左挟书册,右持酒杯,啸歌堰仰,以终其身。人世是非理乱,天地四时变移,眇若坠叶飘风,于先生乎何有哉?
归书而为之记。
(王文濡选辑《续古文观止》)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黎莼斋管榷务通州,余过焉过:经过
B.狼山,淮扬以东雄特胜处也胜:优美的
C.寇乱殄息,区内无事息:止息
D.独思遗外身世,捐去万事捐:弃

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是正面描写狼山美景的一组是(   )
①山多古松,桂、桧、柏数百株
②海气正白,怒涛西上,皓若素霓,灭没隐现
③山川控引,界绝华戎
④作《咏怀诗》以见志
⑤荫茂树而撷涧芳
⑥啸歌偃仰,以终其身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文章开始便交待游览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接下来便直笔描写狼山幽深超俗的环境和壮美的景色。
B.写狼山有近景有远景,“房廊屈曲,左右苍翠环合”是为近景,“侧身回瞩,江海荡天”是为远景。
C.作者以阮籍作比,点明自己身处盛世、境内太平的欣慰,并表达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D.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基调,句式参差,富有变化,读起来抑扬顿挫。整篇文章给人以美的享受。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阮籍遭晋室之乱,作《咏怀诗》以见志。
译文:                                                                         
                                                                               
(2)中外以恬熙相庆,深忧长计,复奚以为?
译文:                                                                         
                                                                             
(3)人世是非理乱,天地四时变移,眇若坠叶飘风,于先生乎何有哉?
译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边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厍(shè)狄士文,代人也。祖干,齐左丞相。父敬,武卫将军、肆州刺史。士文性孤直,虽邻里至亲莫与通狎。少读书。在齐袭封章武郡王,官至领军将军。周武帝平齐,山东衣冠多迎周师,唯士文闭门自守。帝奇之,授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
高祖受禅,加上开府,封湖陂(pí)县子,寻拜贝州刺史。性清苦,不受公料,家无余财。其子尝啖官厨饼,士文枷之于狱累日,杖之一百,步送还京。僮隶无敢出门,所买盐菜,必于外境。凡有出入,皆封署其门,亲旧绝迹,庆吊不通。法令严肃,吏人股战,道不拾遗。有细过,必深文陷害。尝入朝,遇上置酒高会,赐公卿入左藏,任取多少。人皆极重,士文独口衔绢一匹,两手各持一匹。上问其故,士文曰:“臣口手俱满,余无所须。”上异之,别加赏物,劳而遣之。士文至州,发擿(tì)奸隐,长吏尺布升粟之赃,无所宽贷。得千余人而奏之,上悉配防岭南,亲戚相送,哭泣之声遍于州境。至岭南,遇瘴疠死者十八九,于是父母妻子唯哭士文。士文闻之,令人捕捉,挝①捶盈前,而哭者弥甚。有京兆韦焜为贝州司马,河东赵达为清河令,二人并苛刻,唯长史有惠政。时人为之语曰:“刺史罗刹政,司马蝮蛇瞋,长史含笑判,清河生吃人。”上闻而叹曰:“士文之暴,过于猛兽。”竟坐免。 
未几,以为雍州长史,士文谓人曰:“我向法深,不能窥候要贵,必死此官矣。”及下车,执法严正,不避贵戚,宾客莫敢至门,人多怨望。
士文从父妹为齐氏嫔,有色,齐灭之后,赐薛国公长孙览为妾。览妻郑氏性妒,谮之于文献后,后令览离绝。士文耻之,不与相见。后应州刺史唐君明居母忧,娉以为妻,由是士文、君明并为御史所劾。士文性刚,在狱数日,愤恚而死。家无余财,有子三人,朝夕不继,亲友无内之者。
                       (选自《隋书·厍狄士文传》)
注:①挝(zhuā):击,打。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旧绝迹,庆吊不通     吊:吊丧
B.令人捕捉,挝捶盈前     盈:充满、塞满
C.及下车,执法严正  下车:初到任
D.亲友无内之者        内:入内

下列各句分成四组,全部表现厍狄士文严厉刻薄的一组是
①虽邻里至亲莫与通狎                     ②山东衣冠多迎周师,唯士文闭门自守
③士文枷之于狱累日,杖之一百,步送还京   ④僮隶无敢出门,所买盐菜,必于外境
⑤长史含笑判,清河生吃人                 ⑥执法严正,不避贵戚,宾客莫敢至门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③⑥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厍狄士文家是北齐的高官世家,北齐被北周灭掉后,他闭门不出,坚持操守,反而受到周武帝的赏识任用。
B.厍狄士文为了严格执法,甚至到了为执法如山而同所有的亲友断绝关系的程度。他手下的官吏更是战战兢兢,但社会治安却非常好。
C.厍狄士文极其清正廉洁,但用法过度,因他揭发而被发配到岭南遇瘴气死掉的人有八九百,又抓捕鞭打这些人的亲戚,以至于给人以“酷吏”的感觉。
D.厍狄士文执法严明,不巴结权贵,他对人发誓说一定要依法让这些官吏死在自己手里。后来因为堂妹的事情受到牵连,在狱中愤懑而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深虑论
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以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夷狄。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负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变封建而为郡县封建:封邦建国
B.方以为兵革可以不复用兵革:兵器
C.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治乱:治理乱世
D.笼络当世之务笼络:包揽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祸常发于所忽之中/不知子孙卒困于夷狄
B.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使力弱而易制
C.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
D.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备之外

下列对原文有关主旨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发生祸乱或者遭到覆灭的命运,主要是因为建国者的智慧有限,不能运用谋略来防患于未然。
B.要想国家长治久安,仅靠一点智谋是不够的,必须用非常诚恳的态度,修养德行,从而感动上天而获得庇护。
C.历代的灭亡,根本原因在于每个朝代都产生了自己策略上的错误,前朝的教训虽然吸取了,但本身的问题却被忽略了。
D.凡能远虑的国君,一定能够找到为子孙后代积累大德的办法,因而上天特别眷顾,即使他是一个不成材的继承者,上天也不想灭亡他。

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一个语句断句。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②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东坡谓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予每读书史,追悼古昔,未尝不掩卷而叹。伶玄叙《赵飞燕传》,极道其姊弟一时之盛,而终之以荒田野草之悲,言盛之不可留,衰之不可推,正此意也。
  国初时,工部尚书杨玢长安旧居,多为邻里侵占,子弟欲以状诉其事,玢批纸尾,有“试上含元基上望,秋风秋草正离离”之句。方去唐未百年,而故宫殿已如此,殆于《黍离》之咏矣。慈恩寺塔有荆叔所题一绝句,字极小而端劲,最为感人。其词曰:“汉国河山在,秦陵草木深。暮云千里色,无处不伤心。”旨意高远,不知为何人,必唐世诗流所作也。李峤《汾阴行》云:“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明皇闻之,至于泣下。杜甫《观画马图》云:“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云:“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元稹《连昌宫词》云:“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闼树宛然。”又云:“舞榭欹倾基尚存,文窗窈窕纱犹绿。”“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凡此诸篇,不可胜纪。
  《飞燕别传》以为伶玄所作,又有玄自叙。予窃有疑焉。不唯其书太媟,至云扬雄独知之,雄贪名矫激,谢不与交;为河东都尉,捽辱决曹班躅,躅从兄子彪续司马《史记》,绌伶玄无所叙录,皆恐不然。而自云:“成、哀之世,为淮南相。”案是时淮南国绝久矣,可昭其妄也。因序次诸诗,聊载于此。
                           (宋·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澒洞(hng tŽng),弥漫无际;②媟(xiˆ),轻慢,亲近而不庄严;③捽(zuŽ),揪或抓之意。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衰之不可推  推:预知
B.雄贪名矫激,谢不与交  谢:拒绝
C.案是时淮南国绝久矣  案:案件
D.聊载于此聊:姑且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东坡谓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         ①而终之以荒田野草之悲  
 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①多为邻里侵占                  ①行宫门闼树宛然     
②为长者折枝                           ②何为其然也
以下文中所引的诗句分别编为四组,都是从宫阙兴废的角度反映朝代盛衰变化的一组是
①试上含元基上望,秋风秋草正离离     ②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③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④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⑤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闼树宛然     ⑥舞榭欹倾基尚存,文窗窈窕纱犹绿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由苏轼的关于废兴成毁观点引出《赵飞燕传》,感叹兴盛不能永久、衰亡不可
以预知的沧桑变化。
B.宋初工部尚书杨玢的家人因旧居被邻里侵占欲上告,杨玢写诗劝告家人没有必要因此
与他人争执甚至引起诉讼。
C.作者引用大量诗句,这些诗都是从不同角度反应唐代兴盛和衰亡的变化,其中主要引
用了杜甫和元稹的诗。
D.作者认为《赵飞燕传》不是伶玄所作,最有力的证据是伶玄说自己曾经做淮南相,但

是到他那时淮南国早就灭亡了。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写)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开东阁,延(请)英雄。时固始弱冠(二十左右的年纪),奏记(书面向长官陈述意见)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指《后传》)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京师所在地区)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审核拷问),不能自明(自我表白),乃驰诣(前往)阙(皇宫)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任命官职)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自为郎后,遂见亲近。时京师修起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耆老(年老而有地位的士绅)犹望朝廷西顾(迁都长安)。乃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规模建制)之美,以折西宾(对塾师、幕友的敬称)淫侈之论。
时北单于遣使贡献(纳贡),求欲和亲,诏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不可”。固议曰:“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尤事匈奴。绥御(安抚抵御)之方,其涂(通“途”)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或臣服而致之。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设后北虏稍强,能为风尘,方复求为交通(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策近长。”
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议和)居延塞,欲修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大使。宪上遣固行中郎将事,将数百骑与虏使俱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带领)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除:铲除
B.绥御之方,其涂不一涂:通“途”
C.方复求为交通交通: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
D.固奴干其车骑干:冲撞、冒犯

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告固私改作国史者为天下笑者,何也
B.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C.绝之未知其利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兢因此捕系固不如因善遇之

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乃驰诣阙上书,(班超)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
B.(班固)自为郎后,遂见亲近
C.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北单于)诏问群僚
D.畏宪不敢发,(种兢)心衔之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性情谦和,年少有才,博学多知,善写文章,受人景仰。
B.班固子继父业,潜研“前史”,虽经坎坷,终成前所著书。
C.班固富有远见,遇事能够权衡利弊,善于进谏,以理服人。
D.班固因连坐被免官,后得昭雪平反,最终因家奴连累致死狱中。
来源:文言文阅读,孟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①,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今其集二十卷,为诗赋二百六十八,为文一百六十五,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非有言也,德之发于口者也。又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非能战也,德之见于怒者也。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酬:报答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游:交往
C.恨子不识范文正公恨:遗憾 D.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出:超过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有德者必有言 B.①因公以识韩、富
②使来者读之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童子何用知之 D.①而公不识

②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一件小事开头,由作者的老师之口引出韩、范、富、欧阳,真切自然又灵动跳脱,既表现了作者对范仲淹的景仰之情,又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悼念。
B.作者在写到范仲淹的两个儿子尧夫、德孺和其叔叔彝叟时,不合写而一次一次分写,每写一次,就把不能结识范仲淹的痛悼抱恨之情推进一层。
C.文章没有具体逐条列出范仲淹的种种功勋,而是把他同古代杰出人物作比较,从总的方面加以精练地概括,突出了他的远大抱负和治国方略,充分表现了他对国家的卓越贡献。
D.写一个作者从没见过面的人,很难写出感情。而作者却从数十年景仰思慕而终未一见立意,把对范仲淹的感情写得如江河大海,深厚无比。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题3分)
(1)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2)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浣花溪记
(明)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①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
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注]①舁(yú):抬。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溪蔽不时见时:常常
B.溪周之周:周围
C.犹能择胜胜:美好的地方
D.迫暮趣归迫:接近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B.①流汇而桥者三②吾尝终日而思
C.①所见如连环②用之所趋异也
D.①出城欲雨,顷之霁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景,文字简洁,技法富于变化,或描绘其景,或记叙人言,或引录碑刻,散而不乱,动中有静。
B.作者不止单纯写景,而且抒写了杜甫当年的处境,并与自己的遭遇相比较,抒发了自己浩荡豁达的胸怀。
C.本文末段,假冒斯文的达官贵人附庸风雅、热衷应酬的丑态,受到了作者入骨的嘲讽,也反衬出杜甫精神的伟大。
D.作者以清夷简淡之笔,纳浣花溪畔诸景于数百字的短小篇幅,显示出精湛的功力,也可见其峭拔的风格。

翻译下面句子
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
②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D.阙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余羁縻不得还
B.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C.帝高阳之苗裔兮
D.恐年岁之不吾与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邻之厚,君之薄也。”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翻译下面句子。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②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③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4-6题。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侍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悝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
  注: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遂与大夫期十日期:约定
B.会天疾风会:适逢
C.犯风而罢虞人犯:冒着
D.敌人旦暮且至击汝且:并且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是                         (     )
①遂罢兵而去                     ②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⑤曾子欲捕彘杀之                   ⑥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
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
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2)妻适市来,曾子欲捕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3)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登西台恸哭记
(宋)谢翱①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②,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③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具祭器。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眷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
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④,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暮来归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值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观。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矣!”
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⑤。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
——选自《晞发集》
注:①南宋末散文家.诗人。1276年文天祥起兵,他率兵投效,署谘议参军。后被俘遇难,却不仕元,漫游两浙以终。本文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为哭祭文天祥而作。②唐宰相鲁公:明谓唐颜真卿,实指文天祥。开府南服:在南方设立办事机构。③榜:船桨                          ④渰浥浡郁:云气蒸腾的样子。⑤《秦楚之际》:《史记》中有《秦楚之际月表》,列举秦楚汉之间的大事。谢翱欲仿其体例著《季汉月表》。“季汉”实指“季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悲歌慷慨慷慨:情绪激昂
B.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适:恰好
C.与榜人具祭器具:准备,置办
D.气薄林木   薄:稀薄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作者对文天祥缅怀之情的一组是                     (   )
①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                      ②悲歌慷慨          
③憩祠旁僧舍                                     ④江山人物,眷焉若失   
⑤竹石俱碎                                        ⑥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⑥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以登高哭祭的形式,字字呜咽地表达了对民族英雄文天祥殉难的悲恸之情,对文天祥的悼念和对元专制统治的怵惕,决定了本文隐讳曲折的艺术表现形式。
B.为这次西台恸哭,谢翱与友人作了精心的筹划和安排,文中对这一过程的描述深刻细致,表现出对文天祥情感的深沉炽烈。
C.本文通篇不言祭者为谁,以无特指的“公”指代;同登西台者为谁,亦不明示,仅以“甲乙丙”称代。这样写的根本原因是内心过于沉痛,不忍直接提及。
D.“薄暮,雪作风凛”和“明日,益风雪”的两次风雪描述,渲染了氛围,景中传情,表现了作者凄冷的心境。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榜人始惊余哭,云:“值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
(2)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回答小题。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会永昌王仁随世祖南征,得元后姊妹二人。洪之以宗人潜相饷遗,结为兄弟,遂便如亲。颇得元后在南兄弟名字,乃改名洪之。及仁坐事诛,元后入宫,得幸于高宗,生显祖。元后临崩,昭太后问其亲,因言洪之为兄。与相诀经日,具条列南方诸兄珍之等,手以付洪之。遂号为显祖亲舅。太安中,珍之等兄弟至都,与洪之相见,叙元后平生故事,计长幼为昆季。  
后为怀州刺史,征拜内都大官。河西羌胡领部落反叛,显祖亲征,命洪之与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统诸军。舆驾至并州,诏洪之为河西都将讨山胡。皆保险拒战。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显祖嘉之,迁拜尚书外都大官。后为秦益二州刺史。至治,设禁奸之制,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轻重品格,各有条章。于是大飨州中豪杰长老,示之法制。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赤葩渴郎羌深居山谷,虽相羁縻,王人罕到。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示以军行之势,乃兴军临其境。山人惊骇。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调所入十倍于常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而刻害之声闻于朝野。
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时高祖始建禄制,法禁严峻,司察所闻,无不穷纠。遂锁洪之赴京。高祖临太华,庭集群官,有司奏洪之受赃狼藉,又以酷暴。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及临自尽,沐浴换衣。防卒扶持,将出却入,遍绕家庭,如是再三,泣叹良久,乃卧而引药。(节选自《魏书·李洪之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覆:埋伏
B.虽相羁縻,王人罕到羁縻:笼络
C.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御:治理
D.司察所闻,无不穷纠纠:纠正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手以付洪之 B.①与洪之相见,
②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②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C.①所入十倍于常 D.①乃卧而引药

②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②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洪之“酷暴”的一组是( )
①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             ②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
③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           ④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
⑤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               ⑥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皇后本是永昌王拓跋仁的妃子,拓跋仁被诛杀后进宫做了文成帝的皇后,生下了显祖,其实李洪之并不是显祖的亲舅舅。
B.李洪之虽然为人酷暴,但他对赤葩渴郎羌却采用恩威并施的政策,各部的羌人很是高兴,纷纷要求编入户籍,缴纳租税。
C.李洪之平叛河西地区的羌胡部落,安抚赤葩渴郎羌部,为国出生入死,最后还是免不了被赐死,可见官场黑暗,伴君如伴虎。
D.李洪之临死时,沐浴换好衣服后,由看管他的士兵挟持着,围着家里的院子绕了好几圈,哭泣叹息了好久,才躺下服毒。

翻译和断句。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调所入十倍于常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而刻害之声闻于朝野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迫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上书称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注:①襚:向死者赠衣被。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遁:撤军
B.即斩关纳外兵纳:容纳
C.策其马谢世充谢:告别
D.走宋金刚于介休走:使……走,击退

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        (     )
①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 
②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③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④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⑤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
⑥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他们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卢明月。
B.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C.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看重他。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D.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后来秦琼上书称病,要求隐退,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2)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4题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兒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豫贾:事先定价。这句话的意思是市场上买卖公平。②尺籍:即尺籍伍符。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
《史记》中的“列传”主要记载的是________。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纵其父而还自系焉(     ) (2)子其治事矣(     )   (3)不私其父(     )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竖子不戏狎,班白不提挈。 B.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C.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D.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B.门不夜关,道不拾遗。
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D.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2)废法纵罪,非忠也
用文中的语言概括“循吏”的主要特征。
节选的文字在塑造人物时用了不同的描写手法,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