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学者辜鸿铭说:“自严复译出《天演论》,国人只知物竞天择,而不知有公理,于是兵连祸结。自从林纾译出《茶花女遗事》,莘莘学子就只知男欢女悦,而不知有礼义,于是人欲横流。以学说败坏天下的不是严、林又是谁?”由此看出,言者( )
A.反对洋务运动举措 | B.质疑西学东渐影响 |
C.否定变法维新思想 | D.批评西方文明成果 |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些人的代表是
A.魏源、林则徐 | B.康有为、孙中山 |
C.陈独秀、胡适 | D.毛泽东、邓小平 |
“八荣八耻”第三条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与下列哪一运动思想主张的内涵相一致
A.维新运动 | B.辛亥革命 |
C.太平天国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 | B.西学 |
C.民权 | D.科学 |
下侧图片为清末福州传教士医生雅丹金接受官方赠匾,这反映了( )
A.清朝末年“西学东渐” |
B.国人开始接受西方医学 |
C.西医传播得到朝廷支持 |
D.沿海民众容易接受西学 |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
一位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
B.李贽笔下的孔子 |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
有学者认为,康有为颠覆了儒家的正统经学史学,这己经预示着后面将有更加猛烈的风潮,不仅包括政治革命,而且包括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 |
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 |
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
D.维新变法更有利于推进社会进步 |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则徐 | B.曾国藩 | C.孙中山 | D.康有为 |
研究者发现,自戊戌变法失败后,当时思想界在讨论中中国的这种问题时,大都不再使用传统的儒学语言,而改为运用近代西方的社会政治理论语言。这种现象说明( )
A.传统的君主政体已不再为资产阶级所认同 |
B.清朝专制统治的正当性受到质疑 |
C.戊戌变法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 |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观察下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
B.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 |
C.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
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 |
蔡元培曾经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他于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
A.都提倡吸收外来文化 | B.指导思想皆为理性主义 |
C.内容都蕴涵人文主义 | D.都主张古典文化的复兴 |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早年守寡,因害怕被婆婆卖掉而跑到鲁四老爷家做帮佣,但还是被婆婆卖给了贺老六。不料贺老六病死,儿子也被狼吃掉,于是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她怕死后被阎王分尸,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鲁迅表达的思想主要是( )
A.痛斥封建礼教的本质 | B.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
C.彻底否定传统道德 | 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