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哲学突破时代”的东西方思想巨人,各自影响着东西方思想的发展。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
①强调民主的作用 ②重视道德的意义 ③追求社会的平等 ④肯定人的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苏格拉底常站在雅典街头向各种人发问,他的目的是要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观念进行检讨,探索其正确与否,以此来追问宇宙和人生的真谛。”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维护城邦民主制度 | B.重视知识与理性 |
C.鼓吹神本主义思想 | D.倡导法治与民主 |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中西方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这些共通之处包括
①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②伸张个性,追求自由
③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④遵从理性,反对权威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
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
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
“诡辩派的相对思想、怀疑态度和个人主义,不可避免地受到苏格拉底坚决的反对。这种情况促进了新哲学运动的发展。”苏格拉底反对的人是:( )
A.泰勒斯 | B.普罗泰格拉 | C.梭伦 | D.庇西特拉图 |
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把苏格拉底视为先驱和战友,主要因为苏格拉底
A.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 B.尊崇理性、追求自由 |
C.强调“信仰得救” | D.提出“主权在民” |
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结合这段材料来看,下列关于智者学派的评述错误的是( )。
A.呼应了希腊社会中人的地位日益突出的现实 |
B.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尝试 |
C.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
D.使人的自我意识从原始宗教的统治下觉醒过来 |
拉莫特·勒瓦耶在其著作《异教徒的德行》中写到:“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以下能够充分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他们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 B.他们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 |
C.他们都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 D.他们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
苏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提出“认识你自己”,把思考重点从自然引向自我
②提出 “美德即知识”,启发人们去追寻人生真谛
③把古希腊哲学发展为一门研究人的学科
④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苏格拉底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据此,苏格拉底认为
A.美德和人性两者不可兼而有之 | B.追求理性是哲学的最高境界 |
C.道德感化是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 | D.美德是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最应该出自于
A.苏格拉底 | B.彼特拉克 |
C.马丁•路德 | D.孟德斯鸠 |
在欧洲文化史上,苏格兰拉底被誉为“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以下言论能体现其对真理矢志不移追求的是
A.“顺应自然的生活是至善的生活” |
B.“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人的” |
C.“未经过考察的生活并不值得过” |
D.“须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
苏格拉底拿出一只蜡做的假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假如亚里士多德在场他的反应最可能是( )
A.与其他学生一样的反应 | B.实事求是,说出真相 |
C.不敢说出真相 | D.不会有任何反应 |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
A.苏格拉底 | B.普罗泰戈拉 | C.但丁 | D.彼特拉克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