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外贸中,‘只卖不买’导致外银大量流入……‘白银时代’之说是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中心和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三分之一这两个说法的叠加。”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闭关锁国”使中国成为全球贸易中心 |
B.合理的经济政策使清朝进入“白银时代” |
C.自然经济下清朝前期仍是世界经济大国 |
D.广州十三行推动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市场 |
上(宋高宗)谕大臣:“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材料表明宋朝商业环境宽松的直接原因是
A.传统的经济政策发生变化 |
B.政府需要增加财政收入 |
C.有识之士倡导“工商皆本” |
D.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带动 |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
从下列两表中能看到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
B.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自然经济基本瓦解 |
C.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应运而生,艰难发展 |
《明世宗实录》载:“先是都察院差御史巡盐,(皇帝)批答稍误,以未下阁臣票拟也。刑科给事中黄臣谏曰:‘我朝设立内阁,……凡百章奏,先行票拟。今使内阁虚代言之职,中贵肆专擅之奸,关系匪轻,渐不可长。容臣封还原本,以重命令。’疏入,即改批如制。”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阁臣票拟严重制约了皇权 | B.内阁地位较明初大为下降 |
C.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 | D.皇帝批答须先经内阁票拟 |
明朝时“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于北”。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大布商,你会选择以下哪些经营方式?( )
①为了安全和方便,搭乘轮船进行长途贩运
②和同乡布商结伴北上贩棉,南下购布
③为了节省成本和获取更多利润,将棉花直接交给松江织户加工,支付一定薪酬
④少部分货物在国内异地销售,大部分货物雇船运往东南亚销售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明成祖认为应该向外商征税
②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③明成祖认为明朝的纲常文德重于经济利益
④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
B.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
C.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
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
陕西民谣:“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 这个“集”在宋代应属于
A.城市 | B.都市 | C.夜市 | D.草市 |
读下图,我国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有
A.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
B.“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 |
C.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 |
D.“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
我国古代秦朝至清朝,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
①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权力 ②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③对边疆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
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
B.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
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
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