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某气体X可能由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X气体点燃,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A、B两个洗气瓶。试完成下列问题:
(1)若A洗气瓶的质量增加,B洗气瓶的质量不变,则气体X是___________。
(2)若A洗气瓶的质量不变,B洗气瓶的质量增加,则气体X是___________。
(3)若A和B两个洗气瓶的质量都增加,则气体X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1831年测定烃类化合物(只含C、H两种元素)组成的装置。瓷盘内的烃样品经加热分解或气化后用纯O2气流驱赶经过灼热的CuO,这里烃类化合物反应变成CO2和H2O,再经吸收管吸收。
已知下列数据:
瓷盘 |
吸收管Ⅰ |
吸收管Ⅱ |
|||
瓷舟 |
样品+瓷舟 |
吸收前 |
吸收后 |
吸收前 |
吸收后 |
A mg |
B mg |
C mg |
D mg |
E mg |
F mg |
(1)烃样品在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吸收管Ⅰ应装的吸收剂是________,吸收管Ⅱ应装的吸收剂是________。
(3)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样品中氢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下图所示A、B、C、D四种仪器:
请选择下列仪器名称的序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①烧杯 ②普通漏斗 ③圆底烧瓶 ④锥形瓶 ⑤分液漏斗 ⑥酸式滴定管
A 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的操作是错误的,而烧杯的实际质量应为___________g.
(3)指出下面3个实验中各存在的一个错误: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Ba(NO3)2、CaCl2、K2CO3,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加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另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粉末的组成成分是(写名称)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步骤①和③中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液体混合物A和B,已知A、B互溶。且相互不发生化学反应。在常温下,A的沸点为35℃,B的沸点为200℃。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蒸馏方法分离物质和提纯混合物必不可少的仪器和用品
(2)当随着温度的升高,哪一种物质先分馏出来?
粗盐提纯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还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运用最简单的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ˉ离子?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ˉ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常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副反应。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较高温度下,乙醇与浓H2SO4反应生成了CO2、SO2、H2O,写出并配平此副反应:_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混合液颜色加深,变黄、变黑,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下图中编号为①②③④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乙烯的性质和上述混合气体中含有CO2、SO2和水蒸气。用装置的编号表示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①中A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证乙烯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③中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以验证混合气体中含有________;装置②中盛的溶液是________,以验证混合气体中的________。
(6)装置①在整套装置中所放位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想通过比较两种最高价氧化物的酸性强弱来验证硫与碳的非金属性的强弱,他采用了如下图的装置。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__________。
A.稀硫酸 B.亚硫酸 C.氢硫酸 D.盐酸
(2)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__________。
A.碳酸钙 B.硫酸钠 C.氯化钠 D.碳酸钠
(3)仪器c中应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如果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证明b中反应产生了,即可说明__________比__________酸性强,非金属性__________比__________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3.钠与滴有酚酞的冷水反应 4.镁带与2 mol·L-1盐酸反应 5.铝条与2 mol·L-1盐酸反应 6.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
(3)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有关化学方程式 |
|
|
|
|
|
|
|
|
|
|
|
|
|
|
|
|
|
|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题讨论:①请从结构理论上简单说明上述结论的原因。
②请你补充一组实验方案(简单易行),证明此周期中另两种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某同学想通过比较两种最高价氧化物的酸性强弱来验证硫与碳的非金属性的强弱,他采用了如下图的装置。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__________。
A.稀硫酸 B.亚硫酸 C.氢硫酸 D.盐酸
(2)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__________。
A.碳酸钙 B.硫酸钠 C.氯化钠 D.碳酸钠
(3)仪器c中应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如果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证明b中反应产生了,即可说明__________比__________酸性强,非金属性__________比__________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3.钠与滴有酚酞的冷水反应 4.镁带与2 mol·L-1盐酸反应 5.铝条与2 mol·L-1盐酸反应 6.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
(3)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有关化学方程式 |
|
|
|
|
|
|
|
|
|
|
|
|
|
|
|
|
|
|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题讨论:①请从结构理论上简单说明上述结论的原因。
②请你补充一组实验方案(简单易行),证明此周期中另两种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
加入试剂 |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
B |
饱和NaHCO3溶液 |
|
C |
|
|
D |
|
|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生用实验方法来分析碳酸钠的纯度。该同学设计出如图②所示的实验装置(各符号代表的仪器如图①所示),其中A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样品,分液漏斗内盛装稀硫酸,B内为碱石灰固体。他利用碱石灰的增重求出纯净的碳酸钠质量,再求纯度。重复正确操作3次,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
通过仔细分析,该同学重新设计了一套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室可供选择的试剂和药品有锌片、浓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钙固体、蒸馏水)。
完成下列问题:
(1)请分析在实验改进前,实验中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改进后的实验中,A装置分液漏斗中所盛的液体为__________,U形管内盛有。在整套装置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中U形管内盛有__________,D装置在整套装置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新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是否完整?如果不完整,请画出应该补充的装置简图,并在图中标明所用药品或试剂。
课题式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教学模式为:
下面是关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课题式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阶段,甲同学设计的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下所示。
(1)点燃酒精灯A、B的先后顺序为:先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
(2)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洗气瓶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精灯B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装置太复杂,可将酒精灯合二为一,去掉B,而将尾气导气管出口旋转到A的火焰上即可。乙同学的设计是否合理?简述理由。(从A、B使用的一致性的角度去考虑)
(6)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右图是他设计的贮气瓶,尾气应从__________(填a、b)口通入。
(7)丁同学质疑:一氧化碳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在一氧化碳通入氧化铜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排除一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你认为丁的设计__________(填“必要”或“不必要”)。
某兴趣小组的学生根据Mg与CO2反应原理,推测钠也应能在CO2中燃烧。为了确定其生成产物并进行实验论证,请你参与以下研究过程。
(1)甲同学首先设计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三种发生装置,若选用碳酸氢钠分解制二氧化碳应选用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序号“A”“B”或“C”,下同);若用石灰石与稀盐酸为原料,并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最好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若用碳酸钠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
(2)乙同学按实验要求,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已知PdCl2溶液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若装置6中有黑色沉淀,装置4中的残留固体(只有一种物质)加盐酸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装置6中溶液无明显现象,装置4中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加盐酸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导老师认为,不仅要检验残留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钠还要检验其中是否有氧化钠和碳,当确认钠充分反应后,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装置4中得到的残留固体中是否含有Na2O和C。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