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国学”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近代以来,国学的含义发生变化,指的是“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国学大师章太炎认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能立者也。”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大盛于20世纪20年代。国学的兴起与大盛从侧面反映了
A.传统华夷观念的固化 | B.“中体西用”思想的延续 |
C.近代化道路受到质疑 | D.对向西方学习的反思 |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 | B.主权在民 | C.君民共主 | D.民贵君轻 |
王国维在1911年曾说:“中国今日,实无学之患,而非中学西学偏重之患……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虑二者之不能并立者,真不知世间有学问事者矣!”这表明他
A.否认中西学的差异 | B.倡导中西学兼收并蓄 |
C.主张“中体西用” | D.理性反思新文化运动 |
对外交往是一种文明交流的行为。下列文明成果受到对外交往影响的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命名。这主要反映了( )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 |
梁启超说:“贵族政治者,虽平民政治之蟊贼,然亦君主专制之悍敌也。……贵族之对于平民,固少数也;其对于君主,则多数也。故贵族能裁抑君主,而要求得相当之权利,于是国宪之根本即以粗立。”这表明在粱启超看来
A.贵族政治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
B.贵族政治必须与民主政治相结合 |
C.贵族政治利于抑制君主专制 |
D.贵族政治是民主政治的必经之路 |
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 )
A.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 |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 |
C.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 |
D.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 |
中国近代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再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这一演变反映的实质是( )
A.中国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过程 |
B.中国人从天朝上国向正视现实的态度转变 |
C.近代中国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历史必然 |
D.顽固派和洋务派、顽固派和维新派的斗争 |
下列中国社会发展特征,出现在1895年的是
①清政府失去东亚强国地位 ②维新派发起爱国救亡运动
③重庆等开始成为开放的商埠 ④康有为发起成立保国会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梁启超先生1901年在其《中国史叙论》中,把中国史分成三个阶段,或者叫三个中国,即“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这反映出梁启超
A.以中国中心史观反对欧洲中心史观 |
B.不赞同把中国史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 |
C.是以全球史观研究中国史的第一人 |
D.从中外关系的角度建构中国通史框架 |
“作为这场革命指导理论的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A.否定君主制 |
B.将维新思想付诸实践 |
C.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 |
D.要求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
1898年,京师大学堂开办。1903年清政府改革科举,考试内容转向时务。同年乡试前夕,“大学堂两馆生已纷纷赴汴乡试,所存学生不过30余人……设诸公乡试得意,似略学堂出身为优。”新式教育困境的出现表明
A.废除科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首要途径 |
B.新旧教育体制的矛盾不可调和 |
C.教育改革缺乏社会共识及国家支持 |
D.科举制妨碍学堂的推进和开展 |
19 世纪末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将孔子奉为改革的“先师”,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对以上表述,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 B.重新定义孔子的地位 |
C.肯定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 D.说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