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千载高谊
千载字毅甫,庐陵人,文山友也①.文山贵显,屡以官辟②,皆不就。文山自广还,至吉州城下。千载来见曰:“丞相赴北,某亦往。”遂寓于文山囚所侧近,日以美食奉之。凡留燕三年,潜③造一椟,文山受刑后,即藏其首。后,火其尸,拾骨置囊。南归,付其家葬之。千载高谊,亦千载而下所不多见也!
【注释】①文山:文天祥自号。②辟:征召。③潜:偷偷地。【来源:】
(1)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文山自广还, |
自富阳至桐庐 |
B.千载来见曰 |
才美不外见 |
C.寓于文山囚所侧近 |
之次所旁丛祠中 |
D.凡留燕三年 |
凡三往,乃见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日以美食奉之。
(3)张下载高谊“高”在何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尝趋百里外 ②俟其欣悦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宋濂对先达的态度对你有何启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原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
注:①真,指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躬耕与南阳 |
躬: |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卑鄙: |
|
③帝遣真督诸军军郿 |
军: |
|
④迁大司马 |
迁: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咨臣以当世之事 |
不以物喜 |
B.以伤先帝之明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C.真以亮惩于祁山 |
行者休于树 |
D.帝从其计 |
其真无马邪 |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4)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为?请根据乙文作答。
(5)依据选文,分别概括诸葛亮和曹真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景公登射①,晏子修②礼而侍。公曰:“选射之礼,寡人厌之矣。吾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
晏子对曰:“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然而不敢者,维礼之谓也。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吾未之闻也。”
景公曰:“善。”乃饰射④,更席,认为上客,终甚问礼。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登射:指走上射箭的位置。古代有通过射箭选拔人才的制度,射箭时有套礼仪,所以下文说“选射之礼”。②修:依照。③饰射:整治射礼。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断一处)
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为上客,终日问礼。
(3)景公“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晏子却认为,治理国家必须要 ;从“景公曰:‘善。’乃饰射”可见景公 的品质。
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去国怀乡 |
去:到,往 |
B.锦鳞游泳 |
锦鳞:美丽的鱼 |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求:探求 |
D.吾谁与归 |
归:归依 |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渔人甚异之 |
B.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扶苏以数谏故 |
D.感极而悲者矣 |
环而攻之而不胜 |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选文写景状物词句整齐,辞采华美,音韵和谐。
D.选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以忘忧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有兰子①者,以技干②宋元③.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④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踢金帛。
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干元君。元君大怒曰:“昔有异技干寡人者,技无庸⑤,适值寡人有欢心,故赐金帛。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拘而拟戮之,经月乃放。
(选自《列子•说符》)
【注】①兰子:以杂耍技艺走江湖的人。②干:求见。③宋元:这里指宋元君。④属:连接。⑤庸:用。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技干宋元 |
何以战 |
B.弄七剑迭而跃之 |
花之君子者也 |
C.拘而拟戮之 |
学而不思则罔 |
D.经月乃放 |
乃不知有汉 |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
(3)你是否赞同宋元君的做法?为什么?(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薄暮冥冥 |
狐裘不暖锦衾薄 |
B.至若春和景明 |
四时之景不同 |
C.则有去国怀乡 |
乃记之而去 |
D.把酒临风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两段文字表现了迁客骚人的不同心境,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悲”和“喜”的原因。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
(乙)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①,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于是先视陂薮②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日未入,人各持束緼③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④迭击之,又就栖然。少选,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而仅有脱者。
……冯生工属文尝为《雁奴说》,叹其以诈相笼、以祸相嫁也,其言日:“奚独雁哉,人固有之,李斯秦之警也,赵高诈燎而胡亥击之,国入于汉;陈蕃汉之警也,曹节诈燎而孝灵击之,家获于魏。由是观之,可不为之大哀邪!”﹣﹣宋祁《雁奴后说》
注:①瞑,通“眠”。②陂薮(bēi sǒu),陂,堤岸、湖边。薮,湖泽通称。③緼,乱麻绳。④唼(shà),水鸟吞食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②须其夜艾
③阴布大网
④叹其以诈相笼
(2)翻译下面的语句。
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
(3)两文分别讽喻了什么现象?
(4)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三)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甫冠,名闻四方
②讽富人自实栗
(2)与“奇之”中“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山行六七里 |
B.腰白玉之环 |
C.闻寡人之耳者 |
D.父利其然也 |
(3)解释下面句子。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4)曾巩以“仁”为怀,有君子之风,请概括出表现他“仁”的事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与“人不知而不温”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学而时习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曲肱而枕之 D.切问而近思
(2)结合选文,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概括《论语》的特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①任:推荐。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亭亭净植 |
植:立 |
B.有狱久不决 |
狱:案件 |
C.囚法不当死 |
法:法律 |
D.将弃官去 |
去:离开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敦颐独与之辩 |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人不知而不愠 |
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
杀人以媚人 |
D.乃委手版归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4)甲文 ,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 分别表现了周敦颐 、 的特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宋学士濂,洪武①中以文学承宠渥②最久,后以老致仕③,每值万寿节④则来京贺,上与宴,恩数犹洽⑤.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⑥级踬⑦焉。上曰:“先生老矣,明年可无来。”濂稽首⑧谢。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上曰:“宋先生其来乎?”盖忘前语也。久之不至,曰:“其阻风乎?”使使视之江口,不至。曰:“其有疾乎?”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上闻大怒,命即其家斩之。已而,入官。上食,孝慈⑨命左右置蔬膳于侧,上问:“后何为食蔬?”曰:“闻宋先生今日赐死,故为蔬食,以资冥福⑩。”上感悟,遽起,命驾前双马驰赦之,曰:“不及罪死。”会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久之,其孙慎⑪获罪,复执来京,将杀之。后复力救曰:“田舍翁请一先生尚有终始,濂教太子诸王,何无师傅之恩?且濂居家,必不知情。”乃免。
(选自明•王鏊《王文恪公笔记》,有删减)
【注】①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②宠渥:皇帝的宠爱与恩泽。③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④万寿节:古代君主的生日。⑤恩数犹洽:依然蒙受皇恩⑥陟:登。⑦踬:跌倒。⑧稽首:跪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⑨孝慈:即孝慈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⑩冥福:迷信的人指死者在阴冥所享之福。⑪慎:人名,指宋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
②孝慈命左右置蔬膳于侧:
③上感悟,遽起:
④会前使阻风钱塘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宋先生其来乎?
②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
(3)从文中看,皇帝(朱元璋)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既有爱惜人才、 等优点,更有冲动易怒、 等缺点。
(4)孝慈皇后的劝谏使宋濂两次免死,她两次劝谏的方式有何不同?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节选)
崔铁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尔翁长铨①,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乎?”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②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③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④,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⑤。”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注:①絟:量才授官②白:告诉③内:同“纳”放进④寻找太监的晚辈⑤贾(gū):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恚而语女曰:
②内所著披袄中:
③予佐而贾:
④出珠授之:
(2)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固吝者何?
A.学而时习之 |
(论语) |
B.吾恂恂而起 |
(捕蛇者说) |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刻舟求剑) |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核舟记) |
(3)翻译句子
①公屡促之,必如约
②但少闲人入吾两人者耳
③呼而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从文中概括一则实例,并据此写出王忠肃公的优秀品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①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②之。弗信。
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
【注释】①说:劝说,说服②少:轻视,贬低。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饿其体肤 ②衡于虑 ③出游数岁 ④期年,以出揣摩
(2)用“/”为文中画线,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②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③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
(4)【乙】文苏秦的经历能否作为【甲】文论点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绲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
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入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
(选自《宋史•徐中行传》)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所造诣/人莫测也
C.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
D.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
(2)解释下列加点定的词语。
①主人日再食: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③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
④会福唐刘彝赴阙: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当余之从师也 |
②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 |
B.①久而乃和 |
②光谓斯人神清气和 |
C.①乃归葺小室 |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D.①所造诣人莫测也 |
②夫大国,难测也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5)【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古人求学的 ,【乙】文还表现了徐中行做人行事方面的 。
试题篮
()