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学家劳伦斯·斯通指出,“一场革命需要观念来添加燃料——没有观念,出现的仅仅是叛乱或政变”。以下史实中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宗教改革引发英国光荣革命 | B.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大革命爆发 |
C.人文主义推动文艺复兴运动 | D.辛亥革命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曾说:“如果不是伴随着在政府的原则和实践方面的革命,美国的独立只会被认作是从英国的分离,是无足轻重的事情。”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独立战争使北美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
B.独立战争为民主制度建立奠定了基础 |
C.民族独立解放应与民主政治建设同步 |
D.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更具有深远意义 |
“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
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不能团结。中山先生认为这种现象是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
A.中国自古即以天朝上国自居,人民无法产生国家认同 |
B.人民“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 |
C.满清专制剥夺人民政治自由,人民无从辨识国家问题 |
D.列强对中国采取挑拨与分化,使人民彼此猜忌与互斥 |
下面是1795年出版的法国作家孔多塞所写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目录摘要
第四个时代 人类精神在希腊的进步 下迄亚历山大世纪各种科学分类的时期
第七个时代 科学在西方的复兴 从科学最初的进步下迄印刷术的发明
第八个时代 从印刷术的发明 下迄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的时期
这表明作者认为
A.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自己 | B.科学技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
C.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 D.历史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 |
一些学者认为,洛克撰写《政府论》是为一次已经成功的革命进行总结和辩护,而另有学者却认为,他实际上是在呼唤革命、设计革命后的政治体制。判断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主要的依据应该是
A.洛克的家庭出生、学习经历和研究过程 |
B.《政府论》的主要内容 |
C.《政府论》的写作背景、出版和发行经过 |
D.学者对《政府论》的评价 |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在总结历次革命失败的教训之后,深感:“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孙中山在这里强调中国革命必须( )
A.效法俄国走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 | B.接受苏俄的帮助建立自己的武装 |
C.扩大中国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 | 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赢得民族独立 |
下图所示两位思想家生活在l7一l8世纪,他们的思想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对他们思想相似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孟德斯鸠 王夫之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
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 |
C.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残酷性 |
D.他们代表的阶级属性相同 |
1937年,罗斯福以压倒性优势连任美国总统。他乘胜而进,提出改组法院以便在最高法院增加自己的同盟军,但令人意外的是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这说明
A.经济危机迟迟未能解决 | B.国家干预经济不得人心 |
C.分权制衡理念深入人心 | D.美国人民缺乏宪政精神 |
下表反映出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趋势是
事件 |
意义 |
地理大发现 |
视野开阔 |
文艺复兴 |
人文主义思想 |
宗教改革 |
否定教会权威 |
启蒙运动 |
理性精神质疑宗教 |
达尔文进化论 |
神学受到严厉考验 |
现代科学及教育发展 |
教会影响力减低 |
A.由理性主义到人文主义 B.社会思想呈现宗教化趋势
C.社会思想呈现世俗化趋势 D.由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
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时其中并未包含保护公民权利的“人权法案”,作为宪法主要起草人之一的汉密尔顿对此曾这样论述:“在公开宣称基于人民权力,由人民的直接代表与公仆执行的宪法之中,就严格意义而论,人民不交出任何权利;既然人民保留全部权利,自然无需再宣布保留任何个别权利。”下列表述与汉密尔顿观点一致的是
A.“人权法案”的缺失是宪法制定者无意疏忽所致 |
B.“人权法案”的制定不符合建立强权政府的需要 |
C.公民权利通过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受到充分保障 |
D.公民权利通过政府权力严密的分权制衡得以保障 |
在审判国王查理一世时,代表议会的审判长布拉德肖说“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他所依据的理念是
A.社会契约 | B.天赋人权 | C.君权民授 | D.主权在民 |
二战期间, 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 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 ①批准而能采取行动, 而你不必为 ②所困扰。而另一方面, 我从不为③所困扰, 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它的支持。”题中的①②③对应正确的应当是
A.①国会②内阁③议会 | B.①最高法院②参议院③下议院 |
C.①内阁②国会③下议院 | D.①国会②最高法院③内阁 |
孙中山曾有言:“兄弟曾听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由上述材料可知,孙中山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积极贡献是
A.提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力避种族屠杀、国家分裂 |
B.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主张的最早提出者和政治实践者 |
C.实现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完美结合 |
D.推翻了满清贵族的统治,完成了“光复”国家的大业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