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请回答:
(1)某生物小组为验证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锥形瓶三个,分别标记为1、2、3号,均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再在1、2、3中加入同样的金鱼,2、3号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均用橡皮塞塞紧,然后放在阳光下。
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瓶号 |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周) |
3 |
11 |
25 |
① 2号和3号锥形瓶相比较,2号锥形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主要说明 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② 两个锥形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③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最少答出两项) 。
(2)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第4号锥形瓶,第4号锥形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 号锥形瓶作对照。
第二步: 。
第三步: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
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
(3)下面甲、乙两图表示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其中表示热带雨林的是图 ,这是因为 。
科学家曾对一个由植物、田鼠和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
Ⅰ |
Ⅱ |
Ⅲ |
GP和NP |
GP=55.6×102 NP=1.3×102 |
GP=176×103 NP=6×103 |
GP=59.3×106 NP=49.5×106 |
NP/GP |
0.02 |
0.03 |
0.85 |
R |
54.3×102 |
170×103 |
8.8×106 |
未利用 |
—— |
62.8% |
99.7% |
(1)田鼠所代表的食物链环节是 ,其呼吸产生的能量用于 。
(2)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 。
(3)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原因是 。
目前,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甚至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
(1)在如右图所示食物网中,若人体要得到1KJ的能量,玉米至少要固定________KJ的太阳能,鸡和害虫的关系是________。
(2)如果将原来膳食结构鸡肉:粮食=1:3,改为膳食结构为鸡肉:粮食=1:5,理论上,玉米供养的人数将会________(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________。人类要最大限度地获得能量,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3)在一年中,玉米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除图中所示的能量外,还将有三部分能量,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未被利用的。
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早和栉毛虫间的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两组实验: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如甲图所示;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如乙图所示。
I.(1)两种生物中, 是捕食者。
(2)若右图表示大草履虫迁入新的人工生态系统后,种群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该种群的增长方式为 。经调查,在第10年时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只。
II.右图表示一个简单的食物网,如果要使B尽量多地从A获得能量则A→C和A→B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是 和 。若人们将(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会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根据下面的碳循环示意图7—13回答问题:
(1)从微观上看,过程③主要是在细胞内 进行的。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①是 ;碳主要以 的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3)参与过程④的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 。它们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 。
(4)太阳光能在植物体内的转换过程为 。
(5)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流动;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 ,因而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
(6)从上图可知,减少温室效应的最关键的措施是:
第一: 。
第二: 。
根据某生态系统的相关图示,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在此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猫头鹰占有___________个营养级。如果猫头鹰的体重每增加1㎏,则至少需要草_________㎏,至多需要草________㎏。
(2)在此食物网中,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组)
(3)根据能量流动的图示可知,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图中的箭头 ;三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应属于图示中的箭头 。(用图中的①---?来表示)
(4)从不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的多少来看,图中②③④的特点是___________。
某红树林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由滩涂、红树林、围基鱼塘等部分组成。生物兴趣小组对红树林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生态系统调研活动,请回答下列调研中的有关问题:
(1)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时,由于鼠妇、蚯蚓等小动物活动能力强,又因为身体微小,故常利用 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2)红树林群落中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对种群生存的意义是 。
(3)兴趣小组成员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下图)。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A代表____,C代表 。同学们观察到黑脸琵鹭处在图中的最高营养级,则黑脸琵鹭增重0. lkg,至少需要生产者____kg。
(4)对某些运动类群进行解剖发现它们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
动物类群 |
消化道内容物 |
|||||||
植物 |
昆虫 |
螺 |
沼虾 |
鱼类 |
蛙 |
蛇 |
鸟类 |
|
蝗虫 |
√ |
|
|
|
|
|
|
|
螺 |
√ |
|
|
|
|
|
|
|
沼虾 |
√ |
|
|
|
|
|
|
|
鱼类 |
√ |
|
√ |
√ |
|
|
|
|
蛙 |
|
√ |
|
|
|
|
|
|
鸟类 |
|
√ |
|
√ |
√ |
|
|
|
①上表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乏的成分有____。
②上表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 ,鱼类与螺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为 。
(5)有科学家对一棵树的价值有以下的说法:如果将这棵树伐倒,把木材卖出,这棵树可以卖到50元;如果把这棵树的木料做成家具,此树可升值至1000元,但如果让其继续生长,则这棵树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局部环境,制造氧气等,它的价值可以高达30000元。将树木料做成家具是利用其直接价值,而其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环境是其 。
下列图示中甲、乙显示植物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和相关生理过程;丙、丁表示种植蔬菜的大棚剖面图(棚顶的草席是用草制成的覆盖物)和一天中大棚内CO2浓度变化的曲线,其中在c—d期间打开大棚通风口。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①图甲中表示阳生植物的曲线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叶肉细胞在b点时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中“1”过程是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上进行的。连接“1”和“2”的关键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可分成两步,第二步的发生在C4植物与C3植物体内部位并不相同,其中C4植物发生在_________ __ _。
(2)图丙大棚通风后CO2浓度有所上升,但浓度仍低于棚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_;盖草席后,CO2浓度迅速上升,但f点以后上升趋缓,其原因是_______ _____。
(3)从图丁曲线变化分析,增施CO2气肥比较好的区段是______ 。
A.a—b | B.b—c | C.b—e | D.c—d E.b—d |
(4)大棚中补充CO2气肥,并不能代替土壤施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相反,生产中大棚比同期大田还要多施水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
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系统内各生物成分。请分析回答:
(1)在物质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 。若A增加100 kg,则最多需要C kg。
(2)A的同化量少于D的同化量的主要原因是:
① ;
② 。
(3)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因受生活条件改变的影响而发生适应性变异,这种变异属于由环境引起的表现型的定向变异,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请依据“中心法则”的观点进行解释
。
(4)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升高的趋势,其根本原因是①
② 。
(5)春天,牧草返青时,食草动物纷至沓来.这体现了生态系统 的功能.
生态系统中氮循环和碳循环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图,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 动植物遗体中的含氮有机物被腐生微生物分解成的物质A是 。
⑵ 如果B是蓝藻,哪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阻抑了该系统的水华现象 (填标号)。
⑶ 培养完成⑦过程的微生物时,所需的碳源是 。
⑷ 若C是一个种群,用种群密度标记重捕法调查其数量。
经调查,第一次捕获60个,作上标记,第二次捕获20个,其中有标记的4个,如果该种群平均每个个体重4kg,则B至少有 kg才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⑸图中 所(填标号)代表的内容能体现出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全球只剩下不到100只,野外生存的华南虎已极少发现。一只虎至少需要15到30平方公里的活动空间,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华南虎的栖息地碎裂化、岛屿化,很难满足华南虎的生存和繁殖的要求。下图为某地华南虎秘处的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 固定太阳能的总量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确保华南虎的能量需求,这些能量至少要达到华南虎自身能量的 倍。
(2)在图中的营养结构中,乙和庚种间关系为 。
(3)这个生态系统由图中生物和 共同组成。
(4)当栖息地碎裂化、岛屿化时,华南虎的生存和繁殖变得异常困难的原因是:
下图方框内为某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括号内前一数值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的总能量,后一数值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同化的总能量,单位为J/(cm2·a),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________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________。
(3)由图可知,下一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包括________。(从供选答案中选择,填序号)
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部分能量被呼吸作用消耗;
②上一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③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4)据资料显示,该生态系统每年7~8月份突发“鱼病、鱼死”现象,且有进一步严重化趋势。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验证其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
(一)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锥形瓶三个,分别标记为1、2、3号,均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再在1、2、3中加入同样的金鱼,2、3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均用橡胶塞塞紧,然后放在阳光下。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瓶号 |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周) |
3 |
11 |
25 |
(1)1、2、3号锥形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号和3号锥形瓶相比较,2号锥形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主要是说明________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3)________两个锥形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4)3号锥形瓶的金鱼最后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阳光(能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第4号锥形瓶,第4号锥形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________号锥形瓶作对照。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
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各地规模化养殖发展很快,畜牧业已逐步由农村副业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但规模化养殖场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必须对养殖业污水进行处理和生态综合利用,右图是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人工湿地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 和 。
(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3)该人工湿地中的浮游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为藻类等植物提供了充足的 。
(4)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不能仅仅依靠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还应该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理由是 。
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_+B_+C,D为分解者,能量右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人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能量,则乙、丙分别表示:乙、 丙、 。圆褐固氮菌可能参与其中的 过程(填图中序号)。
(2)大气中的CO2进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理过程是 ,碳在生物群落内以 形式进行传递。
(3)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 (填“K”或“K/2”)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为 。若要提高生态系统的抵
抗力稳定性,二般可采用的措施为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