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由此,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材料二:战国时期,很多国家都实行了军功爵,鼓励杀敌求胜。其中秦国最典型。
材料三:魏无乡党之法,唯立宗主督护;民多隐冒,三五十家始为一户。内秘书令李冲上言:“宜准古法: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取乡人强谨者为之。...”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在享有政治权利的资格上,两者有何相同之处?概述其相同影响。
(2)根据材料三,北魏实行过哪两种政治制度?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次改革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日本最初的一批近代企业,主要由国家经营。政府创办近代工业的重点始终放在军火工业方面。……后来,政府开始把一大批官营工矿业转让给资本家。高利贷富商岩畸首先接受了原属土佐藩的轮船,创立了三菱公司。
材料三: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
材料四:日本在明治维新不久后,就开始踏上了一条对外扩张之路。早在1874年“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就提出了征朝(鲜)论,尽管没有立即实施,但却指出了向外扩张的基本方向。……随后一系列的事实说明,日本一直在始终不渝地执行侵略扩张的政策。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工业化起步与英国的主要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并主张对这些邻国采取怎样的政策?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为什么会踏上对外扩张之路?试举两例说明材料中的“一系列事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 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 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回答:
(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3分)对此应如何评价? (2分)
(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2分)其依据是什么? (2分)
(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4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休耕轮作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
——《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 市易法垄断货源,“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结果造成“卖梳朴则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的局面。尽管王安石声称市易法的目的是“通有无,权责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但是实际结果是“官中自为兼并”“商贾为之不行……而上下均受其弊”……市易法之弊,连最初倡行市易法的魏泽宗都“愤惋自陈,以谓市易主者摧固掊克,皆不如初议,都邑之人不胜其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实现人民“殷盛”而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鼓励农耕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谈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世纪时,日本奴隶社会面临严重危机。人们反抗情绪强烈,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皇室和奴隶主贵族之间为了争夺劳动力和土地不断进行斗争。……640年,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留学30多年的高向玄理、南渊请安归国,他们带回隋唐的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并传授给皇室贵族,为日本的封建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公元645年日本进行了一场名为大化改新的变革运动,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礼仪等,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大化改新后日本“遣唐使”陆续又成行十余次,每次都携回大量汉籍佛经,日本朝野上下竞相赞写唐诗汉文。各级学校教授儒学。遣唐使还输入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围棋、相扑、马球等体育活动也是从唐朝传入的。留唐学生、僧人还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创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陷入严重的危机。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下级武士公然违反武家法规,日益强大的大名也开始挑战幕府的权威,美国舰队武力叩关,日本被迫开国。……1871年11月,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大使的48人大型使节团前往欧美考察。他们先后访问了12个国家,认真考察了各国政治、外交、法律、军事、经济、文教、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情况。……1868年至1889年,明治政府推行了“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君主立宪”等一系列改革,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大化改新给日本文化带来哪些影响?(2分,答对2点即得满分)
(2)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有何共同之处?
(3)日本两次改革学习的对象分别是谁?日本选择它们为学习对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一定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到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2)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书籍的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
(4)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
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大都包含着有关土地问题的内容。这些措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解决土地问题的主要措施和历史作用。
(2)简要分析上述三次改革把土地制度变革作为核心内容的原因。
19世纪末,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19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怎样的危机?
(2)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农民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怎样的斗争?其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北宋时期王安石发动了旨在改革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但并未处理好具体实行的问题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所以当时和后人对其变法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转自历史风云网
材料三(司马光说)“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四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4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6分)
(3)结合三四材料分析,司马光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4分)
(4)分析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这种态度的真实意图。(2分)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定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憎尼道士日益增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景文集·上三冗三费疏》
材料二:王安石既执政。神宗曰:“不知卿所施以何为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变,是方今所急也。”
——《二十二史札记》
材料三:“及神宗朝,荆公(指王安石)乘政,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返也。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
——《日知录·宋世风俗》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的三冗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其危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变风俗,立法变”主要有哪三大方面的措施?任意举出每个方面的内容各两条。
(3)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结合史实评述其观点。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我手持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
材料二: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 “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歌元丰,时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逢人欢笑得无愁”
----变法后的情景描写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判断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重要历史事件?各自的目的是什么?它们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三个重要历史事件对当时社会分别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各有什么局限性?
(3)从这三件事情中给我们哪些重要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辄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
——王安石
材料二 在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之前,埃及的教育十分落后,全都是宗教性的,缺乏世俗教育。各地有一些私塾,只教儿童背诵《古兰经》。高等学府是爱兹哈尔清真寺,只开设宗教、语言、伊斯兰教法律等课程。阿里执政以后,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在各地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校、步兵学校、医学院、兽医学校和农学院等,用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了向这些学校输送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学生,他还创办了世俗中学和小学。这些学校属陆军部管辖,实行免费教育,学生食宿在校,还能领取少量津贴和衣服。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帮助管理学校,同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阿里还开办了一所语言学校,培养埃及本国翻译人员,把大批军事和科技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
(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王安石对教育进行了怎么样的改革?
(2)根据材料二,根据阿里教育改革的措施。
(3)以上两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教育改革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
根据所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相关内容,中外历史上改革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A.改革是思想解放的重要形式;B.改革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C.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尚书于果曰:“自先帝以来,久居于此,百姓安之;一旦南迁,众情不乐。”(孝文)帝曰:“今代在恒山之北,九州之外,非帝王之都也。”“王者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朕之远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东木根山。……道武皇帝迁于平城。朕幸属胜残之运,而独不得迁乎!”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九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孝文帝主张迁都的理由。与于果所说的“先帝”相比,孝文帝心目中的“王者”有什么新的内涵?
材料二 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也有史书认为是41县或36个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后来,秦在新占地区设郡,郡的范围较大,又有边防军管性质,因之郡的长官称郡守。后来郡内形势稳定,转向以民政管理为主,于是郡下设若干县,形成秦的郡县制。
——中文百科在线
材料三 鲜卑“后魏初不立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人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至太和十年(公元486年)才把原来的部落宗主制扬弃了,改用汉法,仿周官遗意,设立三长: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
——新华网
(2)材料三与材料二反映的行政体制具有怎样的关系?两者在政治上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舌战图: 反映的是秦孝公在朝堂上召开宫廷会议,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讨论。以甘龙、杜挚为首的旧贵族认为“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商鞅为实行新法,与他们展开了论战。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回答:
(1)商鞅是在坚持那种学说下进行变法的?据材料三、四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3分)
(3)材料三、四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材料三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4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