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该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
B.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
C.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
D.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
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是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两个品种,经杂交后得到F1,F1自交后得F2。请回答:
⑴上述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属于 。
⑵ F2中共有 种基因型,其中最理想的基因型是 。
⑶在3200株F2中,理论上计算符合生产要求的有 株
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马铃薯植株,当该植株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正常联会,形成12个四分体。马铃薯正常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数是( )
A.2 | B.3 | C.4 | D.6. |
多倍体育种过程中常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刚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
A.促进染色体复制 | B.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
C.促进细胞分裂 | D.抑制高尔基体的活动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基本方法是将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从而选育出优良的水稻品种。其利用的遗传学基本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 B.基因重组 | C.单倍体育种 | D.多倍体育种 |
小麦的高秆 (D) 对矮秆 (d) 为显性,抗锈病 (T) 对不抗锈病 (t) 为显性。锈病是锈菌引起的,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有人做了如下实验:让高秆抗锈病与矮秆不抗锈病的两个品种杂交, F1全为高秆抗锈病, F1自交得 F2419 株,其中高秆抗锈病为 236 株、高秆不抗锈病为 78 株、矮秆抗锈病 79 株、矮秆不抗锈病为 26 株。试分析回答:
(1) 通过后代表现型的数量关系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_________ 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 定律。
(2) 亲本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
(3) 在F2新出现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新类型的比例为 _________ 。
(4) 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小麦是人们所需要的优良品种。在利用题中亲本培育过程中,应在 代选出矮秆抗锈病小麦,然后 ,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即为人们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
①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羊 ②通过低温诱导培育出无子西瓜 ③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④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A.① | B.①② | C.①③ | D.③④ |
根据所学的杂交育种知识从理论上分析,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 | B.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 |
C.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 | D.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 |
已知水稻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某科研人员以纯合高茎感病为母本,矮茎抗病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收获F1种子。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生长环境中,播种所有F1种子,再严格自交得F2种子,以株为单位保存,最后播种F2种子,发现绝大多数F1植株所结的F2种子长成的植株出现高茎与矮茎的分离,只有一株F1植株(X)所结的F2种子长成的植株全部表现为高茎,可见这株F1植株(X)控制高茎的基因是纯合的。请回答:
(1)据分析,导致X植株高茎基因纯合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母本自交,二是父本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可分析F2植株的抗病性状,分析F2植株抗病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如果是由于母本自交产生的,F2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如果是由于父本控制矮茎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产生的,F2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2)某育种人员想利用现有的高茎抗病、高茎感病、矮茎感病三个纯合亲本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获得矮茎抗病新品种,应选择表现型分别为____________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在F2性状符合育种要求的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某育种人员觉得杂交育种时间太长,因此他选择了从(2)中F1开始的最快育种程序,请画出育种过程的遗传图解,并作相应的文字说明。
某种观赏性鱼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这种观赏性鱼有多对相对性状如眼型有正常眼、非正常眼等,尾鳍有单尾鳍、双尾鳍等,体色有白色、紫色等。
(1)某科学家分析,一条纯种雌性金鱼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由正常眼突变
为非正常眼,用该金鱼与正常眼雄鱼杂交,F1雌雄金鱼中均有正常眼,也有非正常眼。则在非正常眼和正常眼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判断理由 。
(2)第(1)题中杂交实验的结果能否确定控制眼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或常染色体上?
。
(3)如果已经证实控制尾鳍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单尾鳍对双尾鳍显性。某养殖场出于生产的需要.需要通过杂交育种培养出一批在金鱼鱼苗期就能识别出雌雄的鱼苗,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用的杂交方案。(提供的成鱼有单尾鳍的雌雄鱼,双尾鳍的雌雄鱼。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方案,尾鳍的基因用F、f表示。)
(4)中国动物遗传学家陈桢证明金鱼体色的遗传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白色是由四对隐性基因(aabbccdd)控制的性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而四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时,就使个体表现为紫色。观察发现紫色鱼的体色深浅程度随显性基因的数目增多而加深,则紫色最深的金鱼其基因型应该是 ,用紫色最深的紫色鱼与白色鱼杂交得到足够数量的F1,让F1雌雄鱼杂交,得到F2个体,若F2个体的各表现型成活率相同,则F2中紫色个体和白色个体的比例理论上应该为 。
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显性基因B可抑制显性基因A的表达,其生化机制如右图所示。请据此回答:
(1)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有可能是 ,开白花的纯种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
(2)通过图解可知:基因A和基因B是通过控制 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实现对花色的控制的。
(3)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用开纯种白花植株设计杂交育种方案如下:
①选择基因型为 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F1;
②让F1植株自交获得F2;
③从F2植株中选择开黄花的个体进行自交留种;
④重复步骤③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4)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控制报春花花色遗传的两对基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填“是”或“否”)。
②F2中开黄花与白花的植株之比为 。开黄花的F2植株自交,后代中开黄花的纯合子占全部F3植株的 。
③上述方案利用的原理是 ,但具有育种周期过长的缺点,若采用 育种方法则能够克服这一缺点。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