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这种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下列是原始史料的是(     )

A.孟子,名轲,邹人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民贵君轻 D.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道:“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下列体现孔子智慧观念的是(   )

A.和谐是美好社会的本质特征 B.依法治国不断推动社会进步
C.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因素 D.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评价诸子百家中的某一学派:“他们崇信宇宙间的一元组织,愿意回归到原始的简朴,抵抗各种侵害自由的措施,不管其为威迫或是利诱。……他们主张的极有限度的政府,也在不少农民造反的场台里赋予大众性的意识,成为他们解放的宗旨”。下列言论代表了该学派主张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C.“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D.“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认为:“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 ”,“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说:“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理学与传统儒学在维护社会伦常方面一致
B.理学教人“学作圣贤”
C.传统儒学教人“学做人”,教人“寡欲”
D.传统儒学与理学都探究世界的本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礼教始行,源溯春秋,谁挈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靡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这副楹联中的“公是”指 (    )

A.孔子 B.董仲舒
C.荀子 D.孟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强调重视百姓的力量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复礼”
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的流派是(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B.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对人性本质的基本观点上,孟子和荀子(   )

A.观点相同,说法各异 B.观点不同,目的相同
C.观点不同,目标不同 D.互相借鉴,互相补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D.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