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陆九龄,字子寿,幼颖悟端重。稍长,补郡学弟子员。久之,闻新博士学黄老 ①,不事礼法,慨然叹曰:"此非吾所愿学也。" 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吏部员外郎许忻有名中朝 ②,退居临川,与语大说,尽以当代文献告之。自是九龄益大肆力于学,翻阅百家,昼夜不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
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桂阳军教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 ③.未上,会湖南茶寇剽 ④庐陵,声摇旁郡,人心震慑。旧有义社以备寇,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九龄曰:"文事武备,一也 ⑤.士而耻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遂领其事,调度屯御皆有法。寇虽不至,而郡县倚以为重。暇则与乡之子弟习射,曰:"是固男子之事也。"有剽劫者过其门,必相戒曰:" 是家射多命中,无自取死。"
九龄尝继其父志,益修礼学,治家有法。九龄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和而不同 ⑥,学者号"二陆"。尝曰:"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 ⑦,未必不自悟也。"
(节选自《宋史•陆九龄传》)
【注释】①黄老:"黄",指上古的黄帝:"老",指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黄老",也称黄老学说,是我国古代一种思想流派。②有名中朝:在朝廷里很有名望。③改兴国军:改任兴国军教授。④剽:剽掠,抢劫。⑤一也:是一致的。⑥和而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和,和睦:同,苟同。⑦少需:稍待,过一会儿。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新博士学黄老 |
闻:听说。 |
B.与语大说 |
说:通"悦",喜悦。 |
C.士而耻此 |
耻:以……为耻。 |
D.有剽劫者过其门 |
过:拜访。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吾所愿学也 |
山之僧智仙也 |
B.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 |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
C.暇则与乡之子弟习射 |
臣之妻私臣 |
D.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九龄的学问和修养,得到当时著名学者许忻的赞赏,许忻把当代文献都告诉他,这对陆九龄的学习和研究有很大帮助。
B.湖南茶寇横行的消息传来,人心惶惶,郡县长官应众人请求,让德高望重的陆九龄主持防御盗寇的义社,这个明智的安排当即得到陆九龄所有门人弟子的支持。
C.陆九龄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他不但精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而且擅长射箭,并懂得调遣屯兵防御的法度。
D.陆九龄继承父亲的志向,重视研修礼学,治家有法:他与弟弟陆九渊亦师亦友,相处和睦,被称为"二陆"。
(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
②是家射多命中,无自取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三则》)
【乙】同敞①“有文武材,意气慷慨。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城中虚无人,独式耜②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令为僧,亦不从。乃幽之民舍。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注】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往之女家
②或败奔
③同敞危坐不去
④适同敞自灵川至
(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虽 异 室 声 息 相 闻 两 人 日 赋 诗 倡 和
(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行天下之大道 |
录毕,走送之 |
(《送东阳马生序》) |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曹刿论战》) |
C.乃幽之民舍 |
乃不知有汉 |
(《桃花源记》) |
D.岂不诚大丈夫哉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军中以是服同敞。
②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5)【乙】文中同敞的事例能否作为【甲】文“威武不能屈”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四月丙子,光伏甲士 ①于窟室 ②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 ③.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 ④,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 ⑤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释】①甲士:身穿铠甲的武士。 ②窟室:地下室。 ③长铍:长矛。 ④详为足疾:假装脚有毛病。详通"佯",假装。 ⑤擘:拆,掰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秦王 怫然怒
② 仓鹰击于殿上
③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
④酒既酣
(2)与甲文"以头抢地耳"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徒以有先生也 |
B.因以匕首刺王僚 |
C.计日以还 |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②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4)简答题。
①外交辞令往往藏有"潜台词",委婉含蓄。请说出甲文中"与臣而将四矣"的"潜台词"。
②孔子曾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请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说说唐雎和专诸作为"士",在"不辱君命"方面的具体表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作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①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②,随从入蜀。自葭萌③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基精,忠推锋④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⑤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追谥刚侯。
(选自《三国志•蜀书六》,有删改)
【注】①假:临时的,代理的。②委质:归顺,归附。 ③葭萌:指葭萌关之战。
④推锋:手持兵器冲锋。⑤关、马:指关羽、马超。当时关羽镇守在外。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是 岁 先 主 为 汉 中 王 欲 用 忠 为 后 将 军
(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 不相同的一项是
A.益州既定 |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送东阳马生序》) |
B.素非关、马之伦也 |
又留蚊于素帐中(《幼时记趣》) |
C.遂与羽等齐位 |
遂反溯流逆上矣(《河中石兽》) |
D.明年卒 |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为学》) |
(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征西将军”中的“迁”指“升官”,《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中的“迁客”即升官之人
B.“建安二十四年”中的“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二十四年”是一种用帝王年号来纪年的方法
C.“金鼓振天”中“金鼓”即打仗时用于指挥进退的军鼓和铜锣,“击鼓”表示要进攻,“鸣金”表示要收兵。
D.“追谥刚侯”中“谥”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谥“文忠”。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
②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5)文中的黄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峡江寺飞泉亭记
[清]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 ①,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荡瀑旁无寺。他若匡庐 ②,若罗浮 ③,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 ④,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 ⑤,可偃仰,可放笔研 ⑥,可瀹茗 ⑦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 ⑧,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 ⑨。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 ⑩,合同而化 ⑪。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 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 ⑫。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有删改)
【注释】①决舍:丢开、离别。②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③罗浮:山名。④磴(dèng)级纡曲:石级曲折。磴,石级。纡曲,弯曲、曲折。⑤箕踞:两腿伸直岔开,形如簸箕。古人正规场合盘腿而坐,箕踞是很随便的姿势。⑥研:通"砚"。⑦瀹(yuè)茗:烹茶。⑧九天银河:指瀑布。⑨枰(píng):围棋盘。⑩天籁人籁:指自然界的音响和人所发出的声音。⑪合同而化:汇合融化在一起。⑫无征不信: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征,同"证",证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 置几席间作玩
②又有 曳杖声从云中来者
③已遂 述数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得从容 以观 |
而安陵 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
B.飞瀑雷震,从空 而下 |
抟扶摇 而 上者九万里(《北冥有鱼》) |
C.当时建此亭 者,其仙乎 |
负 者 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
D.顷 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 |
称善者久 之 (《周亚夫军细柳》) |
(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过 石 桥 有 三 奇 树 鼎 足 立 忽 至 半 空 凝 结 为 一。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5)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描写飞泉亭及周边景物的一组是
①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
②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③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④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
⑤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
⑥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庐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①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③,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益疏子胥之谋。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传》)
【注】①伯嚭(pǐ):人名,吴国大臣。②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③吊死问疾: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败吴于姑苏 |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B.阖庐病创将死 |
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
C.吴王将许之 |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
D.乃兴师北伐齐 |
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
②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
(3)伍子胥认为“勾践不死必为吴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二)
范石湖①使北
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兹 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圣意坚 不回。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至虏庭,纳之袖中。既跪进国书,伏地不起。时金主乃葛王也,性宽慈,传宣问使人何故不起。至能徐出袖中书,奏曰:“臣来时,大宋皇帝别有圣旨,难载国书,令臣口奏。臣今谨以书述,乞赐圣览。”书既上,殿上观者皆失色。至能犹伏地。再传宣曰:“书 词已见,使人可就馆。”至能再拜而退。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至能将回,又奏 曰:“口奏之事,乞于国书中明报,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堕欺罔之罪。”虏主许之。报书云:“口奏 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
(选自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释】①范石湖:即范成大(公元 1126﹣1193 年),字至能(致能),自号此山居士,又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愿反侵地 |
②时金主乃葛王也 |
③至能徐出袖中书 |
④再传宣曰 |
⑤使人可就馆 |
⑥虏主许之 |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虏 中 群 臣 咸 不 平 议 羁 留 使 人 而 虏 主 不 可。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
②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
(4)同样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终“伏地不起”;唐雎使秦,最终“挺剑而起”。你怎样看待他们 的行为?请简要分析。
【甲】与朱元思书(节选)
吴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钴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 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 ①,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 ②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 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有删减)
【注】①偃蹇(yǎnjiǎ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 ②嵚(qīn):形容山石突出。③瀯瀯(yíng):形容水回旋流动的声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B.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C.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D.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争为奇状者, 殆不可数 |
殆:几乎。 |
B.余 怜而售之 |
怜:怜惜,喜爱。 |
C.以 效兹丘之下 |
效:效仿。 |
D.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负:依仗。 |
(3)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文中作者之所以要买下"唐氏之弃地"的小丘,最主要原因是山丘很小,而且价格便宜。
B.乙文第二段描写了修整后的小丘美景尽显,作者置身其间则有心醉神迷的独特感受。
C.两文都写到了山景,乙文写了山石的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甲文写了山峰的高峻挺拔,树木繁茂。
D.甲、乙两文都在写景中抒情,但所抒之情不同:甲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水美景以及鄙弃世俗名利之情,乙文抒发了作者发现并买到奇美小丘后欣喜、自得之情。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上文)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阅读文言文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右备容 臭 |
臭:香气 |
B. 缀公卿之后 |
缀:跟随 |
C.父母岁有裘葛之 遗 |
遗:遗留 |
D.同舍生皆 被绮绣 |
被:同"披",穿着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通过作者与"同舍生""太学生"学习条件的对比,阐述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
B. |
选文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和物质条件的匮乏,表现了作者求学的"勤且艰"。 |
C. |
选文连用"被""戴""腰""佩""备"数个动词,写出了富家子弟金玉其外的形象。 |
D. |
作者功成名就却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 |
(4)针对部分同学在物质生活上攀比这种现象,请你结合文中观点加以劝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 ①,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 ②.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 ③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 ④,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 ⑤,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 ⑥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
注释:①[仆虽不肖]:我虽不贤。②[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所坚守的是大道,所等待的是时机。③[陈力]:尽全力。 ④[雾豹]:藏在深山的豹,与"冥鸿"均喻指隐退的贤人。 ⑤[出处]:出,出仕;处,退隐。⑥[言而发明]:用语言阐发清楚。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往送之门,戒之曰 |
[戒]:告诫。 |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
[命]:教导,训诲。 |
C.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
[正]:准则,标准。 |
D.得志,与民由之 |
[由]:缘由,理由。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一怒而天下惧 |
学而不思则罔 |
B.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C.妾妇之道也 |
不闻天子之诏 |
D.独行其道 |
不独亲其亲 |
(3)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地点写时间,写出了被放逐的无限悲凉和酸楚。
B.颔联用典故,写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世。
C.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语多愤激,格调沉郁。
D.尾联紧扣诗题,点酬答之意,表感谢之情,有共勉之趣。
(4)对《富贵不能淫》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景春非常崇拜公孙衍、张仪等人的雄才大略,认为他们是大丈夫。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等人只是一味顺从君王,没有独立之人格。
C.文章以"妾妇之道"作比,指出顺从君王意志是坚守儒家仁义之道。
D.讲仁德、守礼法、合道义,穷达有道、威武不屈,才称得上大丈夫。
(5)对《与元九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引用孟子的话,统领全段,也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行事准则。
B.作者写闲适诗是表达"兼济之志",写讽谕诗是表达"独善之义"。
C.白居易奉行孟子思想,认为大丈夫要做到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D.选文提出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作观。
(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谓 之 讽 谕 诗 兼 济 之 志 也 谓 之 闲 适 诗 独 善 之 义 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与致虚妹丈书
高尔俨
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澈如昼,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①面月光洒落酒杯中波动影摇。吹洞箫数阙,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出户一望,空旷无际。大醉后笔墨缭乱,已不复记忆。
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缭乱”者也。然亦殊可爱,以为有殆荡②之趣。把笔效之,不能及已③.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选自《历代小品尺牍》)
【注释】①被:遮盖。②殆荡:这里指书法舒放旷达。 ③已:句末语气词。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
①【数】A.吹洞箫数阙 |
B.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
②【及】A.不能及已 |
B.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
③【就】A.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
B.此人可就见(《隆中对》) |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又 松 竹 影 交 加 翠 影 被 面 月 光 洒 落 酒 杯 中 波 动 影 摇
(3)依据字形,领会词义,体会情味。参考示例,给“婉妙”做批注。
【示例】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绝”和“绕”是绞丝旁,和丝绒有关。“绝”义为“断绝”,“绕”义为“缠绕”,一“绝”一“绕”,写出了箫声虽止,但仍如丝如缕,萦绕耳畔,作者的陶醉之情跃然纸上。
【批注】清和婉妙:
(4)这篇小品文读来“趣”味盎然,作者认为,昨夜纸幅“有骀荡之趣”,你还从文中发现哪些“趣”?阅读全文,说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种“趣”,简要陈述。
(二)
【甲】子昂碎琴
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顾左右曰:"辇 ①千缗 ②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 ③,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 ④溢都。
(选自<《智囊全集》)
[注释]①辇(niǎn):载运。②緡(mín):成串的铜钱。古代一千文为一緡。③京毂(gǔ):通往京城的大道。④声华:声名。
【乙】敬之 ①识才
敬之尝为《华山赋》示韩愈,愈称之,士林一时传布,李德裕尤咨赏。敬之爱士类,得其文章,孜孜玩讽,人以为癖。雅爱项斯 ②为诗,所至称之,繇 ③是擢 ④上第 ⑤.斯宇子迁江东人。敬之祖客灞上,见闵人濮阳愿 ⑥,阅其文,大推挹 ⑦,遍语公卿间。会愿死,敬之为敛葬。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八十五》)
[注释]①敬之:杨敬之,唐代文学家。②项斯: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③繇(yáo):人名。④擢(zhuó):提拔。⑤上第:前几名。⑥濮阳愿:人名。⑦挹(yì):提携。
(1)解释下列居中加点的词。
①顾左右曰:"辇千缗 之!"
②答曰:"余 此乐。"
③食毕,捧琴 曰
④ 愿死,敬之为敛葬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辩者。
②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
(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斯 字 子 迁 江 东 人
(4)【乙】文中杨敬之"爱士类",表现在哪几件事上?
(5)【甲】文中陈子昂"声华溢都下",【乙】文中杨敬之"士林一时传布",其原因是什么?请比较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河中石兽》)
【乙】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 ①,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 ②,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 ③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 ④,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高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
【注】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②难:驳倒。③易置:撤换。④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竟不可得 |
竟然 |
B.尔辈不能究物理 |
事物的道理、规律 |
C.佯败走 |
假装 |
D.而绝其粮道 |
截断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山门圮于河 |
介词,在 |
B.如其言 |
代词,他(的) |
C.以天下莫能当 |
连词,因而 |
D.而括易言之 |
连词,表转折 |
(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B.甲文中寺僧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讲学家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只有老河兵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做出了正确推断。
C.乙文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年轻时熟读兵法,后来接替廉颇为赵将,只知道按兵法行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D.两篇选文都阐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甲文中寺僧和讲学家都脱离实际、主观臆断,老河兵实践经验丰富,因而能提出正确的看法;乙文中赵括虽懂兵法却不会实际作战,因而战败。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集》)
【乙】
刘酒,汴人,无名字,自呼曰“酒”,人称曰刘酒云。画人物,有清劲之致,酒后运笔,尤觉神来。人以为张平山后一人,酒不屑也。凡作画,皆书一“酒”字款,其似行书者次,似篆籀者,其得意笔也。尝为上洛郡王作画,王善之,曰:“张平山后一人!”酒意嗔,急索画曰:“尚未款。”乃卷入旁室,纵笔书百十大“酒”字于上下左右。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酒于醉睡之外,唯解画,他一无所知。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一日方持杯大饮,忽然脱去,开口而笑,杯犹在手。余感其宿昔之言,为买棺殓之。
(选自《虞初新志•刘酒传》,有删节)
【注释】张平山:名画家,擅画人物。 款:钟鼎等器物上铸刻的文字,引申为书画上的题名。 篆籀(zhòu):即篆书。 上洛:古地名,即今商县。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王 怒 甚 裂 其 幅 驱 之 出 酒 固 怡 然。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五柳先生钟爱宅边的五棵柳树,故取“五柳”为号。
B.五柳先生身居陋室,衣食不足,但忙于著文,无暇顾及。
C.刘酒作画,用行书落款,是为了显示其书法的精湛。
D.刘酒爱“酒”,以“酒”为名,与“酒”生死相随。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死以累君。”
(4)传记往往用非常之笔表现非常之人。贾文忠“曾不”一词表现了五柳先生
的性格特点;乙文中的“不屑”一词刻画了刘酒 的性格特点。(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填写)
(5)两位传主,一位“衔觞赋诗”,一位“饮酒作画”,他们的人生追求有何相同之处?
宋狄武襄青 ①征依智高 ②,大兵出桂林,道旁有一庙,人谓其神甚灵,武襄驻节而祷之,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之,与神的,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左右谏之,倘不如意恐阻师。武襄不听,众方耸视,挥手一掷,百钱尽红。 举军欢呼声振林野武襄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随钱疏密布地而钉帖之,加青纱笼覆,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谢神取钱。"其后破昆仑关,败智高师,还取钱与幕府士大夫共视之,乃两字钱也。
(选自孙能传《益智编》)
【注释】①狄武襄青:狄青,北宋名将,谥号"武襄"②侬智高:人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武襄 驻节而祷之
② 俟凯旋
③败智高 师
(2)用/给文章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取百钱自持之,且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
(4)联系上下文,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钉帖之,加诸青纱笼覆,手自封焉。
(5)狄青与《陈涉世家》中的陈胜都借助神灵来谋事,请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