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几个中文系学生看了这段话,对“那时”具体是指哪个时期意见不一,他们向一位历史系教授求教,得到的答案是指
A.戊戌变法时期 | B.辛亥革命时期 |
C.新文化运动前期 | D.国民大革命时期 |
“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最进步的思想。”(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常胜军”首领戈登语)对这里“最进步的思想”的正确理解是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清朝统治 | B.改革封建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
C.“师夷长技以制夷” | 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 |
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生产技术
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马克思曾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合评价
A.毛泽东思想 |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
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D.新文化前期的指导思想 |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
A.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 B.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 )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无产
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
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失败 |
B.工农运动的发展 |
C.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
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
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随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
今之俄土是也;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回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也。若是者,知
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A.建立民主共和 | B.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
C.实行君主立宪 | D.向德、俄学习 |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迂腐思
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
洗刷的干干净净。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国招牌也是挂不住的。”资料反
映的历史事件
①它所倡导的最重要的政治观念是民主
②其兴起是推翻帝制、实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要求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应
③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④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存在全盘否定的倾向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
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
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
A.维新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陈独秀说:“孔子之道,施于今日之社会为不适于生存,任诸自然之淘汰,其势力迟早必归于消灭。”陈独秀批判孔子思想所运用的思想武器是( )
A.马克思主义 |
B.三权分立学说 |
C.社会进化论 |
D.“师夷制夷”主张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进入了哪个阶段?( )
A.物质技术 | B.政治制度 | C.思想文化 | D.实业教育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