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初中语文

(一)
杨万里为人刚而偏①。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②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③。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④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⑤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⑥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⑦,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①偏:固执。 ②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 ③掖垣:泛指高官。 ④僭(jiàn):超越本分。       ⑤邸(dǐ):此指官府。⑥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⑦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下列句中的“之”与“皆其柄国之日也”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辍耕之垄上 B.醉翁之意不在酒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怅恨久之

、解释下列划线字。
(1)万里为之记              (2)侂胄恚            
(3)侂胄专僭日            (4)言侂胄用兵事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
(2)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文段写了杨万里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至4题。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 对曰:“其城郭高,沟壑深,畜(同‘蓄’)积多,其国宁也。”王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畜积多,畜积多则也赋敛重,赋敛重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壑深,则民力罢矣。[1]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使人视之(              ) (2)其国也(          )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畜积多则也赋敛重,赋敛重则民怨上矣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原文)
对于陈国“城郭高,沟壑深,畜积多”的现象,使者的初步判断是“   ”,得出的结论是“           ”而楚庄王的初步判断是“         ”得出的结论是“     ”。
、使者和楚庄王得知的现象相同,但他们得出的结论却不同,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或以为/且秦灭韩
B.为天下唱,多应者/诚开张圣听
C.扶苏以谏故/跨州连郡者不可胜
D.大楚兴,陈胜/秦色挠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他抓住了秦王朝所面临的严重的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这两个问题做了精辟的分析。                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利用百姓不知扶苏和项燕存亡这一情况,提出了              的策略口号,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用原文回答)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胜发动起义的导火线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B.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思念,并立志为二人报仇。
C.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D.为起义做舆论准备过程,体现了陈胜的组织领导才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人为鉴
郑公魏征①卒。征寝疾,上②与太子同至其第③,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④。征薨(hōng)⑤,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日:“人以铜为鉴⑥,可正衣冠⑦;以古为鉴,可知兴替⑧;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zhèn)⑨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今魏征没,朕亡一鉴矣。”
(选自《史纲评要》)
【注释】
①郑公魏征:魏征在世时封为郑国公。魏征是唐太宗时名臣,常给太宗李世民提意见。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第:府第,封建社会中官僚的大宅子。④指:指名。衡山公主:唐太宗的女儿。叔玉:魏征之子。⑤薨:公侯死称薨。⑥鉴:镜子。⑦正衣冠:使衣冠正,把衣服、帽子穿戴整齐,这是使动用法。⑧兴替:兴衰。替,衰落。⑨朕:皇帝自称。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郑公魏征卒           (2)并为书石                 
(3)可正衣冠            (4)朕亡一鉴矣               
将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文中唐太宗以三镜自照的话,言简意赅,说明了一个至今仍有借鉴作用的道理。请简要总括出这个道理的内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
B.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感谢

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C.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 屋舍俨然  俨然:             (2)便还家 要:              
(3) 便扶路  向:               (4)太守 诣:                
、 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翻译句子 。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
.【甲】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解释下面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佛印绝弥勒    类:(        ) ②卧右膝,右臂支船      诎:(      )  
③一士人画       善:(      ) ④而过之,轴必坠地       旦:(    )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帮帮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漫”常用的义项有:①水涨,淹;②遍;③无边无际;④随便。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B.荡胸生曾云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女忘会稽之耻邪?

.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         

A.吴既赦越。译文:吴王赦免了越王之后。
B.越王勾践反国。译文:越王勾践回国。
C.食不加肉,衣不重采。译文:吃饭从未有荤菜,从不穿有两层华丽的衣服。
D.折节下贤人。译文:改变自己的节操下到贤人处。

.有一个成语出自选段,请写出这个成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①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身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②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③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④通计一舟:为人者五,为窗者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者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全文是按          的结构写的,而中间的主体则是按            顺序说明的。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的词:
①其两膝相者(             )    ②钩画了了(               )
.翻译句子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①舟尾横卧一楫。(       )         ②居右者椎髻仰面。(       )
.本文的中心基本可以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个句子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文言文阅读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用“/”标示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A.故不意也 () B.以头地耳()
C.天下缟素() D.寡人矣()

、翻译下列句子。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
B.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庸夫因怒行刺的故事,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C.文中唐雎挺剑而起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
D.无论秦王是真屈服还是假屈服,“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在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这一过程,并说说秦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辍耕垄上          之:      ②便扶向路,处处之  志:
③急湍甚箭,猛浪若  奔: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桃花源记》中,渔人临走时,桃源人为什么叮嘱他“不足为外人道也”?
.分析《捕蛇者说》中“永之人争奔走焉”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写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句中的写景句,并分析景物描写在诗中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阅读明朝冯梦龙的《鲁国之法》一文,完成8—11题。(14分)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①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②。子贡③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④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注】①臣妾: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曰臣,女曰妾。②府:指国库。③子贡:孔子的学生。④赐:子贡的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鲁人臣妾    (           )       ②可以风易俗     (           )
③则不赎人矣  (           )       ④富者而贫者多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 “于” 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鲁人为臣妾于诸侯

A.取金于府 B.余将告于莅事者
C.而教导可施于百姓 D.行者休于树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今 鲁 国 富 者 寡 而 贫 者 多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孔子对子贡的做法持什么态度?孔子持这种态度的理由是什么?(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文言文阅读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深入不:             ④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此皆实 用心 B.畅军事 家喻户
C.死之臣 衣缩食 D.日而待 千方百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            ;②                 。(用原文回答)
.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                               
.回答下列问题。(4分)
(1)诸葛亮认为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原文回答)      
(2) 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2题。(8分)
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善于、擅长)用矛  B.一举而(杀死)
C.适(刚好)偷在市饮酒  D.弓手者忽(对……说)偷曰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的决斗中取胜的原因。(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19题。(8分)
【甲】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3分)
①由是先主遂亮   ②欲大义于天下   ③托付不效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刘备说自己“智术浅短”,你怎么看?结合两则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