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晋献公欲伐虞,宫之奇①存焉,献公为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敢加兵焉。晋赂虞君②以宝玉骏马,虞君甚喜。宫之奇谏而不听,言而不用,越疆而去。荀息③伐之,兵不血刃,抱宝牵马而去。故守不待渠④而固,攻不待冲降而成拔⑤,得贤之与失贤也。
(节选自《淮南子》,略有增删)
【注】①宫之奇:春秋时虞国大臣。②虞君:虞国国君。③荀息:春秋时晋国相国。④渠:濠沟。⑤攻不待冲降而成拔:攻城取胜不只凭借冲车的高大。冲降,古时兵车。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食不甘味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B.越疆而去 |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C.故守不待渠而固 |
吾义固不杀人 |
D.得贤之与失贤也 |
贤于材人远矣 |
(2)下面各句中的“以”与“晋赂虞君以宝玉骏马”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扶苏以数谏故
B.徐以杓酌油沥之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皆以美于徐公
(3)选文中划线句子会让你联想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 , ”两句。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宫之奇谏而不听,言而不用。
(5)文段中人物描写着墨不多,形象鲜明。请简要说说下面两个人物的特点。
①虞君:
②宫之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颜渊论御马
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 ①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 颜渊退,俄而 厩 人 ② 以东野毕马 佚闻矣。定公躐 ③席而起,曰:"趣 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 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 ⑥,两骖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
【注】①佚(yì);通"逸",逃跑。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③躐(liè):超越。④趣:同"促"。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⑥组:编织。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 乡寡人曰 |
乡: |
|
②昔者舜 工于使人 |
工: |
|
③然犹策之不已 |
策: |
|
(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定公不悦, 以告左右 |
不 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B.定公躐席 而起 |
由是则生 而有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
C.不识吾子何以知 之 |
手指不可屈伸,弗 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
D.舜不穷 其民 |
安陵君 其许寡人(《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
(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②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至于启卷,必先几案洁净,藉以茵褥 ①,然后端坐看之,或欲行看,即承以方版,未尝敢空手捧之, 非惟手汗渍及,亦虑触动其脑 ②。每至看竟一版,即侧右手大指面衬其沿,而覆以次指面,捻而夹过,故得不至揉熟 ③其纸。每见汝辈多以指爪撮起,甚非吾意。今浮图、老氏 ④尤知尊敬其书,岂以吾儒反不如乎?汝当谨志之。
【注】①[茵褥]被褥。②[脑]书脑,即书的订处。③[揉熟]揉坏。④[浮图、老氏]指佛教徒、道教徒。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忘路 之远近 |
②鸣 之而不能通其意 |
B.① 既出,得其船 |
②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
C.① 乃不知有汉 |
②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
D.①藉 以茵褥 |
②今于欲 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非惟手汗渍及,亦虑触动其脑。
(3)选文是司马光训诚儿子的一段话,能体现出司马光对书有着怎样的态度呢?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述,不复得路。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渔人甚 异之 |
②父 异焉,借旁近与之 |
B.①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 属 |
② 属予作文以记之 |
C.①此中人 语云 |
②卒中往往 语 |
D.①便扶 向路,处处志之 |
②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如何辩证地看待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鸣佩环,心乐之 |
乐:快乐 |
B.影布石上 |
布:映照 |
C.斗折蛇行 |
蛇:像蛇爬行那样 |
D.悄怆幽邃 |
悄怆:忧伤的样子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境过清 |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
B.隶而从者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
C.不可知其源 |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
D.乃记之而去 |
马之千里者(《马说》) |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文字从小丘到篁竹,从篁竹到水声,再从水声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B.文章描写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衬托出潭水的清澈透明,给人以鲜明的画面感。
C.作者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感受,意在突出小石潭景色幽静、冷寂的特点。
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山水的描绘之中,委婉地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之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街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嘉祜二年,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涓可爱,盖羽①所谓乳泉、石池漫流者也。饮之而甘,乃考图记,问于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余报之曰:李侯可谓贤矣。
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至于荫长松,籍丰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动其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尔。惟富贵者而不可得兼,然后贫贱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
(节选自欧阳修《浮槎山水记》)
【注】①羽:指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觥筹交错 |
觥: |
|
②树林阴翳 |
翳: |
|
③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 |
遗: |
|
④荫长松,藉丰草 |
藉: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杂然而前陈者 |
登轼而望之 |
B、颓然乎其间者 |
安陵君其许寡人 |
C、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 |
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
D、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 |
吾妻之美我者 |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心。
(4)填空
甲、乙两文都在写“乐”,甲文主要侧重于写滁人的 与作者的 ,乙文主要侧重于写李侯的 。
(5)乙文中作者写“富贵者之乐”的用意是什么?请很据选文内容溉括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孔子谓伯鱼 ①曰:"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饰。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愈明者,学也。譬之汙池 ②,水潦 ③注焉,雚苇生焉。虽或以观之,孰知其源乎?"
(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
【注】①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鯉,字伯鱼。②汙(wù)池:水池。③水潦:雨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 辞以军中多务 |
辞:推托 |
B.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 |
治:研究 |
C.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
见:了解 |
D.及鲁肃 过寻阳 |
过:拜访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焉"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水潦注 焉
A. |
复到舅家问 焉 |
B. |
且 焉置土石 |
C.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焉 |
D.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 |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纪传体史书,是由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
B. |
古人都可以自称"孤",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可以亲密地称"卿"。 |
C. |
孙权严厉批评吕蒙不爱学习,并现身说法,使吕蒙认识到读书的必要性。 |
D. |
孔子认为:打扮外表让人容貌光彩,学习让人更有智慧,二者道理很相似。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立就:立刻完成 |
B.稍稍宾客其父 |
宾客:客人 |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扳:通“攀”,牵,引 |
D.泯然众人矣 |
泯然:消失 |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子墨子解带为城 |
B.或以钱币乞之 |
以其境过清 |
C.余闻之也久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D.贤于才人远矣 |
躬耕于南阳 |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题中的“伤”字,有哀伤之意,表明作者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叹惜之情。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一句,刻画出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愚昧无知之态。
C.文中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
D.作者以方仲永的事例,表明天资对成才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曹刿论战
《左转》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贞观政要》(节选)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①自归之。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②懈怠,去之已远。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
【注】①物:众人,此处指百姓。②斯须:片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又何间焉
②神弗福也
③彼竭我盈
④恒令腹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可以一战 |
不以物喜 |
B.登轼而望之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C.公将鼓之 |
当思之在心 |
D.惧有伏焉 |
且焉置土石 |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
(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
林 深 则 鸟 栖 水 广 则 鱼 游 仁 义 积 则 物 自 归 之
(5)结合《<贞观政要>节选》和下面两则材料,请你谈谈对“小惠未徧,民弗从也”的理解。
材料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选自《孟子》)
材料二: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选自习近平《之江新语》)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下列与“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一句中“国”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荆州)此用武之国 B.等死,死国可乎
C.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D.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2)根据本文,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庄子的思想,并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
【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 |
沿:顺流而下 |
B.不以疾也 |
疾:快 |
C.迳黄牛山 |
迳:经过 |
D.犹望见此物 |
犹:好像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B.绝巘多生怪柏 |
既人迹所绝 |
C.虽乘奔御风 |
虽途迳信宿 |
D.故渔者歌曰 |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色如人负刀牵牛
(4)【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 ;【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 。这在写法上都属于 描写。
(5)【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藩国名臣
[明]朱国祯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馀,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 ①,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矱 ②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 五子骄纵甚, 虽守无如 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 ③,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一人,毋及馀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节选自《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①埒(liè):等同,齐等。②矱(yuē):尺度。③朴:通"扑",打人的器具。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 日记数千言
②赵先生 耻居其下
③诸生 侍侧凛凛
④且 遗一朴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日所诵书必与 之埒 |
得无楚 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 |
B. 为讲说甚详恳 |
二虫尽 为所吞(《幼时记趣》) |
C. 以身先之 |
太医 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
D.书 其面日 |
其真无马邪(《马说》) |
(3)翻译句子。
①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作为学官,赵准有哪些特点?请概括出三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无不幸也。
(选自《渔洋山人文略》)
【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的地阅览、观赏。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春和景明
②心旷神怡
③悉成明霞
④得踏危石
(2)下列句子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于潮汐汩没之中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
B.而或长烟一空 |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
C.不以物喜 |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
D.悠然有遗世之想 |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
(4)填空和解答。
①根据乙文内容填空。
游焦山四件快事: ﹣﹣晚望月孝然祠外﹣﹣ ﹣﹣晓起观海门日出
②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甲】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选自《墨子•公输》)
【乙】
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吾请无/攻宋矣 B.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C.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D.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公输盘诎
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③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④卒廷见相如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②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
B.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C.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②间至赵矣 |
D.①男有分,女有归 |
②毕礼而归之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
①虽杀臣,不能绝也。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5)墨子止楚攻宋,蔺相如完璧归赵,他们都表现出了 、 的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①.吕氏藤花,次则余家之青桐,皆教百年物也。……吕氏宅后售与高太守兆煌,又转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犹在,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其阴覆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书室一院。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慕堂②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③.迄今四十馀④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笛之悲⑤。
(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
【注】①给孤寺:寺名。②慕堂:吕元龙,乾隆时举人,曾与作者同窗。③觞咏殆无虚夕:饮酒赋诗,几乎没有空过一个晚上。④馀:同“余”。⑤邻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皆数百年物也
②藤今犹在
③始能支拄
④共蔓旁引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
A.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B.其真无马邪(《马说》)
C.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幼时记趣》)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次则余家之青桐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
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5)《阅微草堂笔记》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从选文可以看出纪昀追求怎样的生存状态?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