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明理学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有人认为,如果仔细考察宋朝时所发生的某些变动,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它们不但显示出典型的“现代”特征,而且预示着七八百年后改变欧洲面貌的种种变迁。下列现象符合上述结论的是(   )

A.城市经济繁荣 B.土地兼并严重
C.程朱理学产生 D.科举制度完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
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譬如扇子只是一个扇子,动摇便是用;放下便是体;才放下时便只是一个道理;及摇动时,亦只是这一个道理。”在此,朱熹主张(    )

A.感知是先验的、第一性的
B.物质属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C.形而下的扇子是具体的存在
D.理是先于物质存在的实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夫之认为“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不同”。这一主张(   )

A.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教条
B.反对“天理”是世界本原思想主张
C.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D.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阳明批评理性主义“致知”的偏失,他强调人的尊贵品质在于他的“良知良能”,主张人应该从“致知”升华为“致良知”, 康德强调:不是上帝制造了像他自己一样自由、平等、博爱的人,而是信奉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需要一个上帝作为其信奉的理性依据,并且这个理性具有超人的上帝属性。在这里,王阳明和康德实际上都

A.反对上帝,自觉理性 B.强调博爱与平等
C.强调理在先气在后 D.认识自我的纯粹理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

A.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B.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解释的是

A.孟子的仁政思想
B.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C.“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程文集》载:“以富贵为贤者不欲,却反人情。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该观点

A.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 B.阐述先理后物的哲学观点
C.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王阳明提出的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是

A.心外无物 B.知行合一
C.致良知 D.天人合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张载等人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以及办“义仓”“义学”“义冢”等等。这一风气逐步盛行的原因是

A.重建上古宗法制度 B.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C.强化对户籍的管控 D.儒学深入社会生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汉朝以后到唐代,儒学的内在传统中断了,变成了比较注重文献、历史,宋代的理学就致力予把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接续起来静。宋代理学接续“儒学内在传统”的是

A.理生万物 B.格物致知
C.心即理也 D.强调人格、修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秀才李毓秀作,“总叙”部分是: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包含了孝敬、信用、仁爱等思想主张
B.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C.在社会上起到了道德教化的积极作用
D.是宋明时期理学思想的根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阳明在《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

A.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达到本善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   )

A.欣赏自然、移情易性 B.存天理、灭人欲
C.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D.自我完善、君子气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有位思想家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说:“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这位思想家是

A.朱熹 B.王阳明 C.顾炎武 D.王夫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