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
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古诗词。
金陵驿①
文天祥
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③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①本诗写于1279年,诗人战败被俘,押往大都(北京),途经金陵(南京)。此时南宋已亡,金陵已被攻破四年。②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 有离宫。③元:同"原"。
下列对诗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国破家亡的不幸者形象。 B.留恋战败前美好生活的凄惨者形象。
C.空怀复国壮志者形象。 D.虽处境悲凉,却坚贞不屈的爱国者形象。

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出诗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突出诗人的无限悲恨和无尽惆怅。
B.颔联“元无异”和“半已非”形成巨大反差,揭露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表现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
C.颈联运用比喻手法,给人悲凉凄惨的感觉:诗人在哭,金陵在哭,满地芦花和“我”一样飘零,旧时燕子也无处栖身。
D.尾联与《过零丁洋》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异曲同工,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英雄气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词人笔下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阅读】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②霁:雨止。
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的情景,“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     的环境特点。
诗的后两句描写云峰相依的景象,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阅读】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                                  的景象  
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6分)
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①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②阴虫,指蟋蟀。
诗歌中“沉沉”和“切切”两个词意蕴深刻,试写出表达效果。
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简析并说出诗句表达的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习题。(6分)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注释:烛花即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一种喜事的预兆,有杜甫诗句为证:“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独酌成诗》)。
试赏析“铺床凉满梧桐月”一句中“凉”字的妙处。(3分)
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它抒发了作者  ____________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               ,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
菊花  ( 唐 元稹 )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第二句中“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                 的情态。
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词鉴赏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解)雪:指梨花
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王驾的《雨晴》,完成后面题目。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扣住什么来写春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前人评价“却疑春色在邻家”为“神来之笔”,你认为这句“神”在何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中被人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                                             
                                             
选出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这是一首怀念旧时友人的词。词中“夕阳”、“花”、“燕”都可以理解为虚指往日岁月和昔时友人,是熟悉的事物或感情的象征。
B.“花落去”既指芳春匆匆归去,又是指惋惜美好生活的消逝。其实,人生的盛衰浮沉、生死聚散,不也如同花开花落。
C.着一“独”字,点醒题旨,词中的“新词、饮酒、天气、亭台、夕阳、落花、归燕”无一不是“独徘徊”中所见、所忆、所感。
D.全词用语香艳,用词雕琢,词句清新婉转,语言工整精巧,笔姿摇曳,情韵动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卷”字用得好,妙在: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说说你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
桂 枝 香/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①故国:指金陵(今南京市)。②初肃:开始出现肃杀之气。③练:白绸。④簇:聚集、簇拥。⑤酒旗:又称酒帘。酒店前挂的作为标志的布帘。⑥星河:此处指长江。
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描绘金陵山河的清丽景色,气象宏阔;下片对六朝统治者竞逐繁花,亡国覆辙相蹈的可悲历史发出浩叹。
B.上片最后一句描写了游艇画船映衬着白云蓝天,一群白鹭在洲渚腾空而起的壮美景象。
C.“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写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几缕寒烟笼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华发早生,壮志未酬的悲叹。
D.词末作者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借古讽今,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三句是泛写,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并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
B.“千里澄江似练”写水,“翠峰如簇”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征帆”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
C.此词景物有虚有实,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虚实结合,风格雄浑,用典贴切自然。
D.此词借花言志, 抓住桂花不开在春天却放于秋节这个特点,写出此花一片高洁心志,满腔似火热忱,实为词人自慨平生,孤高自许。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