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龙应台说:“革新制度、提升文化,抽丝剥茧地理清问题所在,看准了问题下手,需要…长程的眼光,宽大的器识。”以下各项中,最适合给这句话作注解的史实是

A.洋务派根据对西方的了解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
B.维新派依据对西方的考查认为中国应实行君主立宪制
C.王明主张社会主义革命与民主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D.斯宾诺莎根据荷兰国情提出三权分立的主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年夏,书商晏海澜发现八股、诗、赋、楷法等科举应试的旧学书籍无人问津,自己大笔投资折损,于是转而售卖算学、医书等新学书籍,火爆一时。不料,数月之后,新学书籍又无人问津,旧学书籍重新红火,晏氏新书投资又打水漂。这一个案一定程度上折射出

A.中国近代化深入发展 B.晚清出版业受到严厉打击
C.弃文从商成为时代潮流 D.近代教育转型的艰难曲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所倡导学习西方的思想理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是书何以作?曰:…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B.“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
C.“信其改从西法,革故取新,卓然能自树立。”
D.“犹谓议院不可行哉?而犹谓中国尚不亟行哉?噫!傎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与上述观点一致的主张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的各种节日近年来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影响颇大,例如“圣诞节”在中国各大城市成为狂欢节,商家抓住时机促销,也成为购物节。对这种现象到底是西方文化对中国直接冲击,还是异化,专家众说不一。因此有必要对西方文化历史有基本的了解。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圣诞节主要是为了纪念救世主耶稣基督的复活
B.如今以色列犹太人和西欧人宗教信仰是一致的
C.圣诞文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
D.圣诞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圣诞老人给世人带来平安和好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午战争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当时的中国政府作何反应(   )

A.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B.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运动
C.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 D.资产阶级兴起维新变法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分析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是中国近代史中诸派的救国思想,其中能印证张鸣教授观点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D.设议会、开国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大纲》中写道:“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这一论述主要是针对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国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变局论”流行开来,以下属于这一时期“变局论”思想的是

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D.“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3年,宁波知府毕永绍为美国华盛顿纪念塔赠送石碑,碑文摘自原福建巡抚徐继畲的《瀛环志略》:“华盛顿……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清政府认为毕永绍献媚夷首,遂将毕永绍罢免。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清朝抛弃了天朝上国心态 B.徐继畬、毕永绍卖国献媚
C.徐继畬属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D.徐继畬具有民主革命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60年代的“体用之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体上局限于“是否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
B.冲击传统“夷夏之辩”的保守观念
C.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D.促使知识分子的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生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
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退步转型 D.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A.经世致用 B.“中体西用”
C.维新思想 D.“兼容并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3年,宁波知府毕永绍为美国华盛顿纪念塔赠送石碑,碑文摘自原福建巡抚徐继畲的《瀛环志略》:“华盛顿……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清政府认为毕永绍献媚夷首,遂将毕永绍罢免。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清朝抛弃了天朝上国心态
B.徐继畲、毕永绍卖国献媚
C.徐继畲与魏源同属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D.徐继畲具有民主革命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思想的萌发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