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试题 / 实验题
高中化学

用酸式滴定管准确移取25.00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0.20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为酚酞).滴定结果如下:

 
NaOH起始读数
NaOH终点读数
第一次
0.10mL
18.60mL
第二次
0.30mL
18.00mL

(1)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2)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3)以下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 配制标准溶液的氢氧化钠中混有Na2CO3杂质
B.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 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 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E. 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5.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mol/L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刚好变色,且并不马上变色为止,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中的溶液从         色变为         色时,停止滴定.
(2)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3)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             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步骤②缺少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              mL

(6)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度数(mL)
滴定后度数(mL)
第一次
25.00
0.50
20.40
第二次
25.00
4.00
24.10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           mol/L.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的操作是                
(3)碱石灰的作用是               
(4)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口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检验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乙二酸俗名草酸,下面是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酸晶体(H2C2O4·xH2O)进行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该组同学的研究课题是: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的x值。通过查阅资料和网络查寻得,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
①称取1.260 g纯草酸晶体,将其制成100.00 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取25.00 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③用浓度为0.1000 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 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时,将酸性KMnO4标准液装在如图中的__________(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2)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数据,求得x=________。讨论:
①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滴定时所用的酸性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用如图的仪器药品制取氯化铁粉末,已知信息:氯化铁粉末易吸水生成结晶水化合物FeCl3+6H2O=FeCl3•6H2O。

(1)按照气体流向从左到右顺序连接仪器应是(填仪器接口顺序)
                                                        
烧瓶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仪器C名称           ,安装它的实验目的是              ,容器E作用是         
(3)A、B中的酒精灯应先点燃             处(填“A”或“B”)酒精灯,反应一段时间,再点燃另一个。理由是                 
(4)这套实验装置是否完整?            (填“是”或“否”),若不完整还须补充           装置(若第一问填“是”,则此问不需作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述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

编号
实 验 操 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将S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证明SO2有漂白性
B
向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0.005mol/L的FeCl3溶液和0.01mol/L的KSCN溶液,再滴加几滴饱和FeCl3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探究增大反应物浓度时平衡移动的方向
C
将装有NO2和N2O4气体的联通球,一个置于冰水中,一个置于热水中,观察颜色变化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将CO2通入Na2SiO3水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探究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下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25 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为57.3 kJ/mol):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 (从下列选项中选出)。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3)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5
 
2
27.0
27.4
27.2
32.3
3
25.9
25.9
25.9
29.2
4
26.4
26.2
26.3
29.8

 
②近似认为0.55 mol/L NaOH溶液和0.25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ΔH =__________ (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一、图二所示的实验。
(1)可通过观察图一的现象:                ,而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你认为还可以作何改进?                    

图一                      图二
(2)检查图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图二所示实验中需测量的数据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NaOH溶液
1
20.2
20.3
23.7
2           2
20.3
20.5
23.8
3
21.5
21.6
24.9


完成下列问题:
(1)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_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大烧杯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该实验在             中(家用产品)效果更好。
(3)根据上表中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       [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 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 J·(g·℃)1计算]。
(4)如用0.5 mol/L的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   _(填“偏大”、“偏小”、“不变”)。如改用60 mL0.5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1的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
(5)若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
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
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D.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
E.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
F.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提示:碱石灰是生石灰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 按图组装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10.0 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20.0 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 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通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22.0 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22.2 g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连接该干燥管,测试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进行步骤⑤的操作,测试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需要0.1 mol/L 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2)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              g.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B.准确称取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m处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        mL的量筒最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欲配制6.0mol/L的H2SO4溶液,现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硫酸:
①480mL 0.5mol/L的硫酸;②150mL 25%的硫酸(ρ=1.18g/mL);③足量的18mol/L的浓硫酸.有三种规格的容量瓶:250mL、500mL、1000mL.配制要求:①②两种硫酸全部用完,不足的部分由③来补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25%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保留1位小数).
(2)配制时的操作如下,请将操作步骤B、D补充完整.
A.将①②两溶液全部在烧杯中混合均匀;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18mol/L的浓硫酸________mL,沿玻璃棒缓缓倒入上述混合液中,并不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C.将混合均匀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________mL容量瓶中;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振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G.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3)容量瓶使用前需________,瓶上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行操作C前还需注意__________________,否则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 mL 1.0 mol/L盐酸跟50 mL 1.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上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环形玻璃搅拌棒的作用是                 
(2)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教材中说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 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差(t2-t1)/℃
盐酸
NaOH溶液
平均值
1
25.1
24.9
25.0
31.6
6.6
2
25.1
25.1
25.1
30.6
5.5
3
25.1
25.1
25.1
31.9
6.8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 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 k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ΔH=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5)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测量起始温度时需要两个温度计,如果只用一个温度计测量,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 5 mL 盐酸于试管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二)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 1 NaOH溶液和0.50mol·L- 1 的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为                          
(2)装置中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3)写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为57.3 kJ·mol- 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有关内容: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

制备氧气
H2O2→O2
 

制备氨气
NH4Cl→NH3
 

制备氯气
HCl→Cl2
 

(1) 从上述气体制备原理中:从制备过程看,必须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填气体的化学式,下同);从反应原理看,明显不同于其他两种气体的是            
(2) 根据表中所列实验原理,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将其编号填入上表中的空格中。

Ⅰ                      Ⅱ                   Ⅲ                 Ⅳ
(3) 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实验,将氯气依次通过下列装置以验证氯气的性质:

①通入氯气后,A中的现象是            ,整套实验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②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