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①,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根。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②,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如今之紫草,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于时月。
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③。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如筀竹笋④,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一物同一畦之间,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岭峤微草⑤,凌冬不凋;并汾乔木⑥,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⑦,朔漠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也。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六《药议》)
[注] ①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叶枯萎后能继续生存,次年春又可发芽,故称。②芦菔、地黄:草药名。芦菔,即萝卜。③愆(qiān)伏:阴阳失调。这里指气候变化。④筀(ɡuì)竹:一种竹子。⑤岭峤:泛指五岭地区。即今广西、广东、湖南交界处。⑥并汾:泛指北方地区。约今河北、山西一带。⑦诸越:即百越。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也指其居住地,即今浙、闽、粤、桂等地。
文中提及的“白乐天”,是指唐代文学家_____
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古法采药多在二、八月,只是因为此时采药者容易从芽、苗上加以辨识。 |
B.地势高低不同,植物的生长期也不同,有白乐天《游大林寺》诗句为证。 |
C.南方桃李冬天可结果,北方桃李夏天才发芽,这是地理气候不同的缘故。 |
D.同一块地里的庄稼,施加的人力不同,其生长、成熟的早晚也各不相同。 |
文中举“芦菔、地黄”与“紫草”为例,在写法上有何作用?(3分)
第二段写采药须考虑植物生长的内外因素,其中内在因素是指_________。
联系全文,揭示作者的写作意图。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大母早岁无子,大父因娶章大家①。三年,大母生吾父,而章大家卒无出②。大家生寒族,年少,又无出,及大父卒,家人趣之使行,大家则慷慨号恸不食。时吾父才八岁,童然在侧,大家挽吾父跪大母前,泣曰:“妾即去,如此小弱何?”大母曰:“若能志夫子之志③,亦吾所荷也④。”于是与大母同处四十馀年,年八十一而卒。
大家事大母尽礼,大母亦善遇之,终身无间言。櫆幼时,犹及事大母。值清夜,大母倚帘帷坐,櫆侍在侧,大母念往事,忽泪落。櫆见大母垂泪,问何故,大母叹曰:“予不幸,汝祖中道弃予。汝祖没时,汝父才八岁。”回首见章大家在室,因指谓櫆曰:“汝父幼孤,以养以诲⑤,俾至成人,以得有今日,章大家之力为多。汝年及长,则必无忘章大家。”櫆时虽稚昧,见言之哀,亦知从旁泣。
大家自大父卒,遂丧明。目虽无见,而操作不辍。櫆七岁,与伯兄、仲兄从塾师在外庭读书。每隆冬阴风积雪,或夜分始归,僮奴皆睡去,独大家煨炉火以待。闻叩门,即应声策杖扶壁行,启门,且执手问曰:“若书熟否?先生曾扑责否⑥?”即应以书熟,未曾扑责,乃喜。大家垂白,吾家益贫,衣食不足以养,而大家之晚节更苦。呜呼!其可痛也夫。
(节选自刘大櫆《章大家行略》)
[注]①大家(ɡū):即大姑。老年妇女的尊称。章大家是作者祖父之妾,因名份所限,不能称之为祖母,故以“大家”相称。②无出:未生养孩子。③夫子之志:这里指丈夫的心愿(即抚养刘氏后代)。④所荷:担负的责任。⑤以养以诲:养育和教诲。⑥扑责:打骂。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1)家人趣之使行( ) (2)若能志夫子之志( )
(3)即应声策杖扶壁行( ) (4)大家垂白(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大父因娶章大家 / 因指谓櫆曰 |
B.大母生吾父,而章大家卒无出 / 目虽无见,而操作不辍 |
C.家人趣之使行 / 大母亦善遇之 |
D.及大父卒 / 犹及事大母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白话文。
(1)妾即去,如此小弱何?
(2)即应以书熟,未曾扑责,乃喜。
用自己的话,概述章大家与大母相处“终身无间言”的原因。
本文与《项脊轩志》在内容和形式上颇多相似之处,请选取一个角度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②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信州监酒。遇赦,得自便还里。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党停官。
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
注:①辟雍:太学名。 ②宦寺:宦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愿亟窜之远方窜:放逐 |
B.留以旌直臣旌:表彰 |
C.国之重事,黜幽陟明陟:提升 |
D.安得此不详语详:详细 |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的一组是 ( )
①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②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③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④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⑤辞益坚,曰:“宁饿死。” ⑥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
A.①②④ | B.②④⑤ | C.①③⑥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明他有先见之明。 |
B.童贯、黄经臣、卢航狼狈为奸,权倾朝野,士大夫都敢怒不敢言,陈禾挺身而出,先上书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国家危害严重。 |
C.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然而陈禾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将他贬谪到外地。 |
D.王黼刚刚执掌大权时,陈禾对他十分鄙视,说,怎么能在王黼门下听候调遣,于是一再坚决要求辞官。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
译文:
(2)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
译文: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龚氏世耕谷升之里,至春所公,始读书为儒。公名大器,为诸生时,即拓落有大度,人稀见其喜愠之色。家酷贫,舌耕犹不给,环堵萧然。公于于然,略无几微侘傺。性舒缓,善诙谐,虽至绝粮断炊,犹晏然笑语。其发奇中,令人绝倒。或横逆之来,人大不堪者,公受之怡然,旋即忘之,不复省忆也。
为诸生,屡试皆高第,而连踬场屋① 。凡应试者,多先榜归。公独徐徐候榜出,阅罢,徐徐看新孝廉赴宴,买贤书数册,然后束装。失意者或藏匿避人,公独与得意人无异。岁以为常。至四十余,始举于乡。赴公车,同事者以年老慢易之,曰:“公即当谒《广文选》,迁一老别驾②足矣,何得同我辈上春官③乎!”公笑而谢之。如此者数四,竟笑而谢之,无忤也。然公即以明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嗣后佐广西、江西、浙江、南直隶藩臬,为河南布政使。皆平易近民,所之号为“龚佛”。
公不为苛清矫激之行,又素俭,所得禄入,自营产业之外,分给族人。居家时闻政有不便民者,公即入告邑长令,语甚激切。长令素重其人,悉听之。
公以藩长致政归,年七十余矣。每至四节之会,簪袍烂然,人以此荣之。公能诗,与诸子诸孙唱和,推为南平社长。一日,公之子偕予兄及诸甥游石洲,以公老,难于往来,弗约。已至洲,方共饮酒,拾石子,俄见雪浪中有舠迅疾而下,中有一老翁踞胡床,指麾江山,旁若无人。互相猜疑,逼视之,则公也。舟已近,公于舟中大呼曰:“何为遂弃老子耶!”登洲,即于洲上舞拳数道,以示勇。诸人皆大笑极欢,至深夜乃归。各分韵记游,公归,诗已成,即于灯下作蝇头细字书之。明日黎明,遣使持诗遍示诸人。俱以游倦晏起,不得一字,皆大笑。(节选自袁中道《龚春所公传》,有删改)
注释:①连踬场屋:科考接连受挫。②别驾:官职名。③春官:礼部,上春官指上礼部考试。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发奇中,令人绝倒绝倒:极为佩服 | B.同事者以年老慢易之易:轻视 |
C.每至四节之会,簪袍烂然烂:光鲜亮丽 | D.俱以游倦晏起晏:安逸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
|
|
A.家酷贫,舌耕犹不给,环堵萧然。 (春所公)家境极其贫寒,(他)教书可生活还是难以为继,家徒四壁。 |
B.阅罢,徐徐看新孝廉赴宴,买贤书数册,然后束装。 (春所公)阅榜后,安然地看着新晋孝廉去赴宴,又买了几本好书,然后收拾行囊。 |
C.皆平易近民,所之号为“龚佛”。 (春所公)总是平易近人,所到之处他都被称为“龚佛”。 |
D.居家时闻政有不便民者,公即入告邑长令,语甚激切。 |
闲居时听到不利于百姓的政令,春所公就去官府控告邑长令,言辞很是激烈直率。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所公性情从容,为人大度,别人待他横暴无礼,他也泰然受之。 |
B.春所公质朴节俭,乐善好施,把所得俸禄,全部都用来接济百姓。 |
C.春所公工于写诗,很有才情,游罢石洲,分韵记游之诗已完成。 |
D.春所公年过七旬仍童心未泯,和晚辈诗词唱和,同嬉同游,其乐融融。 |
阅读下面的文文言文,完成8——10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
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③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洗沐,假期,犹今星期日。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③僦,运送。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存:问候 | B.与官属言,未尝名吏名:名称 |
C.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匮:缺乏 | D.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阗:充满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郑庄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②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③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④推毂士及官属丞史 ⑤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⑥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A.①③④ | B.②③⑤ | C.②④⑥ | D.①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 |
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 |
C.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受其影响,在朝廷议事时,常常随声附和,迎合皇上意旨,从不随便说是论非。 |
D.郑庄为官廉洁,平时完全依靠俸禄和赏赐来结交朋友,虽官至九卿,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守曰:“买马、养士孰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旦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以阶改秩。”登曰:“但意未欲尔。”遂行。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晦曰:“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对曰:“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豪民秦琥武断乡里,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补处学职。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桧为相亡状,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舜陟遂创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丞相①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登曰:“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既而中书奏故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节)
注:①丞相,指秦桧。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错误的一项是 ( )
A.士民丐留不获丐:乞丐 |
B.登条十余事告之条:分列项目、条目 |
C.谋中以危法中:中伤 |
D.属登母死舟中属:适逢 |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登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 )
①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
②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旦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
③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④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
⑤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⑥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A.①④⑥ | B.①②⑤ | C.②③⑥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登兼任贺州学事一职时,力劝上司恢复州学的田舍;任期结束后,他把百姓馈赠的钱财又投放在州学的建设中,可见他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
B.上任古县县令的途中,湖州太守汪藻挽留高登一起修订《徽宗实录》,并告诉他这是可以借此升官的好事,但高登却坚决予以回绝。 |
C.在古县任职期间,高登因不满秦桧的所作所为,拒绝为给秦桧立祠,因而得罪上司。上司就借他处置秦琥一事诬陷他,他又不肯媚俯权贵,终致入狱。 |
D.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靠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但他的注意力却丝毫不在生计上,还是一如既往为国事担忧,连死前的遗言都是国家大计。 |
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5分)
译文:
(2) 丞相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 (5分)
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伐树记
欧阳修
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
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①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修曰:“噫,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因勿伐。
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夭。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岂才不才各遭其时之可否邪?
他日,客有过修者。仆夫曳薪过堂下,因指而语客以所疑。客曰:“是何怪邪。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以无用而贼有用,乌能免哉。彼杏之有华实也,以有生之具而庇其根,幸矣。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盖有利之者在死,势不得以生也。与乎杏实异矣。今樗之臃肿不材,而以壮大害物,其见伐诚宜尔。与夫‘才者死、不才者生’之说,又异矣。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客既去,修善其言而记之。
[注]①樗(chū):臭椿树。
下列语句巾,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署之东园,久茀不治茀:杂草丛生。 |
B.然一旦悉翦弃翦:修剪,修整。, |
C.庄周之贵也贵:看重,崇尚。, |
D.以无用而赋有用贼:侵害,妨害。, |
下列符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 ( )
A.①其根壮而叶大②视其处之而已 |
B.①以杏故,特不得蔬②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 |
C.①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天②美泽可用,反见存 |
D.①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②才者死、不才者生 |
下列语句编为旧组,与庄子“才者死、不才者生”的态度完全相反的一组是
①(樗)不足养,是宜伐 ②以杏放,特不得蔬,是亦宜薪
③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 ④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
⑤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 ⑥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
A.①③④ | B.①③⑤ | C.②③⑥ | D.②⑤⑥ |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守同人向作者建议把东园里的一些树木砍去,使园子更加宜于种植蔬菜。 |
B.改造东园时,作者生出疑问,觉得园内树木的去留原则与庄周之说相反。 |
C.在客人看来,树木的去留要看它的地位作用,有用者留之,无用者去之。 |
D.作者记伐树事,主要意图是反思自己的主观和片面,主张看问题应客观。 |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横线的部分断句。
根 壮 则 梗 地 脉 耗 阳 气 而 新 植 者 不 得 滋 叶 大 则 阴 翳 蒙 碍 而 新 植 者 不 得 畅 以茂 又 其 材 拳 曲 臃 肿 疏 轻 而 不 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是岁也,大将军(指卫青)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受诏与壮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
其秋,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骠骑之兵也。单于怒,欲召诛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天子闻之,于是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骠骑将军将兵往迎之。骠骑既渡河,与浑邪王众相望。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骠骑乃驰入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数万,号称十万。既至长安,天子所以赏赐者数十巨万。封浑邪王万户,为漯阴侯。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日:“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
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子嬗代侯。嬗少,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居六岁,元封元年,嬗卒,谥哀侯。无子,绝,国除。
(节选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欲诏诛浑邪王诛:指责 |
B.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裨:副(将)、偏(将) |
C.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传:传车,古代驿站上专用的车 |
D.有气敢任任:担当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乃令骠骑将军将兵往迎之②乃设九宾礼于廷 |
B.①斩其欲亡者八千人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C.①天子所以赏赐者数十巨万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D.①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以下五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明霍去病“少而侍中,贵,不省士”的一组是( )
①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②既还,重车余弃粱肉
③对日:“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④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
⑤无子,绝,国除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姐姐的儿子,受到皇帝的赏识,在十八岁时,做了皇帝的侍中。 |
B.霍去病擅长骑马射箭,两次跟从大将军卫青出征,卫青奉汉武帝之命,拨给他壮勇之兵,任命他为剽姚校尉,他率八百骑兵追击敌军数百里,去夺取战功,杀俘敌人很多。 |
C.霍去病为人寡言少语,敢做敢为。天子曾想教他兵法,他却说:“打仗只看战略如何就够了,不必亦步亦趋地学习古人的兵法。” |
D.霍去病死后,皇帝很悲痛,为他建立的坟墓,外形就像祁连山。他的儿子霍嬗在很小的时候就死了,因此,他的后代断绝了,他的封国也就被废除了。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骠骑之兵也。
②子嬗代侯。嬗少,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
阅读下面一篇古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征收分摊盐筴),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遭母丧)。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及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法。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自号山谷道人云。
6、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 举:考
B、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 才:认为……有才干
C、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及不解带 弥:满
D、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壮:壮烈
7、下列六句话分为四组,都能体现黄庭坚“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和“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一组是
①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 ②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及不解带
③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④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
⑤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⑥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法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⑥
8、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庭坚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
后来做了太和县令,征收分摊盐筴时不争多,使得百姓安定,引起县吏的不悦。
B、知宣州,编写《神宗实录》。后来章敦、蔡卞与其党徒诬陷《实录》,摘千余条,谓为无验证。其中有黄庭坚写的“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接受质询时,黄庭坚冰:“我当时官任北都,曾亲眼所见,真如儿戏一般。”只要有问,皆实话相答。
C、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宣州管制。
D、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这种地步。黄庭坚自称是山谷道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知平阳县。邻邑有大囚十数,破械夜逸,杀居民,将犯境,尚宽趣尉出捕,曰:“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
知忠州,俗畜蛊①杀人,尚宽揭方书②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置于理,大化其俗。转运使持盐数十万斤,谭③民易白金,期会促,尚宽发官帑所储副其须,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
嘉祐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唐素沃壤,经五代乱,田不耕,土旷民稀,赋不足以充役,议者欲废为邑。尚宽曰:“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④陂⑤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而四方之民来者云布,尚宽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比三年,榛莽复为膏腴,增户积万余。尚宽勤于农政,治有异等之效,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仁宗闻而嘉之,下诏褒焉,仍进秩赐金。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而王安石、苏轼作《新田》、《新渠》诗以美之。
徙同、宿二州,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众乃安。已而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又徙梓州。尚宽去唐数岁,田日加辟,户日益众,朝廷推功,自少府监以直龙图阁知梓州。积官至司农卿,卒,诏赐钱五十万。
【注释】①蛊: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②方书:记载药方的医书。③谭:通“谭”,与…商谈④召信臣:西汉水利名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⑤陂(bēi):池塘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尚宽趣尉出捕 趣:催促
B. 募索为蛊者穷治 穷:彻底
C. 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 交:交结
D. 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 像:立……的塑像
9. 下列句子编为4组,全都说明赵尚宽“勤于农政”的一组是
①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
②揭方书市中,教人服药
③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
④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
⑤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
⑥田日加辟,户日益众
A. 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 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尚宽善于地方治理。他任平阳县令时,临县有十几名重囚逃逸,杀死居民,且将犯平阳。赵尚宽利用罪犯们嚣张、麻痹的心态,抢先下手,果断派出尉官和士兵,将罪犯全部抓获。
B.治理忠州时,赵尚宽传播医药知识,查究法办蓄蛊者,改变了当地蓄蛊杀人的恶俗;还果断拿出官币为当地百姓垫付盐银,然后再慢慢将盐转卖给百姓,使百姓生活不受干扰。
C.治理唐州时,赵尚宽率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垦辟荒田,彻底改变了当地先前土旷民稀的状况,受到了仁宗的的褒奖。在他领导下新开垦的田地和新修建的水渠,得到了王安石、苏轼作诗赞美。
D.在同州、宿州任职期间,赵尚宽对河中府神勇卒与他们的校尉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了妥善处理,既扑灭了士兵中动乱的苗头,也让贪婪暴虐的校尉尝到了苦头。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
(2)尚宽曰:“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夜渡两关记 [明]程敏政
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行。但问驿吏,吏绐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
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钲束燎以行。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石栈岖崟①,悉下马,累肩而上。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钲哄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②破南唐擒其二将处。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夜二鼓,抵滁阳。
十七日午,过全椒,趋和州。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行四十里,渡后河,见面山隐隐,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已而,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也。去香林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
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傍山涉涧,怪石如林,马为之避易;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复循岭以行,谛视崖堑,深不可测,涧水潺潺,与风疾徐。仰见星斗满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员③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尽二鼓,抵香林。灯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噫!予以离亲之久,诸所弗计,冒险夜行,度二关,犯虎穴,虽濒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谓不审也已!谨志之,以为后戒。
【注释】①岖崟(yín):山石险峻的样子。②赵检点:指赵匡胤,在他后周任殿前都点检。后文的二将,指南唐大将军姚凤、皇甫晖。③伍员:字子胥。他父兄被楚平王杀害,逃往吴国。
(选自《篁敦程先生文粹》)
6.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问驿吏,吏绐言 绐:欺骗
B.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 陟:到达
C.杳不知其所穷 杳:遥远
D.其亦可谓不审也已 审:慎重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
②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
B.①悉下马,累肩而上
②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C.①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
②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①虽濒危而幸免焉
②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B.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C.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D.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
9.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记载了作者夜渡清流关和昭关遇险的事。虽然是一篇纪实文章,自然成文,但作者叙述有致,跌宕起伏,让人感觉险象环生。
B.文章记叙了作者两次深夜历险渡关的经过,但两次渡关历险的原因不同。夜渡清流关是因误听“驿吏绐言”;而夜渡昭关则是因“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
C.两次渡关夜行均有“火”相助,但情形各不相同。第一次寒风助声,吹灭束燎,致使险象环生;第二次虽无束燎,但前山有火引路,只因怪石狰狞,以至惊马难行。
D.清流关是赵匡胤获胜之地,昭关是伍子胥困厄之地,作者在文中运用这两个历史典故,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也表明作者有此游虽险而感到庆幸的心情。
10.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
(2)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
(3)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因奏曰:“臣生于草菜①,目不睹阙廷之事,陛下过听,引至天庭,此万代之一遇。然咫尺之间,若披云雾,臣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曰:“善。”遽命卷帘。翌日,拜监察御史。开元初,拜中书舍人,迁并州长史、天平军节度使。有告其反者,鞫②之无状。玄宗将罪告事者,嘉贞谏曰:“准法,告事不实,虽有反坐,此则不然。天下无虞,重兵利器,皆委边将。若告事者一不当,随而罪之,臣恐握兵者生心,为他日之患。且臣备③陛下腹心,不宜为臣以绝言事之路。”玄宗大悦,许以衡轴④处之。嘉贞因曰“臣闻时难得而易失,及其过也,虽圣贤不能为时。昔马周起徒步谒圣主,血气方盛,太守用之尽其才,才五十而终。向用稍晚,则无及也。今臣幸少壮,陛下不以臣不肖,雅宜及时用之。他日衰老,何能为也!”玄宗曰:“卿第往太原,行当召卿”。卒用之为相。在职尚简易,善疏决。论者称之。
(刘肃《大唐新语》)
[注释]①[草莱] 民间荒野。 ②[鞫] 审查。③[备] 充数。④[衡轴 ]重要职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 次:住宿
B.及命表,又出意外表:写奏章
C.天下无虞,重兵利器,皆委边将虞:忧患
D.在职尚简易,善疏决 尚:尚且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张循宪以御史出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因请以己官让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C.虽有反坐,此则不然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及其过也,虽圣贤不能为时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张嘉贞虑事周全的一组是 ( )
①张嘉贞落魄有大志。 ②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
③臣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 ④臣恐握兵者生心,为他日之患。
⑤且臣备陛下腹心,不宜为臣以绝言事之路。⑥在职尚简易,善疏决。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嘉贞在潦倒失意时仍胸怀大志,从平乡县尉免官归乡,虽住在四周土墙的屋子里但能恰然自得。
B.张循宪向武则天推荐张嘉贞,武则天隔帘同张嘉贞谈话,张嘉贞坦言己见,武则天看到张嘉贞高大英俊,神采出众,第二天就任命他为监察御史。
C.张嘉贞任天平军节度使,有人告发他反叛,经审查无罪状,唐玄守将判告发者的罪,张嘉贞则认为不能这样做,因为他担心掌握军队的人会生异心,而且会断绝言路。
D.张嘉贞向唐玄宗进言,举唐太守用马周的例子,说明应当及时任用人才,并希望趁自己少壮而得到皇帝任用。后唐玄宗用他为相。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18题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16、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 属:归属
B 见乘舆车骑,即走耳 走:走出来
C 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 令:使,让
D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公共:共同遵守
17、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久之,以为行已过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祖逖闻鸡起舞》)
B 今法如此而更重之
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鸭子捉兔》)
C 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
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陈蕃愿扫除天下》)
D 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项羽志大才疏》)
18、与“匿桥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廷尉,天下之平也
B 是法不信于民也
C 大丈夫┅┅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班超投笔从戎》)
D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画家赵广不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范冉,字史云,陈留外黄人也。少为县少吏,年十八,奉檄迎督邮,冉耻之,乃遁去。南阳受业于樊英。又游三辅,就马融通经,历年乃还。
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常嘉梁伯鸾、闵仲叔之为人。与汉中李固、河内王奂亲善,而鄙贾伟节、郭林宗焉。奂后为考城令,境接外黄,屡遣书请冉,冉不至。及奂迁汉阳太守,将行,冉与弟协步赍酒,于道侧设坛以待之。冉见奂车徒骆驿,遂不自闻,惟与弟共辩论于路。奂识其声,即下车与相揖对,奂曰:“行路仓卒,非陈阔之所,可共前亭宿息,以叙分隔”。冉对曰:“子前在考城,思欲从,以贱质自绝豪友耳。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如其相追,将有慕贵之饥矣。”便起告违,拂衣而去。奂瞻望弗及,长逝不已。
桓帝时,以冉为莱芜长,遭母忧,不到官。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于朝,议者欲以为侍御史,因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间,徒行敝服,卖卜于市。
后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倚宿树阴。如此十余年,乃结草室而居焉。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及党禁解,为三府所辟,乃应司空命。
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
B.而鄙贾伟节、郭林宗焉 |
C.如此十余年,乃结草室而居焉 |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下列句子加粗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与汉中李固、河内王奂亲善 |
B.行路仓卒,非陈阔之所 |
C.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 |
D.后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奉檄迎督邮,冉耻之 ②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不足与议也 |
B.①常嘉梁伯鸾、闵仲叔之为人 ②余嘉其能行古道 |
C.①屡遣书请冉,冉不至 ②臣请完璧归赵 |
D.①及党禁解,为三府所辟 |
②连辟公府不就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冉)又游三辅,就马融通经 |
B.子前在考城,思欲从(奂) |
C.即下车与(冉)相揖对 |
D.议者欲以(帝)为侍御史 |
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非陈阔之所 ——这里不是叙说近年来变得阔气的经过的地方 |
B.以贱质自绝豪友耳 ——因觉得出身卑贱而自觉与出身豪门的朋友断绝了关系 |
C.将有慕贵之饥矣 ——将士们就有羡慕富贵的讥议啊 |
D.遭母忧,不到官 |
——因为怕母亲为自己的事情担忧而没有到官府赴任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范冉年轻时有骨气,他觉得奉檄迎督邮是羞耻的事,于是离开了县少吏之职。 |
B.范冉年轻时非常好学,曾经到南阳、三辅等地游历,拜樊英、马融等人为师。 |
C.范冉洁身自好,鄙视豪族,好友王奂迁汉城太守,他就“轻行相候,以展诀别”。 |
D.范冉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间,是因为他“常佩韦于朝,议者欲以为侍御史”。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