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试题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高中生物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人体在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相关激素,甲、乙、丙代表相关器官,请回答(在[]中填图中字母或文字):
(1)人在遇到寒冷刺激,身体的温度感受器产生兴奋,以                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到体温调节中枢 [    ]。
(2)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经有关神经的传导通过            方式加速热量的产生,全身颤抖;通过          方式减少热量散失,使面色苍白。体温调节中枢另一方面通过使相应的器官分泌相关激素,从而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产生更多的热量,血液中激素含量增加的顺序依次是[       ]。
(3)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更容易精力集中,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双选)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能双向传递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G蛋白偶联受体调控着细胞对激素、神经递质的大部分应答。下图表示位于甲状腺细胞膜内侧的G蛋白在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形成G蛋白偶联受体后被活化,进而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代谢变化的过程。请回答:

(1)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2)图中过程①需要细胞质为其提供________作为原料,催化该过程的酶是________。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_______。
(3)过程②除了需要图中已表示出的条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项)。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发现有些功能蛋白A分子量变小,经测序表明这些分子前端氨基酸序列正确,但从某个谷氨酸开始以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丢失,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5)图中的生物效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 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用橡皮锤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会引起膝跳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并可能形成新的突触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
①大脑皮层 ②小脑 ③下丘脑 ④脑干 ⑤脊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图),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两处分别为感应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ch浓度(mmol·L-1)
③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
④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0
5.31
0.4
5.00
5.24

A.图中的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
B.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
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离子转运载体抑制剂)后,是如何变化的(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顶级杂志《自然神经科学》刊登文章指出,当人们在挠痒时,会刺激同一皮肤部位的各种疼痛和触觉感受器,痛觉和触觉感受器会产生一种“周围抑制”效应,瘙痒感就被短暂地“关闭”掉了。请据此推理,抗组胺药、类阿片拮抗药等可暂时减缓瘙痒感的原理最可能是(  )

A.阻止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
B.激活瘙痒部位的痛觉和触觉感受器
C.使传递瘙痒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
D.激活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刺激部位
反 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
①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②感受器和效应器
③感受器
④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⑤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A.②或④或⑤     B.②或③或④
C.②或③或⑤     D.①或②或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病毒感染→人体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A细胞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下图为两个神经元之间局部结构的放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相关受体结合导致C1-通道的开启
B.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完成细胞内信息交流的功能
C.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具通透性造成K+内流
D.甘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