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高中历史

下面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本店售书目录
①《共产党宣言》 ②《庶民的胜利》 ③《列国陆军制》
④《儒门医学》   ⑤《汽机新制》……
开明书店     1921年12月20日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①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叫    ;材料是:    。

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 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时人对中国近代某一著述的评论:“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请判断此书应该是

来源: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  

A.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备受列强凌辱,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世界形势,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逐渐将中国引向近代化的道路。中国迈出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是

A.林则徐编译《四洲志》 B.魏源编撰《海国图志》
C.洋务派“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 D.戊戌变法
来源: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能分别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来源: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关于洋务派的评价,不属于维新派对其评价的观点是

A.……实不知国务之人也。……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
B.“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C.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能言矣。
D.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来源: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对促进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起了重大作用的著作是
          
A              B             C               D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来源:2010年模拟考试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库全书》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注:希望朝廷部分采用)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我国近代史上在实践中直接运用和发展了这一论调的政治派别是(   )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改良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农民阶级
来源:2009年枣庄市高二期末考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出现“新思想的萌发”,“新思想”的实质是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来源:2009年高二历史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犹若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夫财者亿兆养命之原,自当为亿兆惜之,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如若)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为计!
——林则徐奏稿
材料二 此次本大臣自京面承圣谕,法在必行,日既带此关防,得以便宜行事,非寻常查办他务可比。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谕各国人呈缴烟土稿》
材料三 曾国藩是一个不自愿的开风气之先者。……曾国藩是一个识时务者,但又背负着几千年历史的沉积。……在洋务派中,他是第一个师法西洋新文化的人,又是真诚地留恋中国旧文化的人。
——《曾国藩简论》
材料四 张之洞在中法战争后冷静地总结经验教训时说:“自法人启衅以来,历考多处战事,非将帅之不力,兵勇之不多,亦非中国之力不能制外洋,所以不免受制于敌,实因水师无人,枪弹之不具。……兹虽款局以定,而痛定思痛宜作卧薪尝胆之思,及今不困,更将待何?”
——《张之洞对近代企业的贡献》
回答: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特点,以爱国主义为主线,评析林则徐、曾国藩、张之洞的思想,并归纳他们思想的共同点。(限180—20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鲁迅对中体西用的描述是:“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持这种主张的主要是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激进民主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最重要的新现象是:

A.反对封建纲常 B.提倡“经世致用”
C.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 D.“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主要“新”在:

A.觉察到空谈义理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B.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除弊端
C.抛弃“天朝上国”观念,开始注目世界 D.主张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来源: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思想的萌发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