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的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 )
A以礼入法 B动机是否善恶 C君命不可违抗 D严刑峻罚
“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
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天人感应”学说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
C.“大一统”的主张 | D.“三纲五常”学说 |
下列对“人与自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完全没有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
B.陶渊明的田园诗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恬淡 |
C.唐诗“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反映的现象不利于生态平衡 |
D.唐朝时期围湖造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 |
唐代儒学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在孔庙设立国学,请名儒讲学 ②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③儒家经典有了标准读本 ④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走西口》中田耀祖将田家大院赌输给夏三之后,淑贞将家中祖传的乾隆御赐的“仁义礼智信”牌匾摘下来带走。历史上最早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的是
A.孔子 | B.孟子 | C.董仲舒 | D.朱熹 |
在汉武帝以后,儒学长期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哲学,主要是因为它倡导
①“君权神授”②“大一统”③“民贵君轻”④“君舟民水”
A.①②B.②③C.①③O,③④
魏晋时期,儒学面临严峻挑战,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主要原因是
A.儒家从此走向没落 | B.社会动荡不安 | C.统治者提倡三教合一 | D.佛教道教学说的扩张性 |
从汉武帝起成为国家规定教科书的儒家经典“五经”是指
A.《诗》《书》《礼》《易》《春秋》
B.《尚书》《书》《礼》《易》《春秋》
C,《诗》《春秋繁露》《礼》《易》《春秋》
D.《尚书》《春秋繁露》《礼》《易》《春秋》
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与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
B.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 |
C.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 |
D.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 )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
B.汉武帝亟须从“无为”转向“有为” |
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
D.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
B. |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
C. |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D. |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
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 | 《春秋》 | B. | 《论语》 | C. | 《孟子》 | D. | 《易经》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