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12 分)
猴 弈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①去,猴即下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诏②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言杨靖善弈——时杨靖以事系于狱,诏释出之。靖请以盘贮桃,置于猴前,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
【注释】①遁:逃跑 ②诏:皇帝下的文书。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因(于是)得其巧 | B.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都)不敌 |
C.时杨靖以(因为)事系于狱 | D.诏释出之(指老猴)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猴即下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
②国人奇之,献于朝
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请你简要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9 分)
《<论语>十则》选段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新:新的理解与体会。 |
B.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
C.择其善者而从之善:优点。 |
D.其恕乎其:代词,它。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时有物外之趣。温故而知新 |
B.温故而知新任重而道远 |
C.驱之别院知之为知之 |
D.可以为师矣徐喷以烟 |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十则》有的谈求知的态度,有的谈求知的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
B.“温故而知新”谈的是学习的方法,在孔子看来只要温习了旧知识就一定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
C.“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 |
D.孔子在“岁寒”这一则中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自己高深的节操。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题(11分)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①啖:吃。②介:披上战甲。③比:等到。④自午至酉: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⑤褫(chǐ):解除。
按要求完成下列两题。(4分)
(1)解释加线的词语。(2分)
①故常奇之( ) ②若无事然( )
(2)与例句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例句: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
A.潭西南而望 ( 《小石潭记》 ) | B.好逸而恶劳(《治水必躬亲》) |
C.学而时习之 (《<论语>八则》) |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 |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然 非 精 洁 则 宁 饿 死 不 受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文章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言选段《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题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及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4分)
①或夜昏怠( ) ②辄以水沃面( )
③既仕( ) ④后天下之乐而乐( )
下面各句中“而”的用法和“二岁而孤”用法相同的是( )
A.夺而杀尉 | B.黑质而白章 |
C.久而乃和 | D.而吾以捕蛇独存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妻 子 衣 食 自 足 而 已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短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范仲淹“以天下为已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1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怀民亦未寝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4)思欲就亭止息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3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选自《小石潭记》)
(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①梁欐②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③,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选自《小石城山记》)
【注释】①睥睨:城上的矮墙。 ②梁欐:栋梁。 ③箭:小竹子。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日光下澈( ) ②影布石上( )
③窥之正黑( ) ④良久乃已( )
(2)下列与“投以小石”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愈以为诚有 | B.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C.卷石底以出 | D.何不试之以足? |
请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甲、乙两段文字写“水”各具特色,它们分别是怎样描写“水”的?试简要分析。
王冕僧寺夜读 《宋学士文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B.以头抢地耳 |
C.属予作文以记之 |
D.徒以有先生也 |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节选自《后出师表》)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字。
A. 以先帝之明( ) B. 王业亦亡( )
C. 惟坐而待亡(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深入不毛入则无法家拂士 |
B.寝不安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C.然不伐贼豁然开朗 |
D.食不甘味食不饱,力不足 |
画横线部分分几层,论述讨贼这件事,是怎样论述的?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苟全性命于乱世②故不为苟得也 | B.①奉命于危难之间②夫子何命焉为 |
C.①遂许先帝以驱驰②高可二黍许 | D.①猥自枉屈②自三峡七百里中 |
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受命以来 | B.以君为长者 |
C.扶苏以数谏故 | D.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文段中,作者叙写自己21年来的情况,历数先帝之殊遇。请你说说“殊遇”有哪些?
以人为鉴(8分)
郑公魏征①卒。征寝疾,上②与太子同至其第③,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④。征薨(hong)⑤,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鉴⑥,可正衣冠⑦;以古为鉴,可知兴替⑧;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zhen)⑨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今魏征没,朕亡一鉴矣。” (选自《史纲评要》)
【注释】①郑公魏征:魏征在世时封为郑国公。魏征是唐太宗时名臣,常给太宗李世民提意见。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第:府第,封建社会中官僚的大宅子。④指:指名。衡山公主:唐太宗的女儿。叔玉:魏征之子。⑤薨:公侯死称薨。⑥鉴:镜子。⑦正衣冠:使衣冠正,把衣服、帽子穿戴整齐,这是使动用法。⑧兴替:兴衰。替,衰落。⑨朕:皇帝自称。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郑公魏征卒( )(2)并为书石( )
(3)可正衣冠( )(4)朕亡一鉴矣( )
选出对划线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
①郑公魏征卒 ③并为书石
②士卒多为用 ④得鱼腹中书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
文中唐太宗以三镜自照的话,言简意赅,说明了一个至今仍有借鉴作用的道理。请简要总括出这个道理的内涵。(2分)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着,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4分)
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 )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 易:( )
岂直五百里哉 直:( ) 长跪而谢之 谢:( )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简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
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
⑴陟罚臧否: ⑵必得裨补阙漏:
⑶先帝不以臣卑鄙:
下列四个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B.可计日而待也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C.苟全性命于乱世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D.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
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是: 、 、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 (2分)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答:
阅读古文《不责碎玉吏》
韩魏公在大名①,有人献玉盏两只,表里无瑕,世之绝宝也。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酌酒对客。俄为一吏触倒,玉盏俱碎,坐客愕然,吏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吏误之,非故也,何罪之有?”坐客叹服。
【注释】
①大名,地名,北宋时大名府又称北京。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表里无瑕 坐客愕然 非故也
用“/”划出下句的朗读节奏
俄 为 一 吏 触 倒
翻译下面的句子
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韩魏公对两只玉盏的珍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谈你对韩魏公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文《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用原文语句回答。
A.村中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文中加横线字的拼音和字义。
A.怡.( )_______ | B.遂( )_______ |
C.为( )________ | D.语( )_________ |
在下段括号中填入被省略的人称词。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皆叹惋。
翻译句子,注意加横线的词: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皆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下列划线词词义或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惧其不已也其如土石何 | B.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C.而山不加增面山而居 | D.汝之不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解释划线词。
①惩山北之塞____ ②杂然相许____
③寒暑易节_____ ④汝之不惠_____
翻译句子。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河曲智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而嘲笑愚公自不量力,太不聪明了。 |
B.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
C.文中写“太行”、“王屋”二山“高万仞”,用夸张的手法写两山的高大,强调移山艰难,衬托了愚公形象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既表明愚公的事业不受众人的拥护,也是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
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