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
①信仰得救
②《圣经》是唯一的信仰依据
③简化仪式
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对这种说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路德否定了赎罪券的功效 | B.路德试图消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
C.路德认为个人可直接与上帝对话 | D.路德主张因信称义 |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
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l 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观点的是 ( )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
B.“当钱投人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是贪婪爱财的欲望” |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
加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
B.加尔文宗教改革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
C.加尔文代表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
14~16世纪,西欧宗教受到挑战的主要表现有 ( )
①资产阶级开始兴起
②新贵族产生
③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
④民族国家的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
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
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
面对教皇的责难,马丁·路德曾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
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马丁·路德的主要意见是
A.脱离罗马教皇统一德意志地区 |
B.教徒信仰自由,不必禁欲苦行 |
C.教徒需摆脱宗教束缚,争取自由 |
D.通过《圣经》信仰上帝,无需通过教皇 |
2010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2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
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
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 | B.“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 |
C.“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 |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 |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下列哪一主张与该观点不相符合?
A.国家权力是唯一合法权力 |
B.教会以《圣经》为最高旨意 |
C.取消教廷的最高宗教司法权 |
D.封建君主权力可以支配教权 |
16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 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王权的矛盾激化 |
C.世俗封建主要剥夺天主教的经济特权 | D.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
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 )
①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
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