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义务教育是中国为提高公民素质而实施的一项战略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建国初期 | B.“大跃进”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2)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颁布《义务教育法》 (4)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A.(1)(2)(3) | B.(2)(3)(4) | C.(1)(2)(3) | D.(1)(3)(4) |
对人才选拔、管理、任用,是一国政治文明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回答1-3小题
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得人才者,得天下。商鞅在秦国变法,着重选拔、储备的人才是
A.能征善战的兵将,从行伍中选拔
B.经济发展的能人,能提高耕织技术水平的技术人才
C.熟读儒家经典,有经邦济世管理国家的人才
D.文学之士,能舞文弄墨,制造变法舆论的文士
2.康有为办万木草堂、梁启超办时务学堂与洋务派近代教育在培养人才的目的上不同的是
A.推进向西方学习,培养熟悉西方文化的实用人才
B.传授优胜劣汰思想,为维新变法运动做准备
C.学习西方工艺技术,培养企业和外交人才
D.为青年传输民主共和思想,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
3.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参见图7),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①当年夏天,全国高考报名的青年参加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 ②恢复高考,揭开了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序幕 ③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恢复工作,抓全国教科文工作的成就之一 ④中国社会在动乱之后,重建社会公平的努力之一,为改革开放准备了人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教育事业发展指导方针的是
A.毛泽东 | B.周恩来 | C.邓小平 | D.江泽民 |
下图中的女孩是全国“希望工程”形象代表——安徽金寨县“大眼睛姑娘”苏明娟。她那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曾打动了无数热心于希望工程事业的人。2002年苏明娟被安徽大学录取,成为一名大学生。 “希望工程”是 ( )
A.国家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表现 |
B.加大对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支持力度的具体举措 |
C.党中央推出的发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结果 |
D.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民生工程 |
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 | 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
C.到 1958 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 | 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 |
(30分)2010年1月11日至2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就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新一轮教育改革即将启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论语》载:“君子不器。”意思就说,作为君子,不应该只是成为一种器物,而是能成为多种器物,也就是说应该成为通才。不仅如此,而且要求这个通才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又有“君子谋道不谋食”的古训。这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教育和古代君子的不懈追求。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基础。(4分)
材料二 洋务运动动重要教育实践一览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派改革教育的历史背景。洋务派在人才
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方面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冲击?(8分)
材料三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3)依据材料三,归纳康有为有关教育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根源。(10分)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到2000年,我们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普九”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5%,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13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成就》陈至立
(4)材料四完成的战略目标具体包括那两个方面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产生这一了不起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0分)
右图所示是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速成中学学习的情景。你从中可获取的信息是
A.1950年以后,我国开始大规模扫盲运动 |
B.1958年我国开展“教育大革命” |
C.1982年我国颁布的宪法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D.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1977年是一个改变人生轨迹的一年,主要是因为这一年
A.“四人帮”被粉碎了 | B.恢复了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
C.中国正式实行义务教育 | D.高校大规模扩招 |
新中国建立初期,刘少奇从中国实际出发,倡导的两种“教育制度”是指 ( )
①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 ②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
③职业教育制度 ④学前教育制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粉碎“四人帮”后,发展高等教育的第一个举措是( )
A.新时期教育方针的确定 |
B.教育大革命 |
C.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方针 |
D.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
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
B.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
C.少数民族聚居区普遍建立中小学 |
D.《义务教育法》颁布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