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题图⑴所示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说明这个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NO2和CO的总能量 (填“>”、“<”或“=”)CO2和NO的总能量。
⑵某温度时,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⑵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反应在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一定温度下,对于反应2A(g) + B(g)2C(g)在反应过程中C的物质的量n(C)随着时间变化关系如图⑶所示,现从t1时间开始对反应体系升高温度,n(C)的变化如图qb所示。则:
①p点时反应的v正 v逆(填“>”、“<”或“=”);
②a,b两点的正反应速率va vb(填“>”、“<”或“=”)
(1)在CH4、H2S、NH4+、H2O、OH—、HCl、Na、Mg2+八种粒子中,选择符合下列要求的粒子填空:
①上述粒子中与K+质子数不同,电子数相同的有 ;
②上述粒子中与NH3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有 ;
③上述粒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的有 。
(2)用锌片、铜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 (填“正极”或“负极”)。
(3)将6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xC(g)+2D(g)。若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的压强变小,并知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min),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x的数值为 ;
②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③5min时B的转化率为 。
用实验确定某酸HB的弱电解质。两同学的方案是:
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HB配制0.1mol/L的溶液100mL;
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值,即可证明HB是弱电解质。
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B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 = 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mL;
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mL,加水稀释为100mL;
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B是弱电解质。
(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
(2)甲方案中,说明HB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 1(选填>、<、=)
乙方案中,说明HB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 (多选扣分)
A.HCl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B.装HB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C.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速率一样快。
(3)请你评价:乙方案中两个难以实现之处
(4)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而比较容易进行的方案(药品可任取),作简明扼要表达。
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的ΔH=-99 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______________。
(2)图中ΔH=____________ kJ·mol-1;
(3) 反应速率v(SO2)为0.05 mol · L-1 · min-1,则v(O2)=____________mol · L-1 · min-1、
v(SO3)=____________mol · L-1 · min-1;
(4) 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1,计算由S(s)生成3 mol SO3(g)的ΔH=________。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xC(g)+2D(g),经5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求:
(1)此时A的浓度c(A)=________mol/L,反应开始前容器中的A、B的物质的量:n(A)=n(B)=________mol;
(2)前5 min内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B)=________mol/(L·min);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x的值为________。
(4)5 min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投入盛有500 mL 0.5 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可用如图曲线来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由O →a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a→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由c以后,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若使用催化剂,可使H2产量增多吗_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
(5)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从开始至2min末,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氮气和12mol氢气,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2min末测得NH3为0.8mol,则:
(1)以N2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在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H2在2min末的体积分数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2min末N2的转化率为 ;
(4)已知在25℃,101kPa下,拆开1mol N2中的化学键需消耗946kJ的能量,拆开1mol H2中的H—H键要消耗436kJ的能量,而形成1mol N—H键会放出391kJ的能量。试通过以上数据计算当反应掉1molN2和3molH2生成2molNH3时会 (填“放出”或“吸收”) 热量;
(5)若将1mol N2和3molH2置于绝热密闭容器中,并在上述条件下反应,发现热量实测值(恢复到25℃,101kPa)远小于上述计算值,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个化学反应,我们不但关心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还通常要研究化学反应的快慢
(1)用纯净的锌粒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回答:
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判断:___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原因是 ,_______段收集的氢气最多。
为了加快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
A.胆矾晶体 B.硫酸氢钠固体
C.氯化锌浓溶液 D.浓硝酸
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 措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下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t是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
试回答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达到平衡状态的所需时间是2min,A物质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 ______
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其主反应在450℃并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2SO2(g)+O2(g)2SO3(g)
(1)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为__________。
A.SO2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和SO3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
C.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
D.恒容的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
(2)450℃时,将amol SO2与bmol O2以3:2通入固定容积5L的密闭容器中,
①反应进行至10min时,测得n(SO2) =" 8mol" ,n(SO3) ="4mol" , 则b=_______mol
②10min内平均速率v(SO2)=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达平衡后,测得容器内压强是反应起始压强的0.715倍,则平衡时的SO2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在2L容器中3种物质间进行反应,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反应在t时到达平衡,依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反应起始至t,Y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将气体A、B置于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 +B(g) 2C(g)+2D(g),反应进行到10s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1.8mol,B的物质的量为0.6mol,C的物质的量为0.8mol,则:
1)用生成物C的浓度增加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
2)用生成物A的浓度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
3)反应前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4)10s末,生成物D的浓度为 。
在10L的一密闭容器中,用2 mol的A和2 mol的B发生:A(g)+ 2 B(g) 2 C(g),一小时后反应达到平衡,若此时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A的转化率为 ,B在的反应速率 ,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1)一定温度下,向4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g),发生2HI(g)H2(g)+I2(g),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 mol/(L·min)。
(2)①某温度下,反应SO2(g)+ 1/2O2(g) SO3 (g) 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 2SO2(g) + 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 。
(3)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4(相同的温度下测量)。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 。(列出算式,代入数据即可)
(4)下图表示373K时,反应A(g) 2B(g)在前110s内的反应进程。
①373K时反应进行到70s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反应进行到90s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
A.加入催化剂 | B.扩大容器体积 | C.升高温度 | D.增大A的浓度 |
②请在图中画出反应物A在0~70秒时的浓度变化曲线。
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
时间 浓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1 |
800℃ |
1.0 |
0.80 |
0.67 |
0.57 |
0.50 |
0.50 |
0.50 |
2 |
800℃ |
c2 |
0.60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3 |
800℃ |
c3 |
0.92 |
0.75 |
0.63 |
0.60 |
0.60 |
0.60 |
4 |
820℃ |
1.0 |
0.40 |
0.25 |
0.20 |
0.20 |
0.20 |
0.20 |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⑴在实验1,反应在20至30分钟时间内用A表示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
⑵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__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v1(填“<”、“=”或“>”),且c3_______1.0 mol/L(填“<”、“=”或“>”)。
⑷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