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 B.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
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 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
某学者曾说:“他的思想中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呼声,有过倾慕资产阶级政体的闪光,然而他却跳不出封建忠君思想的窠臼,可悲地扮演了为封建社会炼石补天的角色。”这位学者评价的是
A.魏源 | B.曾国藩 | C.洪仁玕 | D.郑观应 |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1865年 |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1894年 |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1903年 |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1913年 |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他”把自己为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所作的探索,描绘为“创榛辟莽,前驱先路”。他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他”是
A.魏源 | B.郑观应 | C.康有为 | D.孙中山 |
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
A.政党力量多元化 | B.政权更替频繁 |
C.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 D.民主革命任务完成 |
下列关于李鸿章的评价,与清政府立场相近的是
A.“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匠” |
B.未改变中国之现状,未带领中国走向富强 |
C.“中兴名臣……生平以天下为几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 |
D.“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
由洋务派创办的《两国近事汇编》(1873年—1900年)在介绍某国情况时,提及其“各工会会议,藉境内高室积产,按名公晰,以赡贫困,其工值所得亦公晰,以均有无”。该记载反映了
A.“中体西用”之说 | B.《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 |
C.社会契约论的观点 | D.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想 |
近代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D.洋务运动、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
王富仁教授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每30年就有一个文化周期:1859-1889-1919-1949-1979-2009,每一阶段都有文化的具体特征。其中对1889-1919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从学制度到学思想,国人的思想解放不断加深 |
B.“中体西用”的主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
C.马克思主义从传入到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 |
D.这一时期的各种思想“犬牙交错”,异常复杂 |
下列各选项中,中外作品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A.魏源《海国图志》与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
B.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但丁《神曲》 |
C.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D.曹雪芹《红楼梦》与贝克特《等待戈多》 |
就下列有关历史文献所反映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① ② ③
A.文献①的核心思想即洋务派的宗旨 |
B.文献②的核心思想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C.文献③的核心思想是宣传维新变法 |
D.文献②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张和社会发展趋势相矛盾 |
冯桂芬在《制洋器议》中指出,“今者诸夷互市,聚于中土,适有此和好无事之间隙,殆天与我以自强之时也”。材料中“自强之时”的说法主要源于( )
A.诸夷侵略要求得到满足。 | B.诸夷与清政府开始公开勾结 |
C.诸夷已放弃了武装侵略方式 | D.诸夷齐聚中土利于清政府“以夷制夷” |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制不良。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下列思想主张与三个时期中国人的探索顺序相对应的是( )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赛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②③① | D.①③② |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
A.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 | B.孙中山——蔡元培——曾国藩 |
C.曾国藩——孙中山——蔡元培 | D.蔡元培——孙中山——曾国藩 |
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A.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B. | 祖宗之法不足守 |
C. | 变者天下之公理 | D. | 托古改制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