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武帝纪》:“朕郊见上帝,……见群鹤留止,以不罗罔,糜所获献。荐于泰畤,光景并见。其赦天下。”上述现象反映了下列哪一思想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
B.“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 |
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佛教的因果循环 | B.法家的严刑峻法 |
C.道家的无为而治 | D.儒家的天人感应 |
史学家曾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
A.商周时期 | B.秦汉时期 |
C.魏晋时期 | D.隋唐时期 |
秦以三晋法家指导政治,汉初黄老学说显示了南方楚文化的影响,而汉武帝时期的儒家独尊,则是东方齐鲁文化的胜利。这说明秦汉时期
A.统治者的偏好决定政策走向 | B.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
C.忠孝仁义是百家的共同观点 | D.帝国的政治文化渐趋定型 |
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发生改变 | B.主流思想发生变化 |
C.民间向学之风兴起 | D.西汉君主重用儒者 |
“吾国当西汉时,学术之中心,在于学校。魏晋以后,则学校有名无实,教育之权,遂全移于私家之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儒学至尊的地位被取代 | B.私学兴起与思想界的繁荣 |
C.专制集权制度遭到削弱 | D.造纸术改进推动文化传播 |
下列观点或学说中,包含有约束君主意图的是
A.“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 B.“天人感应” |
C.“为政之要,在于用人” |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图为“熹平石经”的残石。该石经由《诗》、《书》、《春秋》等七经组成并立于洛阳太学。这一残石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A.隶书始于秦朝 | B.民间入仕风气高涨 |
C.儒学的官方化 | D.国家教育系统建立 |
1758年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乾隆应对“霾灾”的做法受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A.孔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阳明 |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 )
A.韩非子 | B.孟子 | C.董仲舒 | D.朱熹 |
“熹平石经”是东汉熹平年间,为正定六经文字而镌刻的,因用一种字体书写,又称“一体石”。图为石经的部分残石及拓文。下列围绕石经的说法,有误的是
A.残石上文字的字体应该是隶书 |
B.反映了东汉学术思想的繁荣 |
C.有助于研究儒学文献的演变 |
D.是研究汉代儒学的第一手资料 |
《中论》中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又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主张上述思想的是()
A.道家 | B.墨家 | C.佛家 | D.儒家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